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用笔”中“骨”的内涵探析

时间:2022-04-20 03:52:08

摘 要: “骨法用笔”是中国书画笔墨精神一贯秉承的重要信条。以“骨”为“法”是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它关联着中国人深层的文化认知结构。古人从甲骨文“ ”(骨)中得到笔画“骨形”的形象认知,参悟其中刻画的顿挫之感,将“骨势”、“骨力”运用于中国书画用笔,追求“骨质”、“骨趣”的形态美学;同时,先民也从“骨”的精神象征意义中发展出了“骨法”的人物品藻,最终在画论中形成了尚“骨”为刚的正直健康的品评风气。“骨法用笔”是中国特有的宇宙哲学观、生命观和认识观,也是中国人文化认知实践的结果,更是文化生命意识主导的艺术表现观的结晶。

关键词: 骨法用笔 中国书画 民族审美

“骨法用笔”由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是中国书画笔墨精神一贯秉承的重要信条。作为特有的民族审美现象,以“骨”为“法”关联着中国人深层的文化认知结构,是形态表象对文化精神的自觉反照。

一、骨――骨相――骨力

先民J肉剔骨的生活方式强化了“骨”的形象认知。甲骨文“骨”字“”就是骨节的象形表达,由几根骨头交错放置的形象构成,起笔与转折处的小竖划强调出“骨”两端突出的结。显然,这与书画笔画的外形棱角,运笔的顿挫痕迹,有一种内在的承继关联性。此外,交错放置的骨头是对祭祀仪式的图像描摹,寓示着某种原始的精神象征意义。《礼记・祭统・第二十五》载:“凡为俎者,以骨为主。”[1]在古代祭祀中,牺牲之“骨”被分为贵骨、贱骨,用以区别礼仪的贵贱,古代“骨”的精神内涵可见一斑。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骨”的见解还源自对人类生命体的观察与追问。道家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两次提到“骨”的概念,一是“是以圣人之治,……强其骨”[2],一是“骨弱筋柔而握固”[3]。虽然老聃本人论“骨”不脱人体生命的本意,但其以“道”为核心的学说,在民族文化衍生中,逐渐赋予“骨”更多的文化内涵。

譬如“骨”与“相法”就进行了奇妙的融合。东汉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论衡・骨相篇》载:“人命察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表候者,骨法之谓也。”[4]在古代相术和人物品藻中,对人的“骨相”进行祸福、贵贱、寿夭等命运信息的解读,又称“骨法”,这种认识来自于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照思维。在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藻盛行的时代,“骨法”相人的方法甚至渗化到国家选拔官员的行政生活之中。“骨”被赋予了伦理道德的积极意义,如蒋济《万机论》言“柱石之士,骨鲠之臣”[5],“骨鲠”与“柱石”都被用来形容人格正直。“柱石”后来成了文人画的重要主题之一,“骨鲠”则投射到笔画的形态和精神之中,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巧合。

相人和人物品藻的民风浸润到文人艺术生活中,使“骨”最终衍生出了美学意义。如刘邵在探讨人物评价法的《人物志・九征第一》中说:“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6]这种将“骨”与“强弱”力量联系的见解,与后世艺术理论家关于笔法的“筋骨皮肉论”一脉相承。清代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笔有筋骨皮肉四势,筋骨在内,皮肉在外。”[7]由此表明,“骨法用笔”的“骨”蕴含着劲健和力量,张扬着中国画的文化生命意识。

二、“骨形”(明线)――“骨气”(暗线)

在审美文化领域,“骨”不仅融合了自然“骨形”,还上通宇宙天地法则,下连伦理道德表侯,俨然成为把握人内在精神的重要媒介。这些嬗变的内涵随着两条线索融入书画艺术,就完成了“骨法”在文化意义上的飞跃和历史建构。

第一条线索为明线,即“骨形”在笔法中的生成。这里“骨”被“观物取象”的造型观分化成“人物骨形”和“笔画骨形”两种含义。

东晋顾恺之《论画》中的“骨法”指的是人物的骨体相貌。如“《周本记》重叠弥纶,有骨法,然人形不如《小列女》也”所提到的“骨法”,或许与西方绘画研究表现的人体解剖结构相似。但顾恺之还常用“奇骨”、“天骨”形容人物的形貌异禀,表征其性格,这与西画的理解迥异。

