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蜗居

时间:2022-04-21 11:27:44

中国只升不降的房价对不少老百姓来说,买房已成为几代人的心事。在西方国家,购房或许相对容易一点,但昂贵的房产税也让不少年轻人对购房望而却步。面对工薪阶层这份无处可安放的小幸福,国外有建筑师为他们设计了另类的蜗居的生活方式——精心设计后的集装箱房屋,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居住体验舒适,关键是还很时尚味十足。

美国建筑师Stephen的房子是由两个集装箱组成的,他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他的集装箱小屋设计风格采用明亮干净的颜色,墙壁刷成了雪白的颜色以此来减弱屋内的密封感。地面采用了混泥土加水暖的结构,即使是冬天屋内也不会温度过低。“设计采用了极简的原则,在尽量节省建筑材料的情况下保证房屋的舒适度。站在屋子里面,你完全想象不到这间屋子是个集装箱。”Stephen对他的作品十分满意。

事实上,在德州的还有一间比Stephen的集装箱房子更显蜗居特色,设计师在设计这间房子时充分遵循了透光的原则,宽大的落地窗从屋顶一直延伸到地面,让阳光尽情地铺洒在木地板上,室外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暖色系的木质风格的房子无时无刻地传递着自然的气息,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茶几,简单随意地摆放着,完美地诠释了建筑师简约轻松的生活态度。

Christof Jantzenz也是喜欢利用集装箱建房子的建筑师之一,不过他还充分利用了集装箱便于运输的特点,他把房子建在绿绿的山丘上,在自然氧气吧开辟了专属他一人的宁静。落地灯数盏,躺在宽大柔软的床上,在明媚的早上听鸟虫歌唱,在幽幽的黑夜看星星闪烁,Jantzenz让蜗居也变得很诗意。

事实上,一些大型企业和组织也看到了这些集装箱的利用价值,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集装箱建房了。纽约楼特客(LOT-EK)公司建造的集装箱房子是一个集装箱组合家居单元,在这个40英尺长的集装箱里,全部使用了再生工业建材。有意思的是,这还是专门为喜欢旅行爱好者设计的房屋,当主人外出旅行时,你还可以打包你的房子一起带走——房子可以用汽车拖动,为求让房子尽量轻,室内设计尽量遵循简约的设计,不过简约不代表简单,设计团队可以按照主人要求变出不同的花样。

早在2001年,英国的都市空间规划组织也将集装箱列入了房屋的组件材料,如今在伦敦码头你可以找到这个著名的“集装箱城”(Container City)。不过,在著名的海港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集装箱房子的建设更具规模,荷兰政府当局利用这些丰富的铁皮资源给学生建了不少公寓,阿姆斯特丹估计是世界上拥有最多集装箱房屋的城市。据悉,这些项目从2006年就开始启动,这些集装箱大大缓解了当地大学生住房难的问题。这些学生宿舍设计造型不但时尚新潮,室内设施完善具备,屋顶也细心地安装了排水、热量分散和隔离设施。

然而,我国集装箱房子主要是用于救灾应急,汶村地震时中集集团曾投资1000多万元援建了一所“集装箱学校”,解决了灾区约1100余名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而在商用领域,厦门也出现违章建造的集装箱村被拆除的事件,俨然中国人要想拥有这种惬意自在的蜗居生活还需要一段日子。待到中国房价降下来之时,或许就是我们可以在集装箱小屋过上文艺蜗居生活的时候了。(文/高敏仪 陈立开)

上一篇:纸媒“傍大款”之后 下一篇:观察不等于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