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浮华攀比 学会自强不息

时间:2022-04-18 09:50:00

一、教师引出本课话题

(一)用幻灯片展示话题

体育课上,几个学生在聊天:“你穿的是什么牌子的运动鞋?”“我的是耐克的,800多块一双!你呢?”“我的,卡帕的,1080,这可是打完折扣的价格。”“嘿嘿,看他那双鞋,李宁的,才200多一双……”“再看看那位,根本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二)话题讨论

1.谈一谈:(1)看了上面这段对话,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请1~3名学生描述)(2)没有这些昂贵的物品,我们的生活、学习会否受到影响?(给2分钟时间讨论,然后请几名学生来交流)

2.看一看:(1)反映贫困山区同龄孩子现状的图片。 (2)反映发生战乱的国家人们生活状况的图片。

二、师生共同探讨:浮华攀比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生活上相互攀比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演一演:情景剧《我要买……》(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二)丧志,不思进取

一味追求物质刺激,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偏离正常生活轨道,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减少快乐来源,降低幸福指数

“攀比”下面隐藏着很多危险人格,嫉妒、焦虑、沮丧、恐惧……这些因素会诱发多种心理健康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极端行为。

【案例】16岁的少年杨明,家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供他上学。到县城读高中后,他经受不住名牌服装、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诱惑,产生了严重的攀比心理,一次又一次想办法骗奶奶的钱来满足他日益膨胀的虚荣心。一天,他偷奶奶旧箱子里的钱被奶奶误以为是小偷而大声呼叫,最后他因害怕而用手捂住了奶奶的口鼻,导致奶奶死亡……事后他伪造现场,匆匆逃离,最终被抓,受到法律的制裁。

【反思】(1)虚荣心可以泯灭心灵。(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意思是: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三、师生共同探讨:如果一定要比,我们应该比什么

(一)学生独立思考后请3~5名学生发言

1.与他人比较之心,人皆有之,古已有之,良性的比较能使人奋发向上。

2.比学业:目标明确、勤奋进取、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等。

3.比美德:阳光健康、真诚善良、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等。

(二)教师小结

这些都是我们中学生应有的美好品质,它们如一根根闪光的蜡烛,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像一颗颗精美的宝石,会将我们的人生点缀得更加光辉、灿烂。例如,在学业上,有的学生敢与“尖子生”比,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中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体现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使中学生在攀比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四、鼓励学生立志自强不息

(一)名句欣赏:励志名言佳句

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些名言佳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可见,自强不息是历代名人志士成功的法宝,是我们中学生应该遵循和实践的精神追求,在中学生的成长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请学生思考“你们是怎样理解自强不息的”,然后请3~5名学生发言。

1.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解释:自强,即自己努力向上;息,即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3.近义词:发愤图强、励精图治。

(三)共同探讨:如何做到自强不息?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勤奋向上,不断进取,志存高远。

3.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

4.勇于担当,增强责任感: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5.懂得感恩,学会爱:爱祖国、爱父母、爱我们身边的人。

结束语

教师一边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一边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那句鼓舞过无数仁人志士披荆斩棘、建功立业的励志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开创自己美好灿烂的未来!

上一篇:活用教材,重学优教“四”法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