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驻站记者如何唱响“主旋律”?

时间:2022-04-20 05:42:13

行业报驻站记者如何唱响“主旋律”?

了解大局,不回避问题,把成就报道写出新意。这三点是作者在新闻实践中重点把握的。

了解所在省市的“大局”

行业报记者站的记者要唱响“主旋律”,必须了解所在省(市)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着力点以及行业经济工作在全省经济工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旋律”去开展新闻实践活动,就不会脱离“主旋律”。

近几年来笔者在每年年底和来年年初,都会密切关注江西省的经济工作会议,并参加江西省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把握江西省工业经济工作这一年的“主旋律”。

那么,近几年江西省工业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是什么呢?是强攻工业促绿色崛起。因为江西是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江西的绿色崛起关键靠工业。这是江西省自上而下的一致共识。

十之后,江西省工业经济的“主旋律”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开拓“强攻工业促绿色崛起”的新局面。

正面报道不回避问题

要唱响“主旋律”,就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

正面报道并非是一团和气不去触及问题,相反,有力度的正面报道往往是不回避问题的。但触及问题之后,一定要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唱响“主旋律”。

2012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受其影响,保增长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更是如此,进入到第四季度,江西工业生产可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促生产保增长,江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工业的举措。为唱响“主旋律”,笔者写了一篇题为《促生产保增长江西多举措帮扶工业》的报道,于2012年10月11日在《中国工业报》头版头条发表。这显然是一篇正面报道,但如果回避困难和问题,单写一些帮扶举措,就没有力度可言,就没有分量上头版头条,自然也就达不到唱响“主旋律”的目的。

怎样把成就报道写出新意

要唱响“主旋律”,就离不开写成就报道。成就报道表面上好写,实际上难写。难就难在写出新意难,找出新闻点难。

十召开前,中国工业报社要求每个记者站推出—个版面的成就报道,目的是凸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这个“主旋律”。

事实上,十召开前,同样主题的成就报道各种媒体都在竞相推出,各种报纸更是争奇斗艳,争着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样的成就报道如果写不出新意,就会令读者产生雷同之感。

作为《中国工业报》江西记者站的记者,笔者按照编辑部规定的板块,力求把每个板块写出新意,找出一个新闻点。找新闻点不能无中生有,而是要在翔实的新闻素材中围绕主题提炼。这就需要驻站记者有扎实的新闻写作基本功和较高的政治水平以及新闻业务水平。

“领导采访”板块是整个成就版面的重点,采访对象是江西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领导讲的内容很多,但编辑部规定稿件的字数不超过3000字,这就需要提炼。笔者把新闻稿件的大标题提炼为“强攻工业促绿色崛起”,全文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分别是:“工业强攻江西跨越崛起的强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工业园区强攻工业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项目建设强攻目标任务完成的坚强保障”“节能降耗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读者只要看报道的大标题和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就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篇扎扎实实的成就报道。

整个版面除了“领导采访”板块,还有“重大项目”“特色素描”“记者手记”和“专家点评”板块,这几个板块的新闻标题分别是:“重大项目壮大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齐飞”“迎难而上保增长”“强攻工业进位赶超”。

读者通过阅读整个成就版面的新闻标题,就能够看出江西省自十六大以来发展工业经济的基本脉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在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稳步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并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力以赴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加速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驻站记者写成就报道,也能够写出新意,也有新闻点,但往往会厚此薄彼,令被写的方面也不满意。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用辩证思维写成就报道。任何成就都存在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现在的发展成就是在过去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确了这层关系,就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作者是《中国工业报》江西记者站站长)

上一篇:平媒新闻图片库:为何开发,怎样开发? 下一篇:一位艺术爱好者的新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