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重建 第5期

时间:2022-04-19 02:08:25

与西方循序渐进的发展大相径庭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源是在断裂中新生的。五十年代,政局戏剧性地破除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系统的底线,伴随传统的消失,五、六十年代生人继承了当时中国文化中的痕迹――批判性、破坏性、颠覆性的革命精神。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巨大转换时期,而这些人成为中国新的艺术的骨干,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不管是“野兽派”、“超现实主义”、“现成品”、“概念艺术”、“行为艺术”、“极少主义”、“波普艺术”,或新或老的观念一起涌入艺术家视野,正无根可循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一开始就建立在西方思想框架之中,套用西方理论描述中国当代现象,使用中国逻辑解读西方思想成为最初,也是最普遍的艺术创作方式。

不管是“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或者更激进极端的“后感性”、“概念艺术”,它们的核心来自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冲突,又有来自西方经验中与中国现实的判断差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崛起有其明确的社会合理性。而今天,当高度全球化和金融产业等国际主流潮流深度蔓延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的初始模式与它所面对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纽带渐趋隐蔽,无的放矢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抛却艺术理论不谈,仅从市场角度分析,以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思想性为创作主线的艺术,其关注点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另类姿态,因此在2000年之后成为西方艺术市场青睐的对象,也凭借国际市场之力走回中国,获得合理的地位。不过当高价时代远去,对高价艺术样式过度的追捧尘埃落定之后,更多追随早期成功模式而迎合市场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不再快捷有效,那么新的当代艺术何去何从?

一味的创新不再是艺术追求的全部中心,引起轰动或引人注目也并非成功的捷径。如何在美感的基础上展开现实的语境和观念才是现时代艺术家的理想。如今,很多艺术家已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被话语支配的症结,他们正在试图用实践创作摆脱这种被各种主义、话语和观念支配的状况。对于本质美感的追求,在反叛中复归成为当代艺术的新主题,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说,如何将传统的材料、形式、轮廊和抽象化方式当代化都是新的探索方向。而对视觉愉悦和形式感的追求在年轻艺术家中更加普遍,他们吸收理论和观念更加多元化而开放,他们的际遇让其创作中更乐意表现生活中细微的感情,顺应和协调、沉溺或者自恋,尽管有时肤浅,但毕竟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方力钧美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80年代是整个美术界、文化界的变革,整个10年都是这样。那时候,大家关心所有引进的视觉艺术观念,基本上每个艺术家都追着这个流派或那个流派,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足寄托在一个具体的西方艺术流派上面,通过这个东西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作品中的所谓“政治”、“意识形态”,更像一个艺术家自然而然做出的反应。当代艺术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它和原有秩序之间肯定会存在猜疑和不信任。我们那个时候一谈到艺术,就有很多人说艺术应是美的,赏心悦目的,这也是陷阱,工艺品才这样,艺术不是这样。关于美和丑实际上有不同的定义,或者说不同的角度。我认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面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可能是我们习以为常了,于是就忽略了,或者说有一些东西,是在我们的生活想象之外的,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想象空间应该更大。所以说所谓的美和美感应该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如果我们有新的发现,或者说我们的生存空间更畅通,这种美感对于我个人来讲,远远大于对同一个事物用不同角度来欣赏更重要。

萧昱当代艺术过度迷恋对观念的诠释

今天的当代艺术似乎对观念的诠释过度依赖和迷恋,以至于一件作品听听方案就觉得很好了,把它做出来只是完成一种物质表达和空间呈现;今天的艺术过分热衷于与政治的、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新型学科的交欢,以彰显自身的现代性、包容性及生命力,显现出空前的身份迷失和不自信;今天的当代艺术过多的要求观众对艺术品的背景知识和以及表达手段做更多的功课。导致今天的大多数观众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对艺术都陌生。今天,越来越多的艺术品需要过多的阐述、解释,我称之为“有道理,没看头儿”,却仍在坚称是视觉艺术。

任何具有专业性学科的人在这场与艺术空前的大交欢中,在不需要长期视觉训练的情况下都可以谋得当代艺术圈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人都是艺术家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反过来说,艺术家身份的合法性变得可疑,甚至可有可无,完全可以消亡。而艺术家似乎对纯粹视觉形式的研究、探讨、实践,越来越不感冒,对纯视觉的感性体会,天赋的细腻感觉,越来越不在意。而当代设计师由于受到众多受众的瞩目,却必须肩负过多的这方面的工作,但他们也有朝今天艺术家的工作作风倾斜的嫌疑。所谓的跨界风今天似乎很时髦,对此我持质疑的态度。

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还有人幻想艺术无处不在。但我认为艺术仍然应当在可规定的范围内存在才有其必要性及不可替代性。

我猜想:从外部环境来讲,一旦社会财富严重缩水,或巨幅动荡,还期待人们像历史上一样记住和保护那些丧失专业性且意义模糊不清可有可无的东西吗?

