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活动,成于互动

时间:2022-04-18 10:20:10

源于活动,成于互动

在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我们几个数学学科评委,一起聆听、研讨、反思。在聆听中,我们往往忘却自我,原来整天听课也可以变成一种享受;在研讨中,我们常常带入自我,原来选手的课也可以当成自己的课;在反思中,我们时时剖析自我,原来我们自己也可以看成反思的参照对象。因此,下面的文字,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一名老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反思,希冀“再现”。

说起“再现”,我还想多说几句话,因为评课总是与自己的教学经历有关。上世纪末,数学课堂教学评课用语“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等是频率较高的几个词。而现在的评课“基于学生”的说法是频率最高的。可以从一个角度理解,上世纪末更关注“教学内容”,“国家意志”偏重,现在更关注“教学对象”,“个人发展”偏重。上个世纪末我有7年教学初中数学的经历,这次听着初中课,勾起我很多“纯真”的回忆。记忆中初中的学生有一种“天真”的理性,他们往往钟情于身边的活动情境。经历了20多年的高中教学,我却逐渐习惯了“抽象”中的理性,渐渐地热衷于数学自身的情境。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身边的活动情境”,因为这样的情境能活跃课堂气氛、贴近学生的认知,更适合学生的学习。

“活动情境”是初中、小学课堂经常采用的教学情境,高中采用的不多。高中数学中很多问题难于创设“活动情境”,勉强创设的活动情境则难以自然呈现或难以贴近教学内容本质,效果反而不好。但这次高中组展示的课例中就有采用“活动情境”的,由于现场的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效果、课堂气氛均比较好,这些课也普遍被评委所认可。初中的课堂怎样?“活动情境”怎么引入?怎么展开?怎样才能有效?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二中浦雪平老师的参评课《统计表、统计图选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教学基础与教学主张

一节好课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基础上的,换句话说,教学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教学基础包含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基础,以及课堂学习的学习方式基础等等。浦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7.2.1的“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对象是江苏省天一中学少年班初二学生。综合这两点,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是比较容易的,教学出发点不能太低,但高到怎样的位置,课前是很难定位的。

由于浦老师采用借班上课,教学基础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没有难倒浦老师,浦老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又选择了学生喜爱的自由打球这一活动情境。本节课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学生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其他球中选择一项球类活动,学生现场选择并统计。由于活动开放性较强,很容易出现预设以外的生成,因此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要有足够的自信。也正因为活动开放性强,学生会不经意地暴露自己思维的过程,教师就可以即时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基础,这是课堂教学时教师最迫切需要的东西。浦老师通过学生的对话、书写、表情,探究课堂的教学基础,由于浦老师准确定位,各个环节的处理都比较到位,使得课堂自然,给人以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的感觉,可以看出浦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

浦老师用“数学教学――不走寻常路”来刻画这节课,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细细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个年轻教师对教学的一种态度、一种教学主张。我对“不走寻常路”的理解是:其一是教学对象不寻常,因为对象不是自己班的学生,而是别校学生,且是基础很好的学生;其二是教学情境不寻常,情境不是教材中的情境,而是即时生成的活动情境;其三是教学方式不寻常,平常课的互动可能有些功利性,而现在这样的互动是师生真情自然流露。

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是逐步审视自己的课堂,逐步改进,随着教学经历的丰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定格后,教师就难以有较大的突破,这里要说的是,有些教师的教学风格不适合学生,至少不适合大部分学生。这样的教学风格形成后,就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就应该主动改变教学方式,尤其是青年教师。本节课,由于活动情境选择得好,在情境的辅助下,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精彩纷呈。

二、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

1.即时的情境,精彩地生成。

现场活动情境引入,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浦老师在自然的对话中,提出学生们都喜爱的课:体育课。学生兴趣来了,仿佛进入体育课堂。接着教师提出,现在体育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活动,学生更是进入轻松愉快的状态,具体要求提出:每人都选一项球类活动,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及其他的球类,你会选哪一项呢?此时学生仿佛已经融入体育课的现场。接着师生共同完成初始的统计表。

