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高中政治课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4-18 04:38:02

上好高中政治课的几点尝试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置身于整体的高中政治教学情境中,立足于本校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新课标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新课标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应置身于整体的高中政治教学情境中,立足于本校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敏锐,对事物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高中生对老师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书本上的一些精神,大都不以为然。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忽视了正面引导,并做不到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误区,影响的不仅仅是教育效果,甚至会直接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若有不同见解,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主动出击,注重疏导,迎战困难。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表不同见解,畅所欲言,即使是某些观点和思想与教师和教材相悖。孔子曾说:当仁不让于师。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还要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主要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建议者、指导者,在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老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少指责,多理解,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部分由4个模块组成,包括了传统高中的所有内容,同时还新增加了《文化生活》这个全新的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与生活》等内容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内容有增有减。总的来说,新课程内容更加宽泛,但理论上相对降低了要求。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创新意识等理念。在教学实践上,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法、问题(情境)探究法、对话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究法等;在内容上不能随意拓展、挖深,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让课堂从教师的“单一角色”转变为师生的“角色互动”,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效率,让高中政治课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焕发活力。

三、创设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学成效一般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教师不试着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学生就永远不会学习,要大胆尝试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改为“导”。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创造一切条件,相反设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说明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在教学中,科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让政治课既有文字和声音,也有图像和动画,学生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越大,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教学应是教师诱导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释疑。

四、巧妙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以及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钻研的能力。作业的完成质量表明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及时提醒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一切为了学生。对于课内作业,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对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提醒学生注意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五、善于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创新思维

新程标准要求“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教材仅是课程的一种主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凡与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发与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可以有以下作用:第一,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政治课程带有很强的实效性,现实课本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弥补教材内容上的不足。第二,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丰富其学科知识。第三,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让学生跳出课本,拓宽视野,将自己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政治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要改革教学模式,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上一篇:放飞梦想,让孩子们自由翱翔 下一篇:高中实施高效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