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标施教: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一条路径

时间:2022-04-21 07:24:45

依标施教: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一条路径

新课程强调“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那么,如何选择,依据什么选择,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笔者认为,依标施教是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一条路径。

依标施教,即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一个课题让教师施教,另一种是定一个课程目标让教师施教。前者是用课标去解读现行教材,较为常见。除补充一些材料,该形式采用的课程资源基本出自现行教材,且基本按照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基本程序如下:

后者依据课程目标由教师自己组织教材,其显著特点是:依据课程标准对现行教材进行处理(幅度大),且常常不按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现行教材只是其达成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甚至可以完全不采用现行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基本程序如下:

显而易见,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体现了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揭示了依标施教的实质:很好地架构了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途径。当然,其前提是准确解读课程标准,而关键是科学研究学情。

一、前提:准确解读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必须予以准确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教学特点;科学研读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每一条细则,微观上把握学科教学要求;逐字逐句研读课程内容,明确哪些是针对学生为主体的行为目标的规定性要求或者说是刚性要求,哪些是针对教师教学活动建议的指导性要求,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具体落脚点又在哪里。具体应处理好以下两大关系。

1.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先有课程标准,而后才有教材。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具体需要,对现行教材进行重组,甚至自己编写教材。但教材毕竟是专家的精心之作,而教师受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及日常工作精力等因素的牵制,要重组或者重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科学取舍,补充其他的课程资源,整合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中,关于“耕海牧鱼”教材提供了日本案例,关于“水上都市”教材提供了意大利的威尼斯案例,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本地教师完全可以在“耕海牧鱼”教学中引导补充本地资源,如探究“象山的渔业生产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水上都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江南水乡乌镇、西塘的形成、发展、特色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与教材所提供的案例相比,本地案例更为学生所熟悉,效果当然会更好。

又如,《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中的“人口与人种”,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但教材只提供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两幅图以及关于“截止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人口密度的概念”“三大人种在皮肤、头发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外貌方面的区别”等一些文字材料。为此,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补充“世界人口增长图”和“世界人口迁徙图”, 与现行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的静态特征相比较,它们的动态特征更符合课程标准“认识人类生活的‘时空’”的要求,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地图上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对世界人口与人种产生历史和空间上的全面认识,从而自然地理解了“为什么黑色人种除了集中在非洲,不少也生活在美洲和大洋州”的原因:奴隶贸易导致人口迁徙。

2.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

课程标准是纲,是课程目标,自然成为确立教学目标与课时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即指课程实施后要达到的目标,也等同于课程目标,可以是一册(册教学目标)、一章(章教学目标)、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或一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此时等同于课时目标);课时目标仅指一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指向最明确、结果最显而易见的。由于课程目标要通过三年甚至更长的教学才能达成,所以教师要学会科学分解。

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第一条“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实际教学中是不可能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实现的,我们在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其分解成“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点”“初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接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到最后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又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1-1-1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这一课程目标可以分解成:描述世界各大洲的分布概况;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陆地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所分解的四项内容就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要确立与达成的教学目标。

二、关键:科学研究学情

【课例1】课标2-4-3:引用典型事例,说明教育、科技、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A教师解读课标后,分析了自己所授班级的学情,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中“古代科技的典范”中的“指南针和印刷术两个科技发明”的内容,将“火药”和“棉纺技术”安排在另外的课时,同时拓展了关于iPhone的最新成果,比如导航、手机报等作用。由于A教师将教学内容定在了该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非常好,最终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同样的内容目标,B教师则大胆地选择了科技领域里农业方面的发明,以“跨越时空谈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为课题,以农业生产工具及农耕技术在我国各时代的演变为线索,重组了《历史与社会》八上中的有关内容,并引入了相关课外知识,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在不同时代(远古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的演变基础上,分析它们是如何给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应该说B教师专业技能扎实,教学方式多样,力图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但由于脱离了学生的学情——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互动不足,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新课程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只有根据学情组织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达成目标。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将教学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才能有效确定教学起点。

【课例2】 课标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C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中的第86-87页有关“张骞出使西域”以及第99-101页有关“丝绸之路”等内容,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了与此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在重组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了相关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设计以“张骞其人”—“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为线索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张骞这一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这个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带来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利用大量的考古发现、中外历史文献对丝绸之路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丝绸之路在沟通亚欧两大洲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张骞出使西域事件对历史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教学内容传授恰当、灵活,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D教师选择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中的第78-81页“秦朝一统”内容。教学设计先以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秦统一后采取措施加强统治”—“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嬴政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如何统一六国及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疆域等方面所采取的巩固措施,从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分析嬴政其人及其实施的措施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学目标达成度也较高。

显而易见,同一个课程标准内容,或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或基本根据现行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实施教学,只要科学地研究学情,“异曲同工”,都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当然,为了最终构建有效课堂教学,除了“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科学研究学情”这两个要素,教师还应具备按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充分整合包括学生的、家长的、地方的乃至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相关课程资源;同时加强阅读、反思与积累,提升专业视野和能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从而为科学地分析学情、找准教学内容选择的最佳切入点做好充分准备。

上一篇:探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研... 下一篇:基于FCM及KPCA算法的白酒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