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故国的影星胡蝶

时间:2022-04-18 07:18:43

胡蝶,是中国三十年代闻名的“电影皇后”(是1933年,上海的《明星日报》主办,观众正式投票选举的“影后”)。胡蝶这个名字,在三十、四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连我这个几岁的娃娃,也知道电影明星胡蝶,虽说,当年我并没有看过她主演的影片。那时上海的牙粉等日用品,也有用“胡蝶”做招牌的。

胡蝶原籍广东,1908年出身于一个铁路官员的家庭,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在北京上的小学,到过东北,后来定居上海。胡蝶16岁即考入留学美国归来的洪深等人创办并主持的中国最早的电影学校―中华电影学校,毕业后,她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女演员之一。那时还是默片时代,她参加大中华影片公司的《战功》一片的拍摄,这是她步入影坛之始。1926年她加入新成立的友联公司,在时装悲剧片《秋扇怨》中饰演女主角。这部片子拍完,合约结束,她便应聘去“天一”公司(后来香港邵氏影片公司的前身),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在“天一”公司的两年(1926年至28年),她马不停蹄地拍片15部,多为古装片,如《梁祝痛史》、《白蛇传》、《珍珠塔》、《孟姜女》、《铁扇公主》等。1930年她进入有不少进步编剧、导演在其间工作的明星影片公司,此后七、八年,是胡蝶在中国影坛的鼎盛时期,先后主演了《白云塔》(与阮玲玉联合主演)、《空谷兰》、《夜兰香》,以及1931年出品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当然还有轰动一时,票房价值高,但社会效果并不太好的《火烧红莲寺》十数集。然而这期间她主演的数十部影片中,毕竟严肃、不进步倾向者居多。如由郑正秋编导的《自由之花》,这是中国最早拍摄的以蔡锷将军和小凤仙的故事为题材的有声影片(胡蝶饰女主角小凤仙),《姐妹花》(胡蝶一人饰姐妹两人,这部影片,胡蝶1935年春天,作为惟一被邀请的中国女演员,同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一起赴苏联参加莫斯科电影节时,与她主演的另一影片《空谷兰》,都在苏联大城市公映过。1982年初春,意大利都灵市举办“中国电影50年回顾展”,中国带去放映的三十年代影片就有《姐妹花》),还有夏衍编剧的《狂流》和《脂粉市场》等。上海沦陷后,胡蝶随做生意的夫君潘有声去了香港。其后主演的电影有《绝代佳人》、《孔雀东南飞》,1946年的《某夫人》和《春之梦》。1948年与凤合拍《锦绣天堂》,六十年代与其老搭档龚稼农一起饰演影片《塔里的女人》女主角的父母,又还拍了《后门》(该片曾在1960年东京举办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金禾奖和最佳女主角奖)。在拍了几个语片后,胡蝶告别影坛,晚年住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城。

纵观胡蝶从影的大半生,她还是做到了她自步入影坛就对自己要求的“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这八个字;她思念着过去长期在电影界和她合作共事的友人们;关注着中国(不论是大陆、台湾还是香港)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她的爱国情怀一生不变。

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原在中国大陆生活的中年知识妇女,从美国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她就是早年在《世界文学》当编辑的刘惠琴。她在温哥华一个专为华人华侨服务的社区机构,谋得一份差事。她工作的一部分,是负责妇女组的英文学习。一天,她代别人去授课,看见一个她估计是五十岁上下的女子,她穿着不俗,朴素中却显示了很大气的风度。这位女士,就是三十年代风靡中国影坛的大明星胡蝶。由此她们交上了朋友。刘惠琴说,“我喜欢听她的声音,听她银铃般的笑声。岁月虽然磨去了她的青春,但并没有磨去她年轻的声音。也许是她的声音使我常常忘了我们之间年龄的差距,于是天南地北,陈年往事,新鲜见闻,她无所不谈。她很健谈,也很幽默、风趣,没有时下出名人物的架子……”于是她们成了忘年之交。其实她认识胡蝶那年,胡蝶已过了“古稀”年纪。

数年后,刘惠琴帮助胡蝶整理完成了一本很好的回忆录。这本书在1986年,先由台湾联合报社出版。胡蝶看见自己的回忆录面世,自然很高兴。但她和整理者刘惠琴女士,都希望此书,也能在中国大陆出版,因为所写胡蝶从影的往事,多半都是她在大陆经历的;何况她当年一起工作的朋友们,好些都还在世。她多么希望她在大陆的朋友们能读到这本小书。也是一种机缘,刘惠琴从中国出版的《传记文学》杂志上,见到我的名字。我们虽说不算太熟,但五十年代中期,当《世界文学》杂志还在我以前的老单位中国作协时,我们就认识了。1988年夏天,刘惠琴的孩子回国探亲,向我取得了联系,讲了她母亲的意愿,交给我《胡蝶回忆录》这本书。我满怀兴趣读完这册书,觉得它很朴实而又细节生动地讲述了胡蝶从影的经历,从中我也感受了胡蝶其人,她的追求和她的性格、气质、风度。当然读本书,更像是读中国电影问世的情景和它的发展史,因为胡蝶本人的从影史,就是中国电影史很生动、重要的一部分。

1988年10月,《胡蝶回忆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顺利出版。书出版前,因为我是刘惠琴在大陆出书的联系人,胡蝶女士给素不相识的我,很亲切地写了封信:

涂光群先生:

请代我向新老读者和观众致以诚挚的问候。我热望中国的电影能在世界影坛上放一异彩。

顺利

编安

胡蝶上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于加拿大温哥华

胡蝶女士的手书,使人感觉她对故国乡士,一直怀着炽热的关爱,就像她在回忆录里讲述的那样。她的话语重心长,对她的后辈电影工作者寄予极大的希望。

一年后胡蝶女士仙逝于温哥华,终年八十一岁。今年恰是她逝世十周年。

1999年11月4日■

上一篇:莫道是蛮荒 风雷百倍强 下一篇:1月份读者来信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