崔岫闻 我更在意美感背后的表达

视觉美感只是构成当代艺术的小部分元素,如果市场过于青睐具有视觉美感的作品,那么说明市场还不成熟,还没有完全看到当代艺术本质层面的东西。这种现象,可能有商业的驱动,但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追求。

对我个人来说美感也只是构成我作品一小部分元素,我更在意美感之后面东西的表达,尤其在最近《真空妙有》这系列新作品中,在精神空间探索和表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状态,以及对自然及生命状态的理解。我相信一个好的艺术家对生命和艺术有多深的理解,在作品中就会有多精彩的呈现,至于美感只是起到一件衣服的作用,那么这件衣服是大品牌的奢侈品还是无名小裁缝的成衣,就看艺术家的功力了,不管怎样,衣服都要附着在一个具有灵魂和思想、精神、观念的生命载体上。当代艺术创作对美感的重视会不会继续下去成为主流,这要看艺术家对当代艺术本质的理解有多深。

尹秀珍 美的定义是在不断修正拓宽

美的定义是在不断修正拓宽的,当代艺术更是语言丰富,种类繁多,很难用统一的方式表达对当代艺术美感的认同。而这种美感是建立在艺术语言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以及形式的多样化基础上的。但艺术家不应该总是跟着市场走,不会长久。

刘建华 艺术还纠缠于表现社会现实就太滞后了

我的创作变化时跟自己的创作方式和需求有关。这是寻找自我的方式,并不是追逐潮流。全世界的当代艺术都曾经出现了一些模式化、概念化的潮流,就是找到一些现实的焦点话题,用比较符号化的艺术语言去表示,包括我几年前的作品也是那种类型。现在我逐渐感到这样的处理太简单化了,艺术家还是应该有个体独特的艺术语言。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艺术家如果还纠缠于表现社会现实的话就太滞后了,艺术家还是要有自

己发展的轨迹。我认为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我不排斥它,但也不能使它干扰核心思想的表达。我从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美学中吸取创作灵感,这可能也是所有中国艺术家需要追溯的一个根源。现在我的作品中出现的极简的美感确实是有我个人的内在追求,但我认为“美”不是一种表面的感觉,它包含了很多的内涵,是一种综合的感受。

夏小万 艺术最终的结果依然要打动观众

中国当代艺术涉及视觉美感的作品是一贯就有,市场对有视觉美感的作品的青睐是必然的,谁也不会要求市场去纠缠于混乱的概念解释。艺术家作为个人经验的表达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感受。尽管可以上升到分析的角度,但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打动观众,这种对作品的直觉判断必然带有明显的视觉作用。

我的“立体绘画”是从古典画中汲取了灵感,以改变传统的观看方式让观众可以重回经典,体验全新的审美感受,这是很美好的事。但我的出发点不是单纯追求“美”,我也不会重复去做一件事,也许下次又做别的。我认为“美”是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至于它会不会成为主流,这取决于对当代艺术的解释究竟朝什么方向发展。解释的有效作用有时不以艺术家为转移。

杨少斌 美或者不美是阶段性的

我觉得美感一直存在,只是每个历史阶段对它的要求不一样,甚至是过多的。我做煤矿系列作品的时候,就觉得当代艺术太漂亮了,我想做一批看起来很脏的作品。当人们觉得一种艺术风格难看、不美,那很可能因为它是新的,等到它渐渐被人们视为常态,也就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从根本来说它最初被认为不美的时候只是一个阶段。所以我认为一开始发生的艺术是最有魅力的,后面跟风的多了,就变得没意思了。在中国,80年代当代艺术确实有很明显的反抗对象,而现在这个对立面好像没有了,实际上不是这样,艺术家的价值观是统一的,过去尖锐的现在也还是尖锐,不管是不是跟政治联系紧密。西方古典审美早就已经完成,而中国当代艺术其实是从20世纪2、30年代的基础上慢慢建立,到后89的时候开始波普潮流,这里面不但有自己的传承,艺术家也是可以断章取义的,他们的选择会变得非常复杂。今后艺术中的美感会怎么发展非常不好预测,因为艺术是阶段性的。很灵活。

