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白语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4-21 11:48:22

宾川县白语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从宾川县白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接着对汉白亲属称谓词进行了比较,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了解白语亲属称谓词的语言与文化特点。

关键词:亲属称谓词;比较

一、亲属称谓词使用现状

本文以宾川县乔甸镇作为例子进行白语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比较分析。亲属称谓词在宾川县乔甸镇内使用的比较广泛,只要是白人,每天都会在使用。常用亲属称谓词有爷爷[A33][p?21]、奶奶[A33][ne?44]、父亲[A33] [ti44]、母亲[A33][m?44]等。

二、宾川县白语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1.前面加“[A33]”的亲属称谓词

“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这几个亲属称谓词在当面称呼时,前面要加“[A33]”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及亲近。如:

“爷爷,您去哪儿?”[A33][p?21],[n?45[j?n33] [A21] [nA44]?

“奶奶,吃饭走了。”[A33] [ne?44],[i??44] [x?21] [pe?44] [l?45]

2.叠音亲属称谓词

普通话中“哥哥、姐姐”读作“gē ge、jié jie”,白语分别读作“[k?44] [k?44]、[?i33] [?i44]”,这组亲属称谓词在白语里使用的是叠音的形式。在宾川县乔甸镇白语亲属称谓词中称呼自己的堂哥哥、亲生哥哥、堂姐姐、亲生姐姐时使用叠音的形式。如:普通话中说“哥哥,你去哪里?”或“哥,你去哪里?”。而在白语里我们只说“[k?44] [k?44],[n?45] [j?n33] [A21] [nA44]?”,不说“[k?44] ,[n?45] [j?n33] [A21] [nA44]?”。普通话中说“姐姐,谢谢您了。”或“姐,谢谢您了。”白语中我们只说“[?i33] [?i44],[nan33][we?33] [n?45] [l?45]。”,不说“[?i33],[nan33][we?33] [n?45] [[l?45]]。”因为在白语里单独一个“[k?44]”“[?i33]”不能表达普通话里的“哥哥”“姐姐”的含义。

3.区分性别的亲属称谓词

白语亲属称谓词对“男、女”的区分,可以使用“[tsi44]、[j?n44]”来进行区别。例如:在表示“儿子”的“[tsi44]”,表示孙子的“[tsi44] [suan21]”中,白语“[tsi44] ”用于表示男性;在表示“女儿”的“[j?n44]”,表示“孙女”的“[j?n44] [suan21]”中,白语“[j?n44]”用于表示女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用“[mA44]”来区分女性的。如:“伯母、婶婶、姨姨”在白语里读“[tA21] [mA44]、[?in21] [mA44]、[ji33] [mA44]”,用一个“[mA44]”来表示女性。

4.两个亲属共用一个亲属称谓词

白族由于有其独特的入赘文化,在男子入赘到女方家后有了孩子,孩子称呼男方的父亲为“[p?21](爷爷)”,称呼男方的母亲为“[ne?44](奶奶)”,同样孩子在称呼女方的父亲时也是“[p?21](爷爷)”,称呼女方的母亲时也是“[ne?44](奶奶)”。另外,普通话中的“弟弟”、“妹妹”在白语中可以用一个[t'e?44]来表示二者;普通话中的“堂弟”、“堂妹”在白语中可以用一个“[t'an33] [t'e?44]”来表示二者,可见在白语亲属称谓词中有两个亲属共用一个亲属称谓词的现象。

三、宾川县白语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1.亲属称谓词的泛化

与普通话一样,白语中的某些亲属称谓词也可用于称呼非亲属关系的人。在普通话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当遇到比自己的父亲母亲小几岁,而又不是自己的亲属时,为了表示一种礼貌或是亲近的行为,我们可以称呼他、她为“叔叔、阿姨”。同样,在白语中我们可以用亲属称谓词“[ji][ji] [ni?44] [ni?44]”分别表示“叔叔、阿姨”。遇到比自己大几岁的男孩子或女孩子时可以用亲属称谓词“[k?44] [k?44](哥哥)”“[?i33] [?i44](姐姐)”分别加以表示。

2.属称谓词的复数形式

普通话里的亲属称谓词的复数形式是直接加“们”表示复数形式。同样在白语中也有直接加“[ti?44]”来表示复数形式的情况。如:

姐姐们去逛街。[?i33][?i44][ti?44][j?n33][ ku?n44][ tsi44]。

弟弟们爱爬山。[t'e?44][ti?44][e?44][m?44][?i?n42]

(二)不同点:

1.同辈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构词法形式

普通话里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一同辈词属于重叠式的构词法,而在白语亲俪莆酱世镎饧父龃室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如“哥哥([k?44][k?44])、姐姐([?i33] [?i44])”是一种同辈构词情况,在白语里她们属于叠音构词法。“弟弟([tsi44] [t'e?44])、妹妹([j?n44] [t'e?44]”在白语里属于另一种同辈构词情况,她们是“词根+词缀”的构词形式,即:“[tsi44]”、“[j?n44]”是词根,“[t'e?44]”是词缀,所以我们要注意区分二者在构词法上的不同,以便于更好地学习亲属称谓词。

2.亲属称谓词与“人称代词”结合时的使用规律

在普通话中使用“人称代词+的+亲属称谓词”的形式,在白语中,直接用“人称代词+亲属称谓词”的形式。

第一人称单数复数“[w??21]”+“[ti44]”=“[w??21][ti44]”

“[wan21]”+ “[ti44]”=“[w an 21][ti44]”(我/我们的父亲)

第二人称单数复数“[n??21]”+“[ti44]”=“[n??21][ti44]”

“[nA21]”+“[ti44]”=“[nA21][ti44]”(你/你们的父亲)

第三人称单数复数“[pu21]” + “[ti44]”=“[pu21][ti44]”

“[pA21]”+“[ti44]”=“[pA21][ti44]”(他、她/他、她们的父亲)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宾川县乔甸镇白语亲属称谓词有自己的特点,与普通话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分析和比较了汉白亲属称谓词之后,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白语亲属称谓词及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李丹丹.汉语亲属称谓词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国芬(1988―),女,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东莞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发... 下一篇:公正感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