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奋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时间:2022-04-21 06:46:41

抢抓机遇 奋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7月23日至25日,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是贯彻落实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发展战略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程度。四川人均GDP约为全国的70%,非农就业比重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于全国9.5个百分点。从三个国际通用的衡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指标看,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上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现代化进程看,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我省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落后全国5至8年时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必须以现代产业和现代城镇为支撑、为依托。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是四川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四川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进入“十一五”以来,四川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出现了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过去5年,四川经济年均增速比全国高近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年均增速比全国高约0.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外,我省还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将加快缩小我省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重塑“四川经济版图”,不断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辩证的统一体,工业生产集中性和规模化,引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又为工业化提供发展依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

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也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非农就业比重和城镇化率超过30%,工业化城镇化就进入“双加速”时期。这个时期往往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后果。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如果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就会出现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问题。反之,如果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就必然会出现城市“空心化”、大量平民窟和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省就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选择走“两化”互动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才能有效解决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比重徘徊不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深层次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两化”互动,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即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核心在工业化,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是四川“十二五”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一主三化三加强”的现实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必由之路。

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当前各级干部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更加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特色鲜明、集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两化”互动中重塑“四川经济版图”,在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享受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

上一篇:莱茵河总是清澈的 下一篇:重用“老实人”是全社会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