刘 当前的问题是更理智、审慎、宽容的看待艺术

我的绘画是借助电脑的图象来深入的发现,它们都本出一源(一个图象),只是不断的组合,不断的变化它的表象,或者不断的放大它从而得到新的图象,这里有一个未知性存在,而得到它的方式是推理,画面的推理,而它的逻辑来自于电脑的程序化,美感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此,而美感正是表象和逻辑的程序化的意想连接。另外的一个是和上述恰恰相反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几何化的方式,它的美感来自于边界,既不能作为描述性的真实存在也不能过度抽象化,似乎是在寻找可计算的真实的边界,它是附着在2个对立面或者更多对立面之间的咬合中,它的美感来自于对于精神的价值的肯定,相信抽象或者极简的背后庞大的思维体系,美感并不单单来自于你的眼睛。我认为,绘画是因为它的可不解释的性质,我认为所有艺术作品都不需要解释。当前的问题其实不是简单的美感回归,而是更理智和审慎的看待艺术问题,更宽容,并不是以它的某种表现形式来简单界定它的价值(前卫、传统、学术等等),而是它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也更宽泛。艺术不依附于某种其它的媒质,它本身的力量才足够强大,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不是表面的成立,政治性的力量和美感:而是真实的客体所反映出来的意想,而非意想中所产生的客体,这似乎是先造好了桥梁再去找到相对合适的两个彼岸。

熊宇 美感是人共同的需求

我觉得艺术本身一直都是有美感的,追求线条、色彩、结构,其实一直都有美感在里面。我的创作完全是自发性的,个人的一种感受,就是觉得这样好看,喜欢画这样的东西。我觉得艺术是多元化的,不一定要在作品里追求美感,而美感本身就是人共同的需求,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作为艺术品来讲,没有美感,也可以是很好的艺术品。我在创作中更加关注自己和作品本身,这跟我个人对艺术的欣赏有关,让我在创作中本身就很舒服。我觉得将来需要更开放的艺术,材料、题材、方式都会更加开放。将来,那种充满美感和视觉愉悦的作品不一定会成为主流,因为艺术的主流一直都在变化,对于美的定义也在变化,并不是绝对的标准。不过,美感的作品对公众更具吸引力,大众在接触艺术的时候还是把它看成美术的概念,大家在讲美术而非艺术就是因为觉得艺术应该是美的。

季大纯 美感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貌

现在的艺术家在往不同的方向发展,有的在追求画面的美感,也有更多的人在往内心深处挣扎,还是很丰富的状态。别人我不知道,拿我自己来说,如果画面不自觉地向好看方面靠拢的话,我觉得是一种锐气消失的感觉。我有一种意识,就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画画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哪怕不好看,只要符合这个规则,还会是很好的画。对于艺术美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判断,不太容易说清楚。对我来说,随着越来越成熟,对创作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会越来越谨慎,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直接。可能跟美或者漂亮也有一点联系,你对此会有一个判断,毕竟画画还是要画出来为主。我一直在调整,我的作品有细致的因素存在,但我希望能够更丰富,细致的东西可能是我性格的原因,所谓本性难移吧。但是还需要调整,使得情绪更加深入。将来的艺术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貌,不然也没有意思。

梁远苇 我更“忠诚”于媒介本身

若讨论美感,首先要讨论近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形式语言,可以参照两个特征显著的背景:政治波普和后感性。形式语言也成为这个时期中国艺术家的重要的工具,更成为在国际舞台追求合法化席位的敲门砖,也因此产生了一些鲜明的中国样式。故而我认为,从来没有单纯的形式主义,任何形式的创造和因袭都是价值观的输出和接纳。社会越自由,形式的意识形态属性越复杂多元,反之,它的属性就越明确,带来样板化模式化的形式。所以,我不认为“视觉美感”,或进一步说“形式语言”的课题在国际艺术领域存在“回归”的问题,因为它根本从来没有离开过。虽然有后现代对“视网膜艺术”的质疑,但对形式的探索不但从来没有终结,而是一直和观念艺术发展交错并行,互为利用。

我的创作仍然延续着对人们微妙感受的探索,大部分精力也集中在绘画上。我一直站在绘画传统之外观察绘画,又一直有意识地将语言控制在边界之内。这使我比很多学院出身的艺术家表现得更“忠诚”于媒介本身。我认为只有放弃表面形式上的“实验”和“反叛”,才更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观察自身属性与人性终极问题的相联接部分上。我相信真理会在一种极端处境下显现,但这种极端处境不是外来的,而是主动向内寻求的。所以这种处境的外在形式,不应该是激烈的,而应该是与环境融合,令人浑然不觉的。形式和精神的矛盾会激发一种力量,赋予作品以超越视觉的维度。所以,几乎从我的创作开始具有面貌起,我在形式上所呈现的“美感”就几乎成了既令我得到认可又令我被诟病的核心。对此我想说,第一,

