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时间:2022-04-19 06:42:24

大数据环境下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摘要: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革新。同时对交易和事项的反映和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也迎来了变革。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要求转变思维。从教育管理、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角度做出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 教学模式 转变 创新

一、大数据环境带来的革新和挑战

(一)交易和事项的范围。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会计主体规模大多比较小,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经济环境的稳定,许多过去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原来的大型企业也逐渐走出了国门,特别随着一带一路、制造与智造的转变等政策的实施,这种趋势还会逐步加强,使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空间范围以及生存的时间范围都在不断地延伸和延长。交易和事项范围的扩大以及类型的改变对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业务的增加也拓展了会计核算和反映范围,从单纯的手工记录单式流水账,到复式记录交易和事项,再到如何去监督和管理,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和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世纪,很多会计主体采取了细化分工来解决这一问题,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管理效率的增加,人员的裁减和素质的提高。

(二)消费和支付方式。社会成员的消费从以物易物,发展到实体交易市场,直到如今虚拟网络大数据的加入,消费方式和场所发生了变迁,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应用,支付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现金、票据、债券等,到如今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当然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更加快捷,比如银行转账实现了个人操作和实时到账。电子商务的兴起,我们的出纳是不是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我们的职业教育是不是要拓展相应教育教学环境。

(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经济环境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法律法规的快速更新,同时由于信息的畅通,缩短了实施执行的时间,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模式做出反应体系来应对这种变化。

(四)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表示:“一些业务变得智能化后,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虽然海尔裁员可能与其业务情况相关,但不可否认海尔财务共享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也的确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张瑞敏给海尔财务确立的战略定位和使命是“做规划未来的财务”。可见,会计人员从懂手工会计到懂电算化会计,从专注会计到理解审计、税法、财务管理等,不再是一种简单小范围业务的记账,而是逐渐走向了管理。大数据环境下对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便利,也同时带来新的挑战,要求职业院校会计教育也要做出相应变革。

(五)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减弱。在过去,交易双方不容易了解彼此,不容易找到市场去比价,而如今,大数据提供了信息的共享机会,减弱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会计计量上公允价值得到了更多地应用。会计有更多地手段去真实地、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情况。同时会计做账透明性也不断地提高,比如电子发票、税控系统,减少了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这也对会计职业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粗糙的违法违规行为已经逐渐地退出市场,转向事前合理筹划。职业院校过去的教学需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已经逐渐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六)人员素质的提高。学生由过去的不会打字到如今的了解数据库,基础越来越夯实,对职业院校师资水平和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培养环境的改良。高等院校经过一系列规模扩大和资质提高,对应对新时代要求做出了准备和努力,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过去职业院校实训只需分配学生做手工账,现在则要去做好大数据工作,比如建立用友ERP商务实战中心。

(八)管理方式和要求的提高。大稻荽来了自上而下监督体系的严格,也带来了教学管理方式的变更。主管部门、学校、教务管理部门、院系二级管理、个人自我管理,能够通过办公系统、信息采集系统等实现贯通:课程教学也不仅仅限于课堂,线上线下实时沟通变成了可能。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应对

(一)建立有效教育机制

随着高校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管理权限越来越放宽,如何建立有效机制来推动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摆在了面前。

1.岗位分离。将一线教师从繁多的行政、教辅工作中解放出来,建立科研教学团队,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2.岗位考核。建立岗位考核有效机制,激励和规范岗位工作,做好考评数据。

(二)加强师资教育培训

1.国家培训。通过参加国培、省培,了解行业技术动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交流圈子的拓展,增加专业合作的机会。2.企业培训。对行业组织的比赛,开发的新会计信息系统,加强交流。3.企业调研。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做好教学内容的设置。4.职称考试。通过借助远程网络、电子课件等手段,做好中高级职称考试,以及CPA等相关认证考试,更好地掌握理论和实践。5.科研管理。通过参加会议、同行交流、网络国家、省、学校三级精品课程学习,更好地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就业

1.将面对面拓展到虚拟网络。从面授和面谈,逐渐拓展到ppt教学、flash教学、网上课程链接;从手工教学到单机教学,再到网络小组分岗模拟业务小组教学管理;从纸质点名和通知,到手机APP、一卡通、官网管理系统等快捷管理模式转变,甚至在不远的未来普及实现远程视频交流和沟通。

2.从三到四年教育到延伸教育。传统学生管理是从入学到毕业,而如今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沟通的便捷,以及学校专业教育要求,往往学生毕业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有专业和生活上的联系,做好延伸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应对,建立有效事后追踪体系,一是对培养任务的负责,二是有效收集数据,做好专业设置和规划,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系列服务。

(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1.日常事务管理数据手段。做好线上线下交流沟通,使政策要求和数据上报能够快速落到实处,比如办公系统,学校官网、会计论坛、官方微信、公告栏板、班级QQ群落等。

2.会计专业教学数据手段。会计专业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和课本,而是通过大数据拓展到各个方面,做到实时、真实形象、互动交流、研究应用、探索修正,形成一个递进持续的管理模式。比如顶岗实习不再是半年后的纸质报告,而是电子周记。

上一篇: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及改进措施探讨 下一篇: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外贸类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