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老板郁闷与员工焦虑

时间:2022-04-18 01:26:01

2011 老板郁闷与员工焦虑

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011年的PCB企业,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艰难生存的企业,令老板郁闷,令员工焦虑。

很多重要的东西慢慢被我们无情地忽视了,只留下“金钱”二字。

时光冉冉,转眼之间,2011年我们就说再见了。在这过去的一年里,您的企业赚钱了吗?您的企业经营经历了多少苦难,品受到多少乐趣?

在年末的PCB行业聚会,你随便拉住一个企业家问:“今年你的企业赚钱了吗?”大概很多老板先会给你翻一个白眼,然后再做出郁闷状,回答道:“业绩比2010年好一点,但是没有赚到钱,现在的世道,做企业真的累,赚钱真的难。”这个回答,并不是出于企业家怕露富,而是在于他们赚钱期望值最高的2011年里,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累个半死。

如果你与同事或行业的朋友联系,则会互相讨论“最近过得怎么样?准备在哪里发展?”很多时候得到的回答是“再不升职就准备辞职了,或是跳槽,也想跟朋友开个公司,打工赚钱太慢!”房价下降遥遥无期,物价的上涨却搅得我们这批年轻人心情无比的烦躁,虽然这几年工资也持续的上涨,但每天被各种涨价的信息所“轰炸”的这片天空下,PCB企业的员工跟普通老百姓一样,看着银行的钱在缩水,工资却不能像肉价每天上涨,变得焦虑无比。每天走路都想着“涨价了,快点赚钱。”但是赚钱的前提是你得具备什么?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这些重要的东西慢慢被我们无情的忽视了,只留下“金钱”二字。

一、郁闷的老板遇到五大“难关”

2011年被我们的老板寄于太多太多的期望,但市场该火爆的时候却如一潭死水,萎靡不振;生产原物料价格就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劳动力成本却如火箭只升不降,做企业想赚钱成为很难很累人的一件事,你说能不郁闷么,就是不郁闷都得装一下。

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相关企业调查系统调查报告显示: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利润率低、资金紧张、外部环境堪忧等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五大“难关”。PCB企业,作为制造企业,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难关一:成本上升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选择 “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79%和57.7%,排在所有问题的前两位。

关于企业人工成本情况,调查显示,认为“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97.4%,比 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关于生产原物料采购价格情况,认为“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85.2%,比2010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

对于PCB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太快,但还是跟不上员工涨薪的愿景,诚然,每个企业调整薪资都有一个考核时间阶段,并不可能像肉价或是股票那样每天挂牌调整工资,否则像股票一样今天有单上涨20%,明天没单降30%,我们也受不了,但是这个问题成为老板心中的一道阴影,再大的阳光也驱不散。

生产物料成本方面:覆铜板、化学品、工具等都是PCB生产所必须的,过去的一年中PCB厂商们不得不面对原料不断涨价所造成的成本上涨。由于全球原油价格上涨41%,直接导致了化学制品成本的上涨。而黄金的价格上涨了20%,铝的价格也上涨了24%。用来制作钻孔工具的钨在最近的12个月内价格上涨了 近300%。铜的价格也上涨了46%。原材料的上涨将直接导致整个PCB供应链的成本上升。PCB制造商很难将原材料价格上涨转嫁给客户,这将最终导致厂商利润的降低。

难关二:税费较重

在成本上升的同时,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当前税费负担也较重。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的评价,认为“很重”或“较重”的企业经营者占80.6%,认为“很轻”或“较轻”的仅占0.8%,总体评价值明显低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从各类型PCB企业来看,民营企业对税率的评价值明显低于国资背景和外商及港台投资企业。

目前我国PCB企业要缴纳、承受多种税费或“隐性”负担,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教育附加费、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费用和摊派;为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而付出的人员、时间成本等,即遵从成本。

而对于中小PCB企业,往往比大企业负担更重。“17%的增值税,25%的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车船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等,算下来,每年一半以上的利润缴了税费!我们做梦都盼着减税!”某PCB企业老板大吐苦水。在经营环境恶劣、高成本、利润微薄的情况下,税制结构不合理、征收方式难以灵活调整等加重了PCB企业的经营困难。

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财政收入迈进史无前例的10万亿元大关。一边是飙升的税收收入,一边是叫苦的中小企业。这几年减税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梦想却难以实现。

