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电网发展思考与研究

时间:2022-04-22 01:56:16

宜春电网发展思考与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研究了宜春电网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宜春电网;发展思考;研究

国网宜春供电公司成立于1999年,现担负着袁州区、万载县、上高县、铜鼓县、宜丰县共四县一区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0.91万平方公里,供电人口252万人。2013年公司实现售电量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59%,增幅列省电力公司第2位;综合线损率3.13%,下降0.87个百分点,降幅列省电力公司第3位;历史最高负荷79.3万千瓦。近年来宜春电网各项业绩指标获得突破和提升,也进一步考验宜春电网的供电能力,电网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尤其是电网“两头薄弱”问题较为突出,本篇就宜春电网发展浅谈个人的一些思考与研究。

1 宜春电网现状

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建设,宜春电网220千伏变电站由公司成立之初的1座发展至5座,110千伏变电站由6座发展至23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263万千伏安,供电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应对了近年来连续两位数增长的电力高峰负荷。宜春电网主网架电压等级由110千伏提高到220千伏,220千伏电网呈“三”字形分布,南部220千伏电网形成了与赣西和萍乡电网“手拉手”的链式结构;110千伏及35千伏电网日趋完善坚强,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区、主要乡镇基本形成了以链式或环形结构为主的双路电源供电模式;通过持续加大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以及农网“两改一同价”、“无电地区改造工程”等工作的完成,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由1999年的68.93%、78.25%分别提高至99.94%、99.82%,农电无电地区、县域电网与主网联系薄弱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2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宜春电网是快速发展中的电网,距离电网坚强的发展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

2.1 主网方面

供电能力方面,目前,宜春供电区内没有统调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电源点,电能需求主要通过与江西主网相联的11回220千伏线路长距离输送,输送能力有限。其中2011年和2012年,220千伏“萍宜分”、“丰上高”断面曾一度因稳定极限问题导致实施有序用电。电网结构方面,宜春220千伏电网呈“三”字形分布,供电区范围内220千伏未形成链式或环形等可靠性较高、运行灵活的供电网络,北部2座变电站仍为末端辐射式接线结构,220千伏主网结构仍然相对薄弱。

2.2 配网方面

宜春供电区配电网发展问题主要存在于中低压层面,中低压配电网发展总体滞后。一是中压线路转供能力不足,N-1通过率不高,上级电源失电时存在停电风险,部分地区供电可靠些不高;农村中压电网结构薄弱,分段数偏少,供电灵活性差。二是系统中仍有相当比例重过载配变、配线,检修或故障时负荷转移困难,存在安全隐患;农村10千伏供电半径较长,部分地区“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设备标准化程度较低,且受资金等因素限制,架空线路导线截面普遍偏小,供电能力和负荷转供能力受限;配电网设备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故障率较高。

3 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与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规划设计前瞻性科学性不够

规划局限于局部范围,因此难以验证所规划电网对大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对各区域电网之间的协调问题预测不足,缺乏前瞻性,致使所形成的规划方案可能只能在近期有较好的效果。规划资料不准确,部分地区对电网现状的分析不够全面,数据收集不全、数据不准确、数据更新不及时、前后数据不对应,由于之前缺乏统一的规划,各部门主要以各自专业规划为指导,规划人员与资料维护人员缺乏,导致实际问题考虑不足,造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差。

3.2 电网建设资金投入长期短缺

由于历史上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资金主要投入了主网,配电网建设滞后,问题日积月累。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地区城市配网规划与主网规划没有统筹协调发展,重要的电网项目如理顺网架项目、提高可靠性项目等由于资金比较欠缺难以实施,造成局部地区供电半径大、损耗高、电压低、可靠性差等多种问题。随着分布式电源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大量接入,配电网由无源网成为有源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多向,加快升级改造配电网日益紧迫。

3.3 设备陈旧老化建设标准偏低

与其他地区配电网相比,宜春配电系统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建设相对落后。中低压配电网经过多年改造有所好转,但由于当初改造时建设标准低,电力设备数量多但性能落后、免维护水平低且不适合自动化要求等。城市配电网,特别是老城网,已或多或少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农网多数导线线径偏小,且受资金限制,有的偏远地区在历次改造中均未能涉足,加上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迁村并点、移民工程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部分地区中压主干、分支线路、配电台区存在截面过细、配变容量较小、布点不足等问题。

4 改进思路和措施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以智能电网、分布式电源等构成的“能源互联网”为重要支柱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配电网负荷快速增长,功能和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网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国网宜春供电公司以全新的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2020年全面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灵活可靠、经济高效的现代主、配电网。

按此要求,国网宜春供电公司将全面深化现代电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500千伏变电站规划建设,持续优化220千伏网架,加快城市核心区、县城、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大对农村重过载配变、老旧线路、计量装置的改造和更换力度,努力消除供电“卡脖子”、“低电压”等问题,提高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全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切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经研所建设,充分发挥经研所技术支撑力量,做到规划一个本、计划一条线、管理一个口、信息一平台。紧紧围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以用电需求为导向,统筹城乡输配电网协调发展。通过电网规划制定各类供电区域的远景目标网架,科学论证过渡方案,远近结合,上下衔接,科学指导电网建设改造,避免大拆大建、重复建设。通过规划兼顾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展需求,以一次网架规划为基础,实现一、二次协调发展。

二是紧扣供电可靠性目标,加大配电网投资,加强和完善中压配电网网架,大力推进开闭所和主干线路联络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互供互倒能力。从网架结构、配电自动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提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消除供电“瓶颈”,不断提高电网装备水平,四位一体统筹推进电网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提高客户端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为落脚点,花大力气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

三是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正确处理速度、质量、安全、效益的关系,统筹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检修全过程。全面推进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充分运用典型设计和通用设备材料。逐步淘汰高损耗设备,推广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性能价格比高的设备,推广节能降损、少占地、免检修、少维护、符合环保要求的配电设备。

四是建立协同高效的电网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三集五大”新体系优势,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检修、营销的横向协同,保证各层级、各环节、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着力消除政出多门、协同不够的“老毛病”,做到电网规划、投资计划、项目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客户服务与后评估的有机衔接和全过程闭环管控。

上一篇:讨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对策 下一篇:浅谈线损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