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帮我写评语

时间:2022-04-21 02:39:36

周羽,一名自得其乐的中学教师。学生在QQ里对她的评价是“孩子气”“可爱”“幽默”――也许,保持一颗童心是她喜欢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因吧。因为身处校园,她喜欢讲述原汁原味的校园故事,坚持文学的真诚是她故事的最大特色。在这些鲜活的故事中,我们能读到生命的幸福与飞扬。,读到一位麻吉(意为“朋友”)老师的爱与激情。

“现在把你们的《学生评价手册》发给你们,你们爱找哪位老师写就找哪位老师――唉,我终于可以轻松点了,这种好政策怎么不早点推行呢。”班主任李老头的口气好像他卸下了多沉的包袱似的。平心而论,我认为他的评语一点儿也不需要费神,例如:

“你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晕,像我们这种重点学校,有几个不遵纪守法的?

“不迟到,不早退”――迟到?迟到一次罚做清洁一周,谁傻呀!早退?不到放学时间门房师傅压根不会放行,谁早退得了?

“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有上进心”――貌似这种话适用于全班。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好帮手”――凡是班干部之类的,肯定有这么一句。

最后再提点诸如“自信一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希望”,就“圆满”结束评语了。

这种极具广泛性与兼容性的评语至于弄得像负担一样么?无非是抄写费点时间。当然,如果学校允许粘贴打印稿那就更方便了,只用重新输入学生姓名,保存的内容可以用于每一届学生呢!

“当然,如果实在没老师愿意帮你写,你还是拿给我,我责无旁贷,班主任嘛,没办法。”李老头揶揄全班道。

“切――”我们对他的“鄙视”群起攻之。这个狡猾的李老头,分明在用激将法,他巴不得一本都不写吧,是不是数学老师都不喜欢这种文字性的工作?

不一会儿,班长和几个人一起走上讲台:“李老师,我还是想让你写评语。”“我也是。”“我也是。”“还有我。”李老头盯着他们,“小子们,生怕我轻松了是吧,没良心。”“不是不是,喜欢你,愿意让你写。”他们偷笑着走下讲台,《手册》又回到了讲桌上。

“评语嘛,谁写都一样,写出来不都是大同小异,何苦还找其他老师写。”“万一没一个找李老头写,他会不会有失落感?所以我们要照顾老人家的心情嘛。”“向李老头表明我们的忠心。”

那些让李老头写评语的人私下调侃着。

课后,不少人拿着《手册》走进不同办公室,我准备先观望。

很快,消息传来:

物理吕老师婉拒:与你们相处才3个多月,了解还不够全面,下学期吧。这话也有道理,初二才开的物理课,大家接触的时间不长,的确有些为难人家。于是大家退出物理办公室。

拥进外语办公室,万老师拒绝得比较直接:我们班的我都希望他们全找科任老师写,高抬贵手,别给我找事做了。万老师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课,还兼教导处的工作,每天都忙得风风火火,看着他疲惫的模样,大家确实不忍心再给他添麻烦。

去找语文周老师写的回来也不轻松:得订期末预期分数――起步分96。(满分120)“啊,这么高呀。”有人哀叹。“那订了分没达到怎么办?”有人问。“为班级图书角捐新杂志一本。”哦,这样呀。天下果真没有免费的午餐。“还是拿给李老头吧,免费的。”“只是现在再去找他写,怎么感觉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味儿?”

呵,就这曾经让人觉得无足轻重,一扫而过的评语,在学校此次的改革中居然有些一波三折起来。

第二天,在周老师那儿签了“订分协议”的几本《手册》被人带回了教室。

“要么拼上96分,要么准备新书――还好,一本杂志也就6元左右。”说这话的也不知是安慰《手册》主人还是鼓励他们。

《手册》主人们表情复杂地翻开《手册》。

“嚯――”《手册》主人轻叹一声,表情是突转的惊喜,目光又从头开始阅读。

咋回事?至于嘛?旁边几个脑袋立即凑了上去。

你让我想到“果粒橙”,有着阳光的颜色,也有“内涵”。我欣赏你的求知欲,也喜欢你的好奇心,它最初带来的或许只是纯粹的快乐,但在这求索的旅程中坚持、沉淀下来的就是从容不迫的人生智慧。保持这美好的品质吧,它能让你“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一点我不得不提醒你,你的字有“龙飞凤舞”的趋势,为了老师的视力健康,请走“稳重”路线。

哇,凑在一起的脑袋抬起来,彼此传递着赞叹的眼神:评语居然可以写成这样!