难关三:盈利缩小

受到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的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在缩小。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利润率太低”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同时,调查还发现,认为目前盈利“低于正常”的企业占54.7%,比2010年提高了18.5个百分点;盈利“正常”的占 42.1%;“好于正常”的占3.2%。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台企业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差。

曾几何时,PCB产业以其高利润吸引无数业者竞相进入,那个时代是“进入就赚钱、有钱开厂就能生存”的时代,如今沧海桑田,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能源价格不断走高,刺激PCB原物料跟涨;下游电子产品越来越廉价,PCB厂商议价能力差;“稻贵米贱”,处于中间的PCB企业日子就特别难熬。此外,近几年来中小PCB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市场带来了许多混乱和阻碍。

由于中小PCB企业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是价格较低,于是频现杀价抢单,虽然不一定能抢到订单,但是很容易拉低市场价格,导致整个PCB行业的利润下降,大量的低端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更是导致了销路不畅的问题出现。PCB企业加工利润本来空间就有限,如果持续下去,企业尤其是中小PCB企业生存将受到影响,市场就会重新洗牌。一位PCB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更在他的微博上表示:“今天中国不仅是劳动力贵,原材料贵,土地贵,税负成本与融资成本也贵,民营企业利润已薄如刀片,亏损如影随行。”

难关四:资金紧张

在当前货币政策偏紧的背景下,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非常难”或“比较难”的企业经营者占48.4%,认为“有难度”的占29.8%。

在银行贷款难度较大的同时,不少企业从银行贷款还需要付出规定利率之外的额外费用。2011年年初以来,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银行信贷额度全面紧张,银根紧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更显凸起。温州跑路潮中,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这家PCB企业的“暴毙”,曾一度引发PCB业界的关注和恐慌。尽管只是个案,企业倒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技术实力不行,市场开拓困难,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另外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相关数据显示,规模以下企业90%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PCB企业负责人表示,2011年是企业最难熬的一年,终端市场的不景气加上国内银根的紧缩,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张,经常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若明年销售形势继续下行,企业的正常运营就岌岌可危了。

难关五:外部环境堪忧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对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也有所下降,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对当地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综合评价值,明显低于2010年,关于“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少”这一说法,近3/4的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

超过六成的PCB企业家认为未来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会继续恶化,PCB行业景气要等到二季度才能看到一线阳光,欧债危机及美债危机对市场利空还未消散,全球经济正在放缓,而美国针对中国屡屡挑衅,再次意图将国内矛盾转移至国际其他地区,世界安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世界经济复苏将受到一定阻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仍将反复冲击。反观国内,通胀形势严峻,CPI指数仍然居高不下,十二五节能减排进一步严格,都将成为PCB企业的“内忧外患”。

“现在这个环境,根本不适合做实业。实业资本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就换成金融资本去炒黄金,做期货,搞地产和金融,回报率比做实业高得多,赚钱也快得多。” 不少PCB企业在谋划转型,而这将为产业健康成长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经济形势严峻,危机不约而至,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正受到空前的冲击。原先,企业业务繁忙,PCB企业老板们很忙碌,脸上总是充满工作的热情;而今天,面对着悄无声息的设备和空荡荡没有人影的厂区,他们更多的是摇头与叹息。每个老板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我的企业,将面对怎样的未来?”

而令老板们郁闷的,不仅有来自企业外部经营上的困境,员工――这一企业的血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现出来的特质,更让老板们不省心。

在今天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全球化世界,当公司不断将注意力置于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业绩时,员工的心理健康往往会遭到忽视。本刊在2011年曾就员工的忠诚推出一期特别策划,如今,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焦虑不安的情况下,再次探究员工的心理状况,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安然度过危机显得特别必要。

二、“焦虑症”引发员工跳槽热

一到年底,空气中处处充斥着忙乱的气息。身边人都上蹿下跳的,就差脑门上刻个“忙”字了。你要问忙嘛呢,一般都会很茫然地回答你:谁知道呢,反正一堆事儿。工作日缩短了,可是工作量不减啊。而2012年春节提前到来,导致年前工作日的缩短,一些上班族更是感慨忙碌得有些措手不及。

新一年的到来,不少人开始患上了“年关焦虑症”,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工作积压到最后,手忙脚乱,下一年还有更多的忙乱和不确定性在等待;房子、车子、孩子要操心,岁月又在催人老……

岁末年初,随着公司人事变动、评优、总结等的开始,平日里努力工作的员工们在审视自我时突然感到职位、收入、能力乃至生活都与当初的壮志豪情相去甚远,于是跳槽与反跳槽的思量便在脑海里不断碰撞,导致焦虑度在年关将至时飙升。

