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做法

时间:2022-04-21 01:17:43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做法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英国最早在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纷纷跟进,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社会的设想,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

一、设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英国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在2003年2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政府文件中,明确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提出“以1990年为基准期,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32%,到2050年削减至60%”的减排目标。如今,英国又率先迈出低碳经济实质性的一步,于2009年7月公布了低碳经济国家战略蓝图,将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日本多年来一直在稳步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6月9日,日本作为2008年八国峰会主席国,提出了“如何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议题。时任首相福田康夫以日本政府名义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即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即“福田蓝图”。“福田蓝图”的提出。标志着日本低碳战略正式形成,表明日本已基本完成对构筑“低碳社会”相关问题的研究判断,把低碳经济作为引领今后经济发展引擎的思路已逐渐清晰。

德国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7年3月,在德国担任欧盟主席国期间。推动欧盟25国就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实现节能20%。为完成这个减排目标,德国每年要节能3%,而目前德国平均每年节能仅约为1%。为此,德国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节能减排的长期目标,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40%。

美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国家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打断了美国十几年的经济高度虚拟化模式(传统制造业外移、产业空心化、金融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为此。必须实现国家战略转型,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2007年7月,关国参议院出台《低碳经济法案》,明确提出从2012年开始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将碳排放总量控制在66.52亿吨:到2020年减至2006年水平:到2030年减至1990年水平,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8.19亿吨。2009年1月,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及时推出“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使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实现新能源发电比例占10%,2025年达到25%的发展目标。

二、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英国以形成完备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切入点,谋求为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1976年以来,英国共制定了包括《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法》、《原子能法》、《电力法》、《天然气法》、《石油法》、《公用事业法》、《节能法》等20多部能源气候方面的法律。特别是2008年11月26日,同时颁布《气候变化法》和《能源法》。《气候变化法》设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远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在1900年基础上,2020年之前至少削减26%以上,到2050年至少削减80%。《能源法》创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体系:以5年为周期,设定2008~2012年、2013~2017年、2018~2022年三个周期,实现15年至少减排26%。两部法律同时颁布,相互支持,为英国发展低碳经济铺平了道路。

日本十分注意通过合理立法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如《节约能源法》、《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地球温暖化对策法》、《建筑循环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日本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德国是欧洲国家构建促进低碳经济建设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在一系列实践后,德国相继出台《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节省能源法案》、《可再生能源法》。在一系列法律法规框架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德国的绿色能源得到蓬勃发展,全面节能减排顺利实施。

美国十分注重通过法律法规来引导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如:199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提出《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奥巴马政府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出台《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此外,还先后颁布了《家用电器节能法案》,《清洁水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美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支持。

三、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英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制定多元互补的政策。(1)财税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对电力供应商实行可再生资源配额制度。即要求电力供应商所生产电力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有一定配额。如果自身不具备条件,则要通过交易的方式满足其配额指标。目前,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为7.9%,2027年要达到15.4%。二是对商业和公共部门开征“气候变化税”。自2001年开始,除居民用电外,所有用电单位都需交纳气候变化税:对按期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减免80%的税收,三是对家庭能耗引入能源效率义务,期望每个家庭每年减少1%的碳排放。(2)启动气体排放贸易机制。2002年4月启动气体排放贸易机制,其基本思路是:对一组企业确定一个总的减排目标值,然后规定每个企业的排放额度,各企业可以通过减排或者市场交易来完成其排放指标。(3)成立“碳基金”。“碳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气候变化税,基本用于三个方面:一是资助创新性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二是加速技术的商业化;三是投资于孵化器,以帮助创新型企业成长。(4)对所有建筑物实行“能源绩效证书”管理制度。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突出强调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和改革税制鼓励企业节约能源。一是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标准情况,实行“国家节能领导组(负责宏观节能政策制定)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经济产业局(负责起草、制定详细法规方案)一节能中心(负责对企业进行检查评估上一企业能源管理员(具体管理企业节能减排)”四级管理模式。二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达到节能标准或采用节能产品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享受减免部分税赋的优惠;如果企业未达到节能标准,且不能遵照有关部门的意见加以改进,则被公布其企业名称,并被处以罚款。三是执行碳排放交易制度。四是对用能产品制

