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时间:2022-04-18 01:44:21

大一新生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摘要]大一新生由于升学前过重的升学压力和学习竞争,心理相对较为脆弱,容易认知和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在角色、心理、行为等方面顺利完成由高中向大学的角色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一新生;问题;教育

大一新生由于升学前过重的升学压力和学习竞争,心理相对较为脆弱,加之升学后来自于社会、家庭、自身的期望以及交往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他们在认知和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堂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搞好新生入学教育对于使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在角色、心理、行为等方面顺利完成由高中向大学的角色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一新生常见问题:

1、精神苦闷

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们不再是“天之骄子”。由于高等教育与中、初等教育存在差异,学生们过去在中学出类拔萃,是同学的偶像,老师的宠儿,上大学后高手如林、竞争激烈,发现自己十分普通,由此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种从“白天鹅”到“丑小鸭”的心理落差非常普遍。进入大学以后,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相对个性化,人际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人际交往日趋社会化、复杂化,而学生个人交际能力却十分有限,缺乏社会锻炼和人际交往经验,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而缺乏心理准备,形成了智力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稚嫩的巨大反差。

另外,从生理阶段来讲,大一新生处于青春中后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调节情绪的能力弱,加之远离故乡,倍感孤单,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压力,忽略了对异性的交往,而且大学生思想活跃,受西方文化和电影、电视、书刊等多种媒体的影响,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强烈,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但又缺乏承担爱情的责任和勇气,所以常常感到没有原因的情绪低落、苦恼、郁闷、压抑,对学习无所适从,对生活缺乏热情,每天无所事事、苦闷不已。

2、生活难题

高校扩招满足了更多人的入学愿望,各地域学生融入到一个空间,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生活习俗的碰撞在所难免。在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中,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习惯的适应是出现新生心理问题的第三大源以作息时间为例,大学宿舍,大家在作息习惯上各有一套,相互之间可能造成一些影响,比如“夜猫子”会打扰睡眠浅的同学,起床过早会打搅别人的美梦,就连晚上习惯去趟厕所也成为需要别的室友体谅的事情。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长辈十分宠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感受,在自己看来十分平常的行为往往会干扰他人生活,矛盾冲突的出现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往往出现了矛盾隔阂自己还不自知。

3、学业困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锻炼方面的要求日趋细化,加之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就业领域的渗透,大学生们愈感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生源质量有所下滑,学生自身能力、个人素养与社会职业需求形成较大差距。加之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相比截然不同,教学方法、方式一时难以适应,没有太多的硬性作业,许多学习都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没有了老师的“指挥棒”,学生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常常不知该如何支配。还有部分新生上大学以前只想着考大学,考上大学之后就觉得生活没目标,不知道学习还为什么。尽管有很多新生能够感受到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欠缺,面对相对充裕的可支配时间,却不懂得去把握它,一边为社会的高要求时时感到焦虑,一边不善于利用时间,感叹生活的无聊空虚,对人生的道路缺乏规划,没有目标,失去前进的动力,造成精神颓废。

二、开展新生教育的基本内容:

1、角色转换教育

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角色产生了改变.角色的转变导致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同学可以很快适应这些转变,而有些同学则不能。所以,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摸底工作,筛查出适应性较差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做好新生的角色转换教育,一方面,要组织好新生参加学校和院系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举办的有关“新生角色转换”或“新生入学适应”等讲座。另一方面,还要以班级为单位(或以专业为单位,几个班级共同开展)采取联欢会、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角色转换教育。

2、校史校情和专业思想教育

可以通过介绍我校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规划,办学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自身特色,使学生对我校有一个宏观、系统的认识,初步树立爱校思想。其次,要向学生介绍院系的发展、学科与专业的设置、教师队伍的构成、本专业目前的发展前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要求掌握的专业技能、社会需求情况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第三,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专业方向,热爱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就业观念、就业形势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业观念、就业形势教育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建功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对新生进行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势的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求职择业能力,鼓励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度过的。可以说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就决定了他生活的质量。所以一定要适时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新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在哪些职位能成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班通过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可以给新生科学的学习、生活指导,使新生尽快适应、熟悉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2009--儿童健康状况相关回顾 下一篇:鹿城区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