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

时间:2022-04-20 10:58:45

古时的说书,是很受大众喜欢的一种休闲文化。除了内容通俗,贴近普通百姓,为大众喜闻乐道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书人总是在每一场到时间该结束时,必定会在关键之处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听众当然意犹未尽,但该场结束,只能无奈,只好念念不舍地期待下一场。下一场如何?当然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听众总是欲罢不能,一场接着一场,甚至一遍接着一遍。说书人靠什么吸引住了听众呢?那就是在关键之处设置的悬念。

悬念是文学作品、电影、戏剧中吸引读者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常常会使读者或观众专心致志,达到引人入神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是否也可以运用悬念这一手法,从而产生最佳教学效果呢?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里的“好”与“乐”,说的就是学生的情感,即学习兴趣问题。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学生发生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他们引导到文本之中,使他们对知识产生渴望。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悬念,主要是指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发生兴趣,并且能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促使他们认真研读课文的提问。这些提问并不一定让学生回答,但一定得使学生把它始终挂在思想上,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比如上《项链》一课时,我就先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悬问”:“《项链》的故事,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一百多年了,多少人为小说女主人公流下了同情而又心酸的眼泪。今天,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挂假项链,路瓦栽夫人怎么会当作真的呢?又怎么会丢失呢?《项链》的悲剧是她偶然疏忽导致的吗?”很显然,这样的“悬问”会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课文,培养他们思维的探索性。上《祝福》一文后,提问:鲁迅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劳动妇女形象,那么,祥林嫂本人对封建礼教又是怎么认识的呢?祥林嫂最后究竟还活着还是死了?问题一处,悬念一留,学生自然就兴奋起来,课堂也就非常活跃、热闹,学生在讨论、争论中不仅回归了文本,思路也被打开。学生的回答大胆、丰富多样,常常超出老师的预料。这课堂学习的知识比起老师直接讲解交给学生的知识,在学生记忆里留存下来的要多得多并且深刻得多。

事实上,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之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悬念。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步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做到充分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住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能注意到同一单元,相关单元课文中的内在联系。

设置悬念大致可以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开门见山”,就是直接根据教材课文内容设疑。比如讲《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烛之武开始为什么要婉拒国君的请求,是害怕吗?郑国是一个小国,烛之武怎么去退强大的秦晋联军?学生借助注释认真理解,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学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二是“欲擒故纵”,就是从一则趣闻,一个故事、寓言或对比启发等入手,然后设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位教师先给学生讲了一段趣事:音乐家想把《赤壁怀古》谱上曲子,作为“话说长江”主题音乐会的歌曲,嫌这词太长,于是有人提议浓缩一半,当他们和几位诗人商量后,诗人们哈哈大笑:把坡的《念奴娇》改短?这是千古绝唱,别说减一半,谁改得动一个字?最后,只好作罢。讲完后老师提问:可改还是不能改?为什么不能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自然会去认真地研读品味词中每一句、每个词的意思,进而领略其中的绝妙。三是“运用成果”。就是用学生自己提的问题作悬念。在课中和课后,有时候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时我就有意识地把它作为悬念让学生思考。

语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如下作用:第一,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能够在每一课时中设计一两个足以扣动学生心弦的悬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陡增,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教学效果可望事半功倍。第二,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讨,并在思考及探讨中逐渐提高认识能力。悬念设下后,学生一般都能积极思考,并希望自己来解答,而这时教师对其作恰当分析、引导,学生会听得更专心,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时有的悬念会引起学生当场讨论,互相诘难,互相补充,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启发学生质疑、发现问题,可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当然,设置悬念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太浅,二是太深。前者不起作用,后者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关于文言文教学中的“因声求气” 下一篇:留下空白,让学生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