大家又去围观另外几本语文办公室拿回的《手册》,每本都针对《手册》主人特点行文,或婉约,或幽默,或沉稳,或清丽……毫无雷同。语文老师,与众不同!一群人抓起《手册》就往语文办公室冲。

看着蝗虫一样“飞”来的学生,周老师吃了一惊,“干吗呢,欺负我啊,凭什么我写这么多?”“不是不是,崇拜你的文采,所以特来请你写。”有人反应够快,小马屁拍得不错。“嗤――不吃这一套。”她不屑地把脸侧向一边,作嗤之以鼻状。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求求你了,我们自愿订分,周老师,你最好了,帮我们写吧。”有人撒娇。“是啊,你最好了,求你了。”不少人跟着附和。“求我?”她眼睛一亮,“求我就用行动打动我。订分已是过去时,Out了,现在规定:谁打动我我帮谁写。”她宣布。

这――大家有些迟疑。

“我怎么这么聪明呢。”她得意地笑了,“散了散了,去想办法打动我去,首先申明,一律得是非物质的。”她冲我们挥挥手。

我们只得退出办公室。那些昨天订了分的看我们垂头丧气地回教室,个个庆幸得跟捡了金元宝似的。

中午,大家集思广益:

“非物质,言外之意就是不能使用她喜欢的冰淇林、巧克力之类的小恩小惠。用什么呢?”

冥思苦想中。

呃,有了。灵光一现,我有主意了!“诗歌,用自创诗歌打动她!”我兴奋地说。“好主意,好主意。绝句律诗咱写不出来,现代诗歌还是能凑出来的嘛。写好后再朗诵给她听,多有诚意!”肥龙马上响应我。我俩虽不是知己,但此时却心有灵犀。

旁边的人似乎不太看好咱俩,以看热闹的心态持观望状。我和肥龙拿出纸笔开始创作。

“主题写――”我征求意见。“赞美她,夸奖她。”肥龙回答。正合我意。“流派――婉约?豪放?”我问。“豪放,直抒胸臆。”他回答。

咱俩想法高度统一,刷刷刷,诗的雏形出来了:

啊――

美丽的、善良的、可爱的周老师呀

我们对你的敬仰

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你深厚的学识让我们钦佩

你风趣的语言让我们着迷

你璀璨的笑容宛如天上明星

周老师看看我们吧

我们可怜巴巴的眼神充满期待

就帮忙写《手册》吧

写完了,大家起哄似的拍手叫好,又帮我和肥龙排练了两遍,就催我俩赶快去办公室。

办公室,周老师正在剥橘子。我俩表明来意,她饶有兴趣地点头。我和肥龙并排站定,挺挺身子、清清嗓子,开始朗诵……她边听边一瓣一瓣往嘴里送橘子。朗诵完毕,她张着嘴似笑非笑地盯着我俩。

“哎哟哟,牙都要酸掉了!”她说。我俩彼此对望一下,不知怎么回答。“刚才我那句话是什么修辞手法来着?”她问。“一语双关。”我俩老老实实回答。她瞅瞅我的脸,又瞅瞅肥龙的脸,“行,孺子可教也。拿来吧。”耶,我和肥龙欢天喜地跑回教室拿《手册》。

教室里的人看我们凯旋,纷纷开始找搭档炮制诗歌。

“老师,待会儿你会听到更多的诗。”我把《手册》送给她时套近乎道。“传我的口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值得肯定,我不接受后面的邯郸学步。告诉他们,打动我得有创意。”

呜,听了她的话,我都替那些正洋洋洒洒写诗的人哀叹。

大家听了我带回的“口谕”,纷纷停笔,又围在一起群策群力。虽然大家嘴上对花样百出的周老师有所抱怨,但看得出,对这种有创意的挑战大家还是表现出了小兴奋。

“我们那蹩脚的诗之所以能打动她,并非马屁拍得好,而在于我们投其所好――她是教语文的。”我总结。

“嗯,得按你们的思路行事。只是,我原想为她演奏二胡的,可这和语文好像不沾边。”班级“二胡公子”面露难色。

这句话点醒了我:“慢着慢着,下单元有篇课文不是叫《二泉映月》吗,你可以建议她,那节课由你先演奏此曲帮她导入课文呀,多现场,多鲜活!”

此话得到大家的赞同。

“把我也给捎上吧,啊?”说此话的是“小提琴王子”。二胡配小提琴?二胡公子想了想,爽快地答应了,“行,都是弦乐器,来次中西合璧。”

大家的思路似乎瞬间被激活了。

“我有主意了!不是学了《陋室铭》吗,我就仿写篇《学校铭》――校不在大,育才则名;师不在多,精英则灵……哇,我太有才了。别效仿我啊,这是我的专利。”此人乐得脸跟朵牡丹花似的。

“那我也有了。课文有冰心的《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我就写篇《说几句爱山的孩子气的话》,与冰心前辈辩论一番。”

“我原创一则高质量的拜年短信给老师备用。”

“我给她讲故事,关于我自己的真实故事。”

“晕,你不是想自曝隐私打动她吧?”有人打趣。

“去你的!只是突然有了讲述的欲望罢了。”这位女生有点害羞地笑了。

“那我回去让我爷爷教我写五言或七言绝句得了。”

……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沸沸扬扬,仿佛这变成了一项趣味性活动。

我把大家的想法列成清单拿给周老师过目,她毫不吝惜地夸赞了我们:

“太有才了你们。所以啊,只要花心思,什么事办不好啊!”

哇塞,过关了!大家击掌庆贺。

一件普通常见的“写评语”弄得如此千折百回,估计在你们学校难得一见吧。

发稿/庄眉舒

上一篇:当我们不能如你希望的那样爱你时 下一篇:你是我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