关于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4-22 06:18:44

关于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的探讨

[摘要]当前,纳税筹划虽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的运用,但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上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本文立足纳税筹划的现实意义,阐释了纳税筹划的基本内涵,剖析了我国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完善途径,以期对推动我国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纳税筹划;基本内涵;问题;完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141-02

1前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的必然要求,各种税金作为企业成本费用的一项主要来源,对企业的会计收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故通过纳税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如何使企业的纳税行为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使企业和政府双方都受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家法治建设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纳税筹划的基本内涵

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在税法及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中各环节事项进行事前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整体税收负担最低、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最终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以达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目的的经济行为。企业税务筹划是一项合法合理行为,在为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实行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培养企业的纳税意识,促进依法治税。

一般认为,纳税筹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手段进行科学、合理和周密的安排,达到少缴缓缴税款的目的。而狭义的纳税筹划,则是指纳税人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采用税法所赋予的税收优惠或选择机会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节税的目的——节税是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适应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

3当前我国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纳税筹划观念落后

在我国,许多人不了解纳税筹划,一提起纳税筹划就联想到偷税,甚至一些人以纳税筹划为名,行偷税之实。还有一些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避税,即纳税人运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以达到直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的目的。甚至一些守法的企业亦认为纳税越多越光荣,通过纳税筹划减少税负有损国家利益,此举并不光彩,因此对纳税筹划心存疑虑。在目前的理论探讨和企业涉税实践中,存在着广泛地混用纳税筹划和逃税、避税概念,从而使得企业的许多逃税、避税策划被堂而皇之地披上纳税筹划的外衣。

3.2纳税筹划人才匮乏,水平较低

纳税筹划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纳税筹划人员应当是高智能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税法、会计、财务等专业知识,并全面熟悉企业整个筹资、经营、投资活动,从而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作出最有利的决策。目前为我国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从业人员知识面普遍较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而纳税筹划需要的是知识面广而精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系统的财务知识,还需要通晓国内外税法、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

3.3税收制度本身不够完善

纳税筹划主要是针对直接税税负的减少而进行的一项工作,我国现行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等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而且不完整,也尚未开征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赠与税、证券交易利得税等直接税种。这使得我国的所得税等直接税种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大量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很小,导致纳税筹划的成长空间十分有限。

3.4漠视纳税筹划风险

这是企业纳税筹划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纳税人普遍认为,只要进行纳税筹划就可以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而对纳税筹划的风险却考虑甚少。其实,纳税筹划作为一种计划决策方法,本身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首先,纳税筹划具有主观性。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纳税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主观性的判断就有可能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与实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风险。其次,纳税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严格意义上的纳税筹划应当是合法的,并且需要税务行政部门的确认。我国税法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确认过程中,即使是合法的纳税筹划行为,如果税务人员由于自身原因出现执法偏差,就会导致纳税筹划方案的否决,从而产生纳税筹划失败的风险。最后,纳税筹划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任何一项经营决策都需要决策与实施成本,纳税筹划也不例外。纳税筹划在可能给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也需要纳税人为之支付相关的费用。纳税人的筹划成本主要包括办税费用、税务费用、培训学习费用、税收滞纳金、罚款和额外税收负担等几个方面。进行筹划也应该遵循成本收益原则,这是一种成本约束。

4完善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的途径

4.1注重纳税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使之符合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要考虑综合原则和经济原则,要把纳税筹划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考虑所获得的整体经济利益。由于各税种的税基相互关联,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纳税筹划既要考虑某一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考虑多税种之间的利益抵消因素。应该说明的是税收利益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但不是全部经济利益,如果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最优的方案应是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即便是某种纳税筹划方案能使纳税人的整体税负最轻,但并非纳税人的整体利益最大,该方案也应弃之不用。

4.2加快纳税筹划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我国的纳税筹划人才队伍尚未形成专业化,目前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主要由中介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聘用筹划人员、单位财会人员来完成的。众所周知,纳税筹划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活动,相比一般的企业管理活动,纳税筹划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税种的多样性、企业的差别性和要求的特殊性、客观环境的动态性和外部条件的制约性,都要求纳税筹划人员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灵活的应变能力。因此,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在高校开设纳税筹划专业,或在税收、财会类专业开设纳税筹划课程,尽快满足高层次的纳税筹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在职的会计人员、筹划人员及时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4.3合理规避纳税筹划风险

一是纳税筹划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纳税人必须及时地学习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使纳税筹划在合法条件下进行。为了能够及时调节经济,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纳税筹划从一个角度讲,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实际适应度的不断变化,寻求纳税人在税收上的利益增长点,从而取得利益最大化。事实上,我国国情比较复杂,进行纳税筹划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的,纳税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这就要求纳税筹划者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巧妙运用会计技术的同时,随时关注当地税务管理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使纳税筹划能得到当地税务机关的认可。二是聘请纳税筹划专家,提高纳税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纳税筹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税收、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其专业性相当强,需要专业技能较高的专家来操作。因此,对于那些综合性的、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纳税筹划业务,应聘请纳税筹划专业人士如注册税务师来进行,从而进一步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税收筹划影响因素及其相关风险的探析[J].财政监督,2008(24).

[2]李朋磊.新增值税法下的企业纳税筹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408).

[作者简介]秦跃虎(1974—),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师,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现致力于财经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食用昆虫产品的市场潜力分析 下一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对职工平均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