定标准“领跑者”制度。

德国为发展低碳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根据该战略,德国政府将巨额投入太阳能开发应用技术、能源存储技术、新型电动汽车和二氧化碳分离与存储技术。(2)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所有企业核定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发放排放额定量许可,如企业排放超过额定量,就必须通过交易部门购买,否则缴纳罚款。(3)征收生态税。自1999年4月起,分阶段对油、气、电等能源消耗单位征收生态税。(4)建立“领跑者”制度。设定某一类产品中能耗最低者为该类产品的能耗标准。力争降低电耗11%。(5)鼓励企业实行现代化能源管理。计划在2013年之前与工业界签订协议,规定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与企业是否实行现代化能源管理挂钩;建立中小企业节能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为企业接受专业节能指导和采取节能措施提供资金支持。(6)开展气候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

美国为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采取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推进的政策。联邦政府采取的政策主要是:(1)实行“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制度。采取100%拍卖排放权方式,将美国企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政府用部分排放权收入补助新能源发展、能源效率提升改善、发展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及洁净车辆等。(2)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按照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成熟程度,对技术研发项目给予持续的资金补助,以降低私人企业投资的风险,提高其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在项目最初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美国政府一般给予100%的资金补助;在基础研发和工业性试验阶段,资金补助的比例仍然维持在50%~80%的高水平;在生产工艺研究和产品定型阶段,补助比例一般不低于50%。财政支持有效保证了技术研发活动的持续性,形成了较为充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储备。(3)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4)执行新建筑物“碳中和”或“零碳排放”制度。为配合联邦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美国一些州政府也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系统效益收费制度、电网强制收购政策等。

四、采取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进现有技术,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

英国针对火力发电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短期内无法摒弃煤炭使用的实际,在现有领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一是实现交通工具低碳技术市场化。比如,汽车低碳技术市场化。近期目标是:实现新型发动机、混合动力、生物燃料、新型轻质材料技术的市场开发及推广。远期目标是:制造应用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全电动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的新型交通工具。二是发展清洁煤技术。应用清洁煤技术(CCS)将煤电厂改造成为低碳示范煤电厂,使其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要求新建示范煤电厂达到10至15年内能存储2000万吨的二氧化碳。

日本通过《构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一是加大力度开发温室气体捕捉及封存技术。目前已开始进行大规模试验,并计划在2020年前投入实用。二是投资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比如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装备,形成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德国目前投资研发的节能减排技术主要有:(1)清洁煤技术。德国的褐煤和石煤发电站在中期和长期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发展效率更高、应用清洁煤技术(CCS)的低碳发电站。CCS技术可将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并存储起来,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目的。(2)热电联产技术。热电联产技术,是指将发电中产生的热能收集起来用于供暖,既减少热量流失,又能为发电企业带来额外供暖收入。德国要实现到2020年热电联产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5%的目标。(3)实行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每年拨款7亿欧元用于现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另外,还有2亿欧元用于地方设施改造,目的是充分挖掘建筑以及公共设施的节能潜力。(3)新型电动汽车技术。

美国自2001年以来开始推进清洁煤技术从研发阶段向示范阶段和市场化阶段推进。2003年提出未来10年将投入10亿美元。集成最先进技术建造世界第一个零排放的煤气发电站。并争取到2020年大规模应用。目前美国政府将重点投入对智能电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同时还研究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煤气化技术、先进燃烧系统、汽轮机及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等。

(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英国于2000年12月建设了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经过10年发展,如今已成为目前全球拥有海上风力发电站最多、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陆、海风力发电量足够供应150万家庭使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英国政府在2009年7月公布的能源战略构想中,设定到2020年实现40%的电力构成来自低碳领域。其中30%来源于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另有10%来自核能。为此,英国政府将投入1,2亿英镑用于发展海上风能:6000万英镑用于开发波浪能和潮汐能技术:600万英镑用于地热资源勘测:同时增加核能技术研究设施:同时对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给予补贴。

日本在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强调核电与太阳能的作用。在核电站建设方面,日本计划兴建的13座核电站中,将有9座在2017年之前投入使用。在发展太阳能方面,提出在未来的3~5年内,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是目前的40倍。德国近几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目前,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重近13%,可再生能源使用占初级能源使用的4.7%,这两项指标已经超过了德国制定的2010年目标水平。德国的新能源企业每年产值达到250亿欧元,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25万个。全世界每三块太阳能电池板、每两个风力发电机,就有一个来自德国。在广泛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德国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海上风力发电项目。

美国对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也十分重视。在2007年财政预算中,美国政府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经费增加了22%,重点支持核能发电、生物质燃料和氢燃料发电。如今,奥巴马政府提出,在未来的10年中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创造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12年使美国的电力有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今后3年,美国将重点投资风力发电、研制新型沙漠太阳能电池板和长期有效的绝缘材料、开发核能等。

(摘自《学习与研究》)

上一篇:《沉思录》启示 下一篇:努力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