具有形式敏感力不是艺术家的天生缺陷;第二,对真正的艺术家而言,没有无目的的形式。一种真正的美感体验意味着艺术家成功地带领观者参与了作品的完成,并令其得到了某种特别的满足。在满足中,观者共建了作者的价值体系。但是,如果观者已经体验到了这种“美感”,但是又在意识上产生排斥,主动切断与作者的价值认同,那这正说明,这种“美感”作为艺术家的语言武器,它已经触及到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深处。这才是我在创作中真正关心的东西。

龚剑 重要的是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视觉上的美感在我看来不是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眼里的美感都可能不一样,比如我有时候可能路过一个垃圾堆,仔细看一下觉得挺美的,比如福娃,我有时候看也觉得胖乎乎的挺美的。我小学时,有次在一个杂志封底看到靳尚谊画的个少女拿着个苹果的油画,当时就被那个少女的吸引住了,觉得实在是太美了,我现在还记得我那时的感觉,但是前两年有幸又见到那张画,就完全不能相信我有过那种感觉,现在看画中那个少女一点也不觉得她美了,觉得她太土了。其实仔细想下我自己好像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更多的关注所谓的视觉上的美感,就是按照以前受的训练中学会的东西,把色彩弄协调把构图弄平衡就够了。

新作是04年开始的一个尝试的延伸,画面上看跟别的作品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形象了,04年开始做过一些小幅的作品,方法是在画布上不停写字,写过一篇小说、情书、“爱”字、一篇金刚经。今年开始想比较系统的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是跟以前不同的是,尺幅有稍微大一点的,色彩上也稍微丰富一点,每幅画都只写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关于这部分作品比较通用的解释是,我经常被“你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要表达什么?为什么画这个人?为什么画这个风景?为什么画这个动物,”这样的问题困扰。这部分作品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整个过程就是不停的写这个主题,这个要表达的“意思”,虽然最后,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

我认为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或者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李锐 对待艺术的真诚心灵是最重要的

我向来喜欢比较“安静”的画面效果。这应该是性格使然,我生活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记忆系列中近乎黑白的色彩正表现了平静的回忆。早年的一些作品更多的显现了一种冰冷的安静感,虽然我选择了正视的角度,但与观者却产生了更强的某种距离感。从天子系列起这种冰冷的感觉逐渐弱化了。画面结构我一般处理的比较平稳,每个系列都有一种几乎固定的结构形式,这也有助于使我的思想不局限在某一张作品,但我对作品中物象的描绘是很细致和客观的。

我预言不了未来的艺术形式。可能会有浓重的复古情绪,也可能很超现实;可能会有更多的科技含量,也可能还是架上为主流。但是,不管未来如何发,物质如何发达,艺术家对待艺术的真诚心灵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毕竟艺术不是买房买车、不是买卖;也不是政治和权力。如果这些都等同了,就更不要谈“表达形式”了,连艺术本身都是个问题。

李威 未来有更大的包容性

我在做作品时不想只是单纯的视觉上的审美追求,因为觉得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还要让人感到有力量,使它的价值有所改变,以最朴素的材料最单纯的语言努力让它承载更多的意义和觉悟。忘记是谁说过的一句话,原话是:“做艺术有的是为了影响大众,有的是为了影响艺术家。”那么对于我不谈影响二字,我改一下:做作品有的假定的观众是大众,有的假定的观众是艺术家。两者都很好啊。但是根据个人的性格和喜好,我选择后者,也更希望通过做出的作品与同行有所沟通,对于艺术本身或作品本身一起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所以,我不断试验新作品,也乐此不疲。尊重每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存在的价值,有更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尊重每一位不同的艺术家做出的不同的作品,整个创作领域的氛围是发散性思维的。

曹晖 美感不是甜得腻人的趣味和艳俗

我注意到了美感回归的趋势,我也有这种价值取向。艺术作品跟符号、标语有很大区别,最终还是集个人智慧和生产劳动的工艺结晶。我认为美感的回归是一种本质的回归,原因在于美术作品在一段时间被当作工具利用的时间太久了,丧失了原来的面貌。我所做的就是在适度真实的情况下,引导别人进入我想表达的含义当中去。我不担心大众在接受上的难度,我觉得经过很短暂的过程大家就能适应和接受。艺术美感要有意境,情景交融,具有高级别的审美趣味,而非那种甜得腻人的低级趣味和艳俗。我在创作过程中更关心我的表达方式在哪种强度下勾起别人共鸣的效果。

