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图像的“符码”识别与研究

时间:2022-04-18 01:28:53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图像的“符码”识别与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图像的“符码”识别与研究,解读圣母形象所携带的精神内涵,从具体的图像中挖掘图像背后的抽象符号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文艺复兴;圣母;符码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都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独特的宗教“符码”特征。圣母,作为宗教文化的“符码”之一,成为了画家笔下鲜活的表现对象。通过对圣母图像的“符码”识别与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圣母图像所携带的精神内涵,从具体的图像中挖掘图像背后的抽象符号的象征意义,窥探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题材中宗教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

1 什么是“符码”

早在古希腊时期,在西方就出现了有关符号的思想。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我们所理解的符号,都是已经通过某种手段视觉化了的结果,是一种外在的表象。“符码”作为符号的抽象化名词,被人们从语言、文字中提炼出来,成为一种视觉概念,有其暗藏的内在含义。它除了具备自身的识别功能,还隐含了某种象征意义,使得符号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并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背景与精神内涵。同一个“符码”象征,可以有很多种表现的形式,它作为一种潜藏的精神内涵,有其独特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涌现出新的含义。

2 圣母图像中的“符码”表象

宗教文化题材大量应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圣母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符码”之一,其作品向世人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巧与审美艺术。

2.1 圣母“符码”的诞生背景

在《圣经》的描述中,圣母是耶稣基督的母亲,她顺应了主安排的使命,诞下了圣子耶稣,并在耶稣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文化中认为,圣母是携带着孕育耶稣的使命而被上帝派人间的。因此,信徒们都推崇圣母与耶稣的关系亲密,经常向圣母祈祷,赞美她,希望求得她的保佑和帮助。后来基督教产生了三大分支――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圣母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圣母玛利亚在欧洲宗教文化中的形象一直是一位富有母性,心地善良,温柔恬静的女性,同时她也是信徒们沟通了人与神的一座美丽桥梁。

2.2 圣母图像的“符码”识别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宗教人物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广为流传,信徒对中描述的圣土充满了向往,这些宗教典故与宗教人物也演变成了一种绘画“符码”,贯穿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圣母,作为以《圣经》为经典的基督教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善良、慈爱被人们广为推崇,其代表的精神内涵深入人心。艺术家运用了这一宗教文化的“符码”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我们从一幅幅圣母图中读到圣母图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读到了艺术家们对艺术与宗教的不同的理解。

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其代表作中也不乏圣母题材的经典。他们塑造的圣母形象,成为了当时的“符码”象征,潜藏在艺术作品中。

达芬奇于1482~1499年间在米兰创作了著名的《岩间圣母》。这幅作品选择了岩洞作为背景,岩洞,是圣者诞生的洞穴,寓意黑暗和光明,即指上帝的光辉是以圣母子为载体转化为人和他的苦难,让神圣的光明穿破黑暗,照亮世界。画中人物与环境有机地融合。画中年轻的圣母以温柔的手搂抱着下跪的幼婴约翰,她的另一只手则向儿子伸过去,天使面向着观众,把他们引向画中,用手指示着这个场面。画中人物的躯体动作姿态的多样变化,表现人的不同心灵和情感,一连串手势代表保护、指示、祝福等含义。

著名的艺术家拉斐尔将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提升到了一个高峰,将圣母的温婉慈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负盛名的圣母像有《椅子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椅子中的圣母》中拉斐尔以人间常见的家庭欢乐情景,来描绘圣母子之间母慈子爱的深厚的天伦之乐。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圣母的形象已经完全被人性化了,蕴含着慈爱、善良的“符码”象征。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生动、亮丽,特别是圆润、柔美、典雅。他用世俗化的描法处理圣母子的传统宗教题材,以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和儿童作模特,将圣母和圣子理想化,形象温柔贤淑完全是一个生活中的年轻母亲,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称颂了人类母性光辉。

2.3 圣母图像的“符码”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还有很多,本文只是挑选了其中的代表作品,来说明圣母的“符码”内涵。从这些绘画作品的内容以及它的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出,艺术家选取圣母作为绘画的题材,并不是歌颂、宣扬宗教文化的教条与教义,而是通过这一宗教文化的“符码”来抒发对人与人性的赞美。这种“符码”内涵是不断演变的,正如圣母的外在形象一样,越来越民俗化。

从绘画内容看,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前期大多截取《圣经》等经典宗教文学里的典故,圣母成为了艺术家一个借代的“符码”载体,象征着美与慈爱,并从中跳脱出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圣母的人物肖像携带着神圣光环,从崇高的、不可触及的神权形象,逐渐演变成了亲切的民间女子。她亲切的面容与宁静的神情,成为了母性、母爱的象征,在黑暗的中世纪大放光芒。从画面的背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家对宗教与艺术的思考,他们把神圣的天堂乐土变成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有在岩洞间的,在草地上的,在花园间的,在作坊中的……使圣母的形象更加贴近人心。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圣母化身的女性形象,艺术家意在表达凡间的女性美,而不重在表现宗教的神权。“圣母”这一抽象性的“符码”通过若干个“圣母”的形象表现出来,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潜在的精神内涵。

3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充分展现了艺术与宗教的综合魅力。宗教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内容,而艺术则以宗教内容作为绘画的“符码”载体,两者相互作用,在艺术史上大放光芒。当然,圣母题材只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宗教文化题材中的其中一个“符码”, 艺术与宗教从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待我们挖掘的内容还有很多,本文引入“符码”的概念,试图以此来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题材的潜在内容与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郑春泉.文艺复兴图像绘画表现与社会风尚的文化关系[J].艺术百家,2009(06).

[2]朱钦运.由圣母题材画作看“神人关系”的演变[J].艺苑,2010(05).

[3]戴巧明.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的绘画意象变化概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作者简介:林舒瑶(1985―),女,广东湛江人,硕士,湛江师范学院工业设计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产品造型与工业设计的教学研究。

上一篇:西方音乐史与哲学的横向联系思考 下一篇:浅析Web内容挖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