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项目法施工工程成本管理

时间:2022-04-19 02:17:31

浅议项目法施工工程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项目法施工中如何加强施工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效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项目法施工中要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关键在于搞好施工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施工中施工成本过程控制,施工后施工成本分析总结。

关键词:项目法;施工工程;成本管理

所谓的施工成本管理即使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题下,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工作,实现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办法,施工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1施工成本编制好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即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方案,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文件。项目部在一项工程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就不同。因此施工的优化选择是项目法施工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为依据,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从中优选方案,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施工措施,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生产要素等配置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确定项目的月、季成本计划和项目总计划,计算出计划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作为控制施工过程生产的依据,使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无论在工程进展到何种进度,都能提前清楚自己的目标成本,项目部人员要以降低工程成本为最终目标,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便采取相应手段控制成本,最终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施工中进行施工成本过程控制

施工阶段是控制建设工程工程项目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施工成本进行资源配置,对项目部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2.1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施工项目部通过与有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按照成本计划所含的人工费将作业用工的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实现人工费的过程总量控制。

2.2 材料费控制

项目施工中材料费占建设工程总造价的60%-70%,其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实际施工材料价格应主要通过掌握市场信息,从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材料用量可以采用消耗定额控制、计划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包千总量等方法进行控制。

2.3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对成本管理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高层建筑。据统计,高层建筑地面以上部分总费用中,机械费约尚6 % - 10 %。因此项目部应从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停置等方面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

2.4 施工分包费的控制

分包工程价格较低,必然对施工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对施工分包费进行有效控制,项目部主要做好分包工程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工作。

2.5 节约减少现场管理费支出

施工项目部临时设施投入尽量本着经济适用原则,易于回收周转利用。现场经费应精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3 工程竣工后成本分析总结

根据项目部指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相关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项目管理组织对施工项目经理部进行奖罚时,既要防止虚盈实亏,也要避免实际成本归集差错等影响。充分依靠项目部各级成本管理人员经验和智慧,使竣工后成本分析总结真正能切实反映施工成本管理成果,在此基础上兑现施工成本责任制的奖罚和经济激励措施。

以上所述,项目法施工中只是通过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过程中做好控制人工、材料、机械及分包工程费,竣工后做好成本分析总结等三个方面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创造更高的利润。其中三个方面施工前施工成本控制是关键,施工中成本控制是核心,竣工后成本控制是提高。

施工项目部通过进行认真的成本控制,积累了成本管理经验,不断的提高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上一篇:城镇燃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