这个社会很多元,价值体系因人而异,真正具有恒久魅力的作品应该有高度的精神诉求和深层次的精神表达,最佳地反映出当下时代的工艺水准。人的审美就像时尚风潮一样不确定,我觉得还是不要太流于表面。至于将来充满美感和视觉愉悦的作品是否会成为主流,这不太好判断,我估计还是会更多元,但这类作品肯定会有很大的关注度和自己很重要的位置。

康海涛 最重要的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本身

70后、80后的艺术家更关注自我和微小的一些东西,的确有唯美化的趋向,市场也是一部分原因。我觉得艺术美感很难一句话说清楚,只要真诚地去表达,无论唯美也好、极端也好,都可以说是美的。而我的创作更在乎每时每刻真实的感受,我不想太观念化地设计一个东西再去做,就是顺其自然。至于未来需要什么类型的艺术,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像蜘蛛网一样,每个人处在不同的点上,互相交叉渗透。只要把自己的位置找到,不管是唯美的还是冲击力很强的作品,它们会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但最重要的是回归自己的内心本身。经过金融危机的筛选之后,真诚表达的艺术家所留下的作品,不管唯美也好,视觉冲击力强也好,我觉得慢慢会成为一个趋势或者发展的方向。如果单纯追求画面漂亮的话,还不能简单地下定义,还是会多元化地发展。

高波 美感的回归是艺术日趋成熟的体现

我近期的作品有些超现实主义倾向,也带有些观念的意味。我想多看看中世纪或者原始主义绘画的作品,那些作品里相对于现在语言的“夹生感”更新鲜耐嚼,能更好的保持理性。而“美感的回归”肯定是艺术创作鉴赏和收藏机制日趋成熟的体现。艺术发展至今,风格语言形式多姿多彩,本无所谓丑感美感,艺术领域对作品的好坏优劣似乎从来也没有过什么明确的评分标准,但优秀与否仍旧有着认知,培根画得好,但他笔下哪有一个“漂亮人”?优秀的艺术家总能将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旨达成完美和谐,所以艺术仍旧需要长久的修炼。对于我个人而言,更希望创作题材的选择更接近作品自身的属性,才不至于老要说谎而无法圆谎,那这事儿就黄了。

杨心广 美感在于对作品意境的体会

我认为我的作品是“美”的。艺术的美感在于对作品意境的体会,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特定形式感而进入作者的敏感区,并引起观者视觉上层面的愉悦,并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作品的魅力。所以,我更希望表达出意味更浓厚的作品,多一些确切的体悟、多一些感知。而视知觉与感动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也完全能够改善目前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普遍枯燥空洞的局面。近期作品“树梢”是很多根小树枝被直立的粘在地面上。小树枝全都来自树梢的最末端那一小部分,很小,有的只有一厘米左右。这也是我专门为今年巴塞尔艺博会“艺术宣言”单元所做的作品。为了展示东方温文尔雅的一面,我从细微处入手,以平静的心态表达我对森林树木的一些理解。

潘琳 漂亮并非刻意

现在的艺术作品都做得比较漂亮,我觉得大家没有刻意地往漂亮这方面去做,可能共同的审美有这方面的趋向,但美感的方式还都不一样。我创作的初衷没有考虑漂亮与否。我的年龄和仍然在上学的经历使得研究自己更有发言权,我未来的计划还是慢慢地研究自己。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们受教育的背景和经历都差不多,他们关注的也越来越个人化。

苑瑗 我希望我的作品每个人都能接受

现在的作品日趋精致、细腻,我自己也比较喜欢杰夫・昆斯那种新波普的感觉,我希望我的作品每个人都能接受,能拉近艺术和大众之间的距离。我这个人也比较清新自然,跟别人挺容易接近的,作品也应该像人一样。80后的艺术家有共同的情怀,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变化也比较快,关心政治的也不是特别多。现在来看,很多艺术作品像装置、观念之类的跟审美没有关系了,有些人就觉得我的作品太甜腻了,但我是从视觉感受出发的,没有特别地加入什么,只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参与进来。

上一篇:偶然性与现代性 下一篇:尹秀珍《第二张皮》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