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时间:2022-04-18 07:05:55

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众所周知,学生的大部分知识是在课堂中获得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问题提出与甄别筛选有效

结合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人际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进而愿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那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使问题提出与甄别筛选有效结合。

例如:在教学《小小养殖场――比较大小》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同时,学生通过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这些是课改后新增的内容。我首先出示《小小养殖场》图,接着追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经过片刻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生1:鸡有85只、鸭有42只、鹅有34只。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2:谁最多?谁最少?

生3:鸡比鸭多几只?

……

为了使学生们能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我说:“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与上面截然不同的问题吗?”这时平时比较爱动脑,思维比较活跃的游文豪同学站起来说:“谁比谁多很多。”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说:“老师把这名话改为:‘谁比谁多得多’,行吗?”结果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最后师生共同提出了:谁比谁少得多?谁比谁多一些?等问题,顺利地进行了新课的学习。

在这个片断中,学生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提出很多数学问题,为了能更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师的一句话(你们能提出与上面截然不同的问题吗?),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敢于和乐于提出问题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与个体探究有机融合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只有与自主探索有机融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时,出示问题“《汪汪乐园》与《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师:怎样列式?

生:28+4

师: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在这个片断中,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算法,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小棒摆、口算、用计数器、列竖式等算法,像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能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碰撞出生生甚至师生之间的合作火花,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也使小组合作与个体探究更加有机融合。

三、随机点拨与直接讲授相得益彰的关系

如今的课堂,由于受课改理念的影响,很多老师视“直接讲授”为课堂教学的大忌。不管什么知识,都希望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建构而获取。实际上,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方面的原因,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并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点拨与适当的“直接讲授”,进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主体得以发挥,价值得以体现。

例如:在教学《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一课时,我提出:33-7等于多少?谁来说说你或者你和你的同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时,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回答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3-7不够减,说用13-7=6,再用20+6=26。

生2:我是用口算算出来的。我先把33分成20和13,用13-7=6,再用20+6=26。

……

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用竖式计算。此时,我采用了“直接讲授”法。我说:“请同学们用竖式方法试一试。”(师生共同完成)通过讲评后我及时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算法。这些方法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但算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上一位也就是从十位借1,十位上借的1个相当于个位上的10个,这样个位就够减了,助人为乐的十位也就少了1。”

在这个片断中,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在学生明确算理的基础上直接讲授竖式的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更快掌握竖式的写法。接着及时点拨,让学生发现在各种不同的算法中体现的算理只有一种。从而让随机点拨与直接讲授相得益彰。

其实,我们每位教师如果能以“该扶处即当扶,该放处即当放”的姿态立足于课堂,就能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纷呈。

上一篇:让识字教学趣味化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