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时间:2022-04-19 10:19:54

基于岗位需求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摘 要: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核心,为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对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军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做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发展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条件下,新使命、新需求对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主动适应新形势变化,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提出了“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把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的补充和提升,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军队人员,围绕提升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在岗的继续教育。发展军事职业教育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是健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和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军事职业教育相对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起步较晚,缺乏经验积累和参考借鉴,距离军队人员履职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的科学规划,以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在部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军事职业教育涵义

美国《国际军事与防务百科全书》将“军事职业教育”定义为:使军官具备在国家安全环境中和要求越来越高的智慧与参谋职位上作出正确决策所必须的技能、知识和智能。我们可以将军事职业教育理解为按照军事职业需要,为提升从事军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和能力素质,对军事人员实施的有计划、全面、持续的教育活动。《关于加快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军事职业教育是围绕提升军事人才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实现方式。”这意味着军事职业教育首先是素质教育。其次是军事职业教育着力的军事领域,即军人素质的提升应当主要是军事相关领域内的提升。通过军事职业教育传授官兵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升官兵在复杂军事斗争必备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锻炼官兵在战场和其它军事行动方面必备的知识技能,提高临机应变能力,确保在未来战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军事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军进行军事职业教育改革的时间较短,当前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课程培训体系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军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对于如何构建适应军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求的课程体系基本处于摸索实验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所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但就目前来看,军事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理论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使所学的知识很难满足学员在工作中的需要。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严格按照岗位的需求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沦知识。课程内容要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同时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职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员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职业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手段缺乏实践性

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由于起步晚、基础薄,缺少借鉴经验,各任职院校都是由过去的学历教育院校转型过来的,思想观念及工作相对滞后,难免存在理解不透、探索不深等问题,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以岗位需求为牵引的教育,解决岗位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达不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更加先进、灵活多样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惯性沿袭了学历教育中传统的灌输式、宣讲式的教学方式,这种以教员灌输、宣讲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显然与开放式的军事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三) 课程评价体系缺乏促动性

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和体系的构建,对我军来说还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系统理论,目前还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规范和完善。目前军事职业课程评价体系无法检验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容易把学习引向表面化。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军队职业教育的育人思想还未完全转变,未能明确军事职业教育培养与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全军各单位能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的实践基础严重缺乏的原因。而这些问题根源的核心,在于没有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军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没有突出真正的实践特色和岗位需求。

三、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军事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实施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军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该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为统领,紧紧围绕军事职业教育目标,立足根据部队实际需求,构建与时代要求和使命任务相符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加强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

加强顶层设计是构建科学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基于需求分析的顶层设计,能确保各级参与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明确的目标顺利进行。因此,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应准确把握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选用高效的顶层设计模式,紧紧围绕军事职业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围绕目标而展开的顶层设计通常都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目标到手段、从理念到计划、从整体到局部的内在规律。对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而言,目标就是提高军人整体职业素质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需探索的理念就是构建课程体系本身的相关理论和影响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计划,其应明确进度安排、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验收方式、承建责任单位等内容,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要明确责权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建立健全相应监管与执行机制,按计划推行课程体系建设。

(二)注重培训内容的超前性、新颖性、方法灵活性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要以军事需求为导向,重在培养部队急需的职业技能,提高官兵的职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是整个军事职业教育的核心。为了满足部队岗位人才需求,必须努力拓宽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军兵种、不同的人员类型、不同的岗位需求设置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以满足多种形式的军事职业教育要求。以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开设制定职业教育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分解,再整合为课程,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增强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的超前性。

在课程的选择上,要贴近战场、贴近实战,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及时引入教学,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适应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军事斗争准备以及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殊需要,提高部队谋打赢的能力。

此外要以军兵种为主,按照各自专业分工、作战要素构成、武器装备型号等设置课程内容,使官兵进一步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拓展专业学习路径和灵活学习方式,使专业理论学习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书本转换为视频,从单向转变为交互,结合实践训练,推进训练教育融合,提升学习效果,促进战斗力生成。

其次,注重新教学方法手段。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教育实践的创新成果,发挥网络、云服务等信息技术作用,将虚拟现实、远程实景、视频、游戏等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趣味性和竞技性。另一方面,应实行课程规模的分类指导,对于公共基础性课程采取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特色专业性课程采取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目的。

(三)提高任职培训针对性、动态性、实践性

军事职业教育是实时“感知战场”的仿真式教育。指出:“面对军事斗争准备的鲜活实践,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向着部队、实战、未来贴近再贴近。”针对目前军事职业教育在课堂上纯理论的讲授有余,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不足的弊端,只有突破传统的学历教学体系,遵循联合作战系统化原则,贴近战场,才能培养出一线急需的零距离实用型人才。

为此,一是要在教学条件上,加快成龙配套、性能优良的野外训练场地设施建设。实现由以学科专业教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器材保障为重点,向以模拟教室建设、野外训练场地建设和装备保障为重点转变。

二是军事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设置一些探究型课程。

三是建立军事职业培训基地,部队和院校联训学员。有制度、成规模地把部分军事职业教育训练放在部队,从而加强任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尽快建立和完善分工合理、无缝衔接、精干高效的适应人才成长需求的部队和院校联合训练机制。

四是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加快功能先进、效果逼真的网络化模拟训练设备、设施建设,加大运用仿真技术、模拟技术、网络技术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和战术的模拟训练。

(四)提升职业技能的专业性、广泛性、素养的综合性

军事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单纯的专业人,也不是培养单纯的职业人,而是要培养社会人,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教会学员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通过提高学员全面综合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使其成为技巧的人、智慧的人和道德的人。军事职业教育培养的学员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健康的职业心理、自主创新的意识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因而其课程体系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也要包涵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政治理论、国际知识、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官兵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达到提升基本军事素养、军事基础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完善评价机制的互动性、导向性、激励性

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是课程设置教育效果的保障和课程体系不断建设完善的推手。军事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和体系的构建,对我军来说还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系统理论。目前还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就需要一套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规范和完善。

任职教育专门机构应定期对参与的一线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成效进行考评,并将最终考评成绩上报上级机关,通报所在部队。对于毕业学员适岗能力差、岗位关键任职能力一般的要落实院校和相关部队共同担责、双向问责。操作上可以成立全军职业教育课程评审委员会,对开设课程进行审查评价,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评估、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考试等方式对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员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在充分进行部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探讨课程的设置、评价问题,避免冲动性和盲目性。建立起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用科学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加以指导和评价,是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

四、结语

军事职业教育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课程体系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核心,尽管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落实“三位一体”培养军事人才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军事职业教育如何提高官兵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强军目标,在理论上持续用力,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一定能实现构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与时代要求和使命任务相符的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M].北京:出版社,2014.

[2]郑旭东,刘学政.美军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M].北京:军事科学院出版社,2009.

[3]洪庆根.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新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4]皮洪琴.职业能力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5]鲍晴隆,乔玉婷,李志远.从MOOC到SPOC:在线教育对远程军事职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2).

[6]李春维.对构建中级任职教育“问题中心模式”课程体系的探讨[J].炮兵杂志,2004(6).

[7]宋乃平,陈荣华.外军军事职业教育对我军军事职业教育的启示及思考[C].2016年中国军事教育学会“推进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征文论文集,2016.

上一篇: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的理论研究概论 下一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