“如果薪水只能维持温饱,又看不到公司的发展前景,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真的让人备感焦虑。”在一家私营PCB企业工作的刘经理,年终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叹了口气。他决定拿了双薪和年终奖之后就跳槽,“虽然跳了之后也不见得会更好,但是不跳自己一定会疯掉。”

相关调查显示,因为“一年碌碌无为”而产生焦虑情绪的职场人士在受访者中所占比例最多,为28.4%,其次为“计划的目标没有实现”,占所调查人数的26.7%。 有专家指出,“年关焦虑”是职业心理周期引发的情绪表现,往往集中表现为“年关跳槽”。许多企业往往在年关时更多的用人信息,似乎印证了此说。

员工焦虑缘于规划过于粗放

“一年之末,人们往往要对这一年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已工作三年的小王表示,“平日公司生产特别忙,年终岁末肯定要对这一年的得失反复衡量比较,以便有新的规划。谁都希望自己来年有一个更高、更好的起点。”

一项调查显示,大部份人在年初制定的计划中,有45.6%的人将工作目标定为“薪水获得满意的提高”,21.3%的人目标为“业绩获得提高”,还有18.3%的人希望“做几件漂亮的事”,14.8%的人希望“职位有所提高”。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目标完成情况的调查中,表达“很满 意”评价的受访者比例仅为6.5%,有26.7%的人对目标完成的评价为“很不满意”,评价为“基本满意”和“差强人意”的人占33.4%。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种个人职业规划与现实间较大的冲突与反差,是造成“年关焦虑”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由于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得过于粗放,仅有薪酬和职位目标,甚至产生误区,认为“职业生涯就是要沿着职位和资历的金字塔一直向上攀爬”,实际的情况是塔尖上的必然是少数,一批员工只有一两个人最终获得这个空间。这种粗放的规划造成职业困惑和挫折感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也是在这种误区的引导下,当别的企业向他发出邀请时,我们往往做出了很多错误的跳槽决定。

如何排除“焦虑”

有不少人表示,“压力太大,很想沉默一段时间,一个人静静的思考,让时间去改变心情”。但专家认为,“年关焦虑”字面上的意思虽是由于在“过年”这个关口,一系列压力导致了员工的心理失衡,其实工作的心理压力早已存在,只是到了年关,积累了长时间的压力会更加凸显出来,从而出现所谓“年关心理失衡焦虑症”的各种表现。

专家建议,在职业规划上,我们要尽量避免由于“自我要求及期待过高”,而导致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期待。另外,有专家指出,“如何定义‘发展空间’,是每个人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发展、上升仅仅定义为职务的高低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出路的。“因为未来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决定了没有太多的职位可以提供。从业者应更多地看重专业知识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高,以及行业形势的把握和对职业生涯的明晰上”,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刘女士这样说。

同时,心理学家建议,“平常心”和“减压阀”应该是日常工作中减压的必备“良药”。工作中应及时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免积少成多,重负难卸。

企业应认真对待员工年关情绪

“‘年关焦虑’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这是许多人力资源主管的共识。年关往往是员工流失的高峰,所以提醒PCB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真对待员工年关情绪,并采取积极手段加以干预和引导。

跳槽高峰对于企业来讲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公司可以借机淘汰一批不合适的人;新员工的加入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另外,一定人数范围内的流动也是企业必须的,没有流动,员工就不会有压力,企业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然而弊端也是明显的,人员流动频繁会造成员工心理不稳,对企业信心不足,破坏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的替换与培训成本加大,服务质量下降,生产效率低。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客源流失,商业机密泄露等更加严重的状况。

中国的企业在留住员工方面的投入十分不足。比如,很多公司的员工没有交流的平台,公司的信息缺乏透明度,员工很难参与决策,绝大多数公司没有进行股权分配,员工很难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长远发展相结合等等。

一项调查中,“企业内部环境和管理体制缺乏凝聚力,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积极投入的认同感”被排到了员工跳槽原因的前三位。

由此可见,“年关焦虑”以及引起的跳槽现象,主观原因虽在员工自身,但与企业的环境与用人机制不无关系,企业与员工都应对此进行反思。

2012,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和空想,踏实过好每一天。借用马云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认真生活、 快乐工作”。

上一篇: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七法 下一篇:环保门槛提高 深圳八成PCB企业将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