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2-04-22 04:21:45

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评价指标进行症状冒化评分及比较,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初步测评,为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21±7.64)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1.10±7.34)分,研究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社会;银屑病;焦虑

为了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本文采用评价指标进行症状冒化评分及比较,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初步测评,为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10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银屑病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入选的所有患者均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5.32±12.13)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8.46±5.12)年;另外,选择与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无银屑病家族史及精神疾病史,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5.48±12.24)岁;平均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两组的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具有一致性(P>0.05)。

1.2 方法 根据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的焦虑情况[1]。研究组进行下列问卷调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分精神质(epq-P)、外向(epq-E)、神经质(epq-N)和掩饰(epq-L)四种量分。姜乾金等编制的特质应对问卷(CSQ),分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二种量分。Zimet 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和统计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焦虑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21±7.64)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1.10±7.34)分,研究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研究组焦虑评分与EPQ、CSQ 和PSSS 各量分的相关性 由表1可知银屑病患者的焦虑评分与EPQ 中的外向量分、CSQ 中的积极应对量分和PSSS 中的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EPQ 中的神经质量分、CSQ 中的消极应对量分有显著性正相关。

2.3 多元回归分析 以状态焦虑量分SAS为因变量Y,以与SAS评分有显著性相关的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消极应对和神经质等因素为自变量X,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文化程度、消极应对和神经质个性特征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具有重要影响。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病率很高,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1%[2]。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已有文献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银屑病虽然不会致畸致残,但是反复发作所引起的局部乃至全身的表皮变化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3]。因此,银屑病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随着临床医学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健康不再单纯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还包括精神、心理及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完好[4]。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解决患者的病痛,还要使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焦虑是银屑病患者中另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本文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21±7.64)分,对照组的SAS评分为(41.10±7.34)分,研究组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张莉萍,郭玉杰,吴倩,等.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383-3384.

[2] 荆夏敏,吴刚.银屑病患者性格特征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3):269-270.

[3] 张莉萍,郭玉杰,吴倩,等.银屑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9):1006-1008.

[4] 赵国敏.银屑病患者焦虑及其社会交往中情感反应的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3):183-184.

上一篇:麻黄及其复方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妇康片和己烯雌酚片对青春期月经失调的疗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