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水共生 筑绿色公路 第一届全国公路再生技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召开

时间:2022-04-20 07:18:00

与山水共生 筑绿色公路 第一届全国公路再生技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召开

近年来,我国公路已进入建养与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如何发展绿色养护,构建绿色养护评价体系,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日益成为行业一项紧迫、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2015年3月28-29日,主题为“与山水共生筑绿色公路”的第一届全国公路再生技术研讨暨现场观摩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吉林嘉鹏集团、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深圳龙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公路施工方的专家和多家媒体。

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根在大会期间发表了名为《从数据看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演讲,他指出,在我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中,沥青路面每年可回收再生利用的材料达到2亿t,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旧路面回收资源,将为国家、企业带来巨大的资源优势。东南大学教授赵永利在研讨会上认为,虽然再生技术在施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未来我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数字,也预示着再生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对于再生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国家的道路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颂昌在《再生技术》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公路再生技术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以及市场前景。他指出,再生技术在国外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已经有40多年的应用经验,在10多年间,我国也对再生技术进行了大量应用,并完成了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是可以并值得推广的。针对于不同的场合,各种再生技术成为互补的关系,应根据每种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用最合适技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黄晓明则认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伴随着荷载作用出现破坏时,面层再生或再利用、基层再利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但进行道路再生时,需要严格保证根据性能确定结构层位,这样才能保证再生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就地热再生技术通过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同时可大幅度节省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和资源,有助于减少浪费、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深圳龙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守逸通过龙大高速公路维护的实际案例,介绍了公路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特点。2013年深圳龙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通过多个方案的反复论证,最终选定用复拌型就地热再生进行此次高速公路的维护修缮,经过工程的施工,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对路面水害防治有明显效果,资源的利用率实现100%,工程整体造价节约率达到30%。

上一篇:苗圩: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六大重点工作 下一篇:基于金融脆弱性指数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