关于“笔画骨形”,前文所述甲骨文“”是象形字,其结构跟现在的笔画有关联。在书法发展的魏晋南北朝,“骨”的笔形已经演化出“骨势”和“骨力”的内涵,如“王献之……骨势不及父”(羊欣《采古来能人书名》)[8],“郗超草书不亚于二王,……骨力不及也”(僧虔《论书》)[9]。“骨势”和“骨力”意味着书法笔画不光保留着“骨”的外观,更是通过运笔用墨的方式,将甲骨文“”需要刻画的内结构,隐藏于笔锋和手腕的运动中,因此落笔形成筋、骨、皮、肉四势。这种内结构是看不见的“骨形”,是远古甲骨文时代的回响,是被民族精神接纳的最高文化标杆。如果用笔无法参悟对“骨形”密码的理解,其艺术价值也立判高下,如南齐王僧虔《又论书》认为“崔、杜之后,共推张芝,仲将谓之‘笔圣’,伯玉得其筋,巨山得其骨。”[10]筋、骨也是有别的。

第二条线索为暗线,即“骨法”一方面联系着“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另一方面联系着人物品藻和道德伦理。在文人为学术主流的传统社会,这些精神性积淀最终转化为画论和书论,直接确定了“骨”在中国书画笔墨形态及其品评上的重要地位,如袁昂《古今书评》说“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11]。“骨”在书画中既关涉技巧,又连带气、力、格、调等美学要素,这种强调生命劲健力量的文化生命意识,一旦被投射到艺术创作中,便要求在笔端贯注个人的气、力、才情,笔墨形迹最终成为“骨”的内在精神外化的存在,所谓书画皆如其人。

三、“骨法用笔”解析

首先,“骨法用笔”蕴含着形态美学。就外观而言,点、横、竖、折等笔画呈现着丰富的“骨形”。撇、捺、钩、挑虽无明确的“骨形”,但“骨质”却非常清晰。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说“笔以立其形质”[12],相对于皮、肉、筋、血而言,“骨质”隐藏在人体内部,支撑着人体结构和动势,是生命得以屹立的关键。绘画用笔的“骨质”是隐含的“骨形”,一直与甲骨文时代的刻画息息相通。当然,“骨质”绝不局限在笔画的形态中,它亦可以无线、无笔而“骨相”尽露其外,如“没骨画法”[13]。

笔画的集合就是布局谋篇,在生命意识浓厚的中国书画中,这仿如精密的人体“骨架”配置。书论中的“骨架”是指书法的间架结构,画论中的“骨架”是指“经营位置”。

其次,“骨法用笔”是讲求捻管运锋的方法论。晋卫铄《笔阵图》有言“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力何来?来自运笔。黄宾虹讲“用笔须平,如锥画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14],强调的就是运笔方式与笔力的融合搭配。故用笔的“骨法”,实际转换为用指、腕、肘、肩发力完成顺、侧、逆、提、捺、按、顿等系列动作,加上徐、疾、轻、重的随性处理,笔下墨迹就有了或枯润有致、或体态遒劲,或坚实凝重,或圆润流转的形态感受。

再次,“骨法用笔”是审美标格。就精神气质而言,“骨法”迁延至骨势、骨气、风骨、骨力等范畴,代表着行文、行笔的一种正直、健康的风气。中国书画尚“骨”为刚,强调“骨趣”,这种人格化的笔墨语言,是文人隐喻样式的自我表达。

综上,谢赫把“用笔”与“骨法”联系起来,奠定了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骨”从表象到现象到本质的文化逻辑,在中国人文化认知实践中成为必然结果。“骨法用笔”中的“骨”,是中国特有的宇宙哲学观、生命观和认识观的沉淀,更是文化生命意识主导的艺术表现观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张树国,点注.礼记[M].青岛出版社,2009:216.

[2][3](春秋)李耳,著.若愚,编著.道德经[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7,300.

[4]王充论衡q上[M]“骨相篇”.大中书局,1933:41.

[5]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三十三.

[6](魏)刘劭撰.马骏骐,等译注.人物志全译修订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1.

[7]于安澜,编.画论丛刊q上[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279.

[8][9][10]杨素芳,后东升,编.中国书法理论经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28,36,37.

[11][唐]张彦远,辑.洪丕谟,点校.法书要录[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8:60.

[12][宋]韩拙,撰.韩氏山水纯全集[M].商务印书馆,1960:8.

[13]林若熹.没骨的现代意义[J].美术观察,2004(4).

[14]王伯敏,辑录.黄宾虹画语.第35页.黄宾虹.古代人物画的勾勒方法.美术座谈,1953(8).

本文属校级教改项目“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下高师国画人物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让德育教学对良好班级建设起促进作用 下一篇: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