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认为这样的数据太粗糙,必须整理加工,接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加百分数一列,学生还说明了加百分数列的理由:这可以清楚地显示选择具体球类的学生所占的份额。又如在表格的下方加数据来源:班级普查,说明学生有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如此等等。在与学生互动中,学生生成了统计表。

在活动中,教师被“生成”带着前行,我仿佛看到这样的镜头:就像包装好的礼品放在台上,学生争着拆掉包装,看看究竟是怎样的礼品,而送礼品的主人是谁,已经不重要了。这一状态,是教学中的最佳状态,教师退出,不作为,实际上是最大的作为,这就是道家的精髓“无为而治”,当然这里不是“治”,而是“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学生需要支持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尽可能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不需要支持,同样可以有效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当今社会,知识量在迅猛增加,终生学习成了现实,教会学生学习,或将学生带入想学习的氛围是最为重要的。

即时生成活动素材,让学生积极参与。浦教师将学生带入到积极参与学习、强烈要求分享带来的愉悦的氛围后,学生主动寻找简便快捷的方法收集数据。为了让收集的数据看起来更有条理,一目了然,学生列出表格,并逐步完善表格。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参与度不高,有时会是教师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效果好不起来,而即时生成的活动素材,学生参与度往往很高,教学效果不可能差,当然教学生成的必须是教学的主体部分,这就要求教学预设要精当,选择怎样的活动,怎样设问,怎样参与等等,在教学预设中都要充分准备,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领。

2.成串的活动,自然地联系。

同类活动,在比较中学习。师生完成了即时自由选择球类活动后,浦老师选择了自己学校的体育课上的活动的数据,并列出了统计表。两个活动,一个是现场生成的,一个是教师事先准备的,比较两张统计表,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学会学习。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特色,创设相似的活动,学生不至于感到在“嗦”中重复。数学教师往往将“变式”看成是巩固的法宝,并乐此不疲,同样“变活动”也有利于巩固,也应成为教学的“常态”。

同一线索的活动,让教学更流畅。有了两个活动,浦老师还是围绕体育课创设了一个活动:体育课下课,学生们去小卖部买饮料,饮料的品种好多啊,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浦老师给出准备好的在自己学校统计好的数据列出统计表。

教学中,整个活动不可能都由学生现场完成,这时可以将非现场的活动连成串,这样也能保证教学自然流淌,这是因为只要情境与前面的情境有联系,学生不会感到唐突,教学既经济又减少了陌生情境的干扰,学生学习就会轻松些。

利用已有的活动生成,作为下一个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前面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完成了统计表的制作,接着浦老师提出共同绘制扇形统计图。在这一活动中,师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图略),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研讨。

(1)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2)图中整个圆代表什么?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

(3)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的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4)图中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占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辨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共识。由于学生是在解决自己亲身经历的问题,学生在互动中,讨论热烈并深入。

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一对矛盾,它们相辅相成,现在的公开教学活动,教师过分注重预设,往往教学中都是小步子前行,以利于不偏离教学预设,这样的课,往往教师“绑架”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难以深入。尤其是面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学预设应该比较开放,可伸缩。教学生成是教学的最好的教材。

三、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效果很好。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积极参与,最为突出的是,学生活动自然,师生活动、生生互动充分,这样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兴趣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培育。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来看,由于学生的基础好,知识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教师重点放在学生在活动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优化问题上,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但理解知识,而且理解了知识的来源、知识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学习了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经常这样教学,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得到充分的提升。

总之,浦老师的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一是,围绕体育课创设了一条线索,在这条线索引领下,教学始终行走在教学重点上。二是,选择了身边的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互动充分,带来了“学生思维得到充分暴露、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数学素养得以提升”。三是,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感情充分投入。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副校长)

上一篇:在“跳槽”问题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下一篇:当色彩遇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