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回归遭遇十面埋伏

时间:2022-04-17 10:22:53

编者按:2009年,伴随着外贸环境的急剧恶化,许多外销型企业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将市场重心放到国内市场。但由于对国内市场的生疏,以及渠道的短缺,这条回归之路势必困难重重!

订单严重不足了!

A上市公司是国内某行业的领头企业,约70%的产品都依靠出口,其产销和出口量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这些年来,虽然国内市场的需求逐年增长,但A公司仍把重心放在国际市场。

2008年10月份,国际市场订单开始下滑。国际市场告急!

11月始,公司许多计件工人无活可干,陆续放假;所有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全扣除25%,伙食标准减半。

12月份,浙江省最大经销商的日销售额由5万多元降到几千元,其他经销商的销量也在下滑。区域经理急电:请求产品全线降价支援。国内市场告急1

12月8号,公司正式下文,劝慰年满45岁的女性员工,年满55岁的男性员工,或工作满15年的非计件工人主动内退;如果届时内退人数达不到期望值,公司将进入正式的裁员程序。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剧变,公司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忧心忡忡。而这也是A公司成立20周年以来首次面对订单严重不足的难题。

改变战略调战术

面对困境,公司调整了2009年的战略和战术――

战略:保销量,将公司战略资源重点投放国内市场;

目标:2009年销量尽量能与2008年持平,最低不能低于2008年销量的80%;

组织结构:组建全新而年轻的销售团队,成立销售二部,尝试促成区域市场的销售重心下沉,协助经销商做好销售。同时组建小规模的市场部,承担市场研究和政策制定等市场职责;

产品策略:暂停新产品的推广进度,集中优势资源为传统产品抢占国内重点区域市场;

价格策略:加强价格管控,抑制恶性窜货。价格维持不变,暂不降价,因为需求量下降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并非是竞争或价格本身的原因,降价无法有效刺激需求量增长。即使降价,也是某一两款产品策略性降价,不能全线产品降价;

渠道策略:渠道管理细化。销售二部成立后,对选定的区域市场谋求精耕细作;市场进一步细分,由原来一个区域经理管几个省调整为重点区域一人管一个省;区域经理需辅助经销商和专卖店提升销售额;

促销策略:缩减不必要的展会以节省开支;尝试网络销售,直接面向终端客户。

这就是2009年回归国内市场的战略方向。然而,这条回归之路前景并不平坦。

转变谈何容易

1、国王能否自我救赎?

2007年,公司成功上市,但家族企业色彩仍极其浓厚。董事长就是国王,他感觉所有的事情只有自己参与,才能把事情做好。他的一句话可能就否定了产品的包装、价格或其他的市场策略。公司一有问题,他便亲自救火,而下属面对多头管理也变得无所适从。

强势的董事长与强势的中层无法共存,许多优秀的中层最终“用脚投票”离开公司,少部分中层则选择改变自己,从此沉默。在职中层积极性普遍不高,优秀中层缺乏。

因此,这是一个典型的“以企业家为主导的工厂”,而非“专业化管理的公司”。公司任何一个销售战略或策略的确立,都必须先都到“国王”的认可。

那么,2009年的销售计划,能否得到“国王”支持与帮助?

在公司裁员的背景下,销售二部需增加人员;新成立的市场部单独的运作经费,这些能否得到董事长的支持?

在授权不充分、权力随时可能被剥夺的前提下,销售部与其他部门发生冲突时,能否得到董事长的有效协调?

2、利益争斗何时了?

公司的家族企业特征明显,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加上组织架构不明确,责权利不清晰,多头领导是常事。为维护自身利益,各部门的负责人彼此都在推卸责任,问题最终也不了了之。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2009年,随着市场战略和策略的调整,公司原有的利益格局将被打破,权力斗争,尤其是对内销市场管理权的争夺。将表现得尤为剧烈。

保护谁的利益,剥夺谁的利益?这需要董事长的管理智慧。

3、残兵旧部能否雄起?

面对强势而感性的董事长,区域经理或被“晾起”,或自立门户,整个销售部剩下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更要命的是,其中滥竽充数者不在少数,但因为“国王”的感性和他自称的“心软”,这些人依然能“混日子”。

这些遗老遗少各自为战,各区域市场窜货泛滥。他们下市场时就像钦差大臣,大吃大喝一番就打道回府;回到府中后,又乖乖地夹起尾巴来做人,默默地守候着既得利益,等待退休。

市场不景气,销售量下滑,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危机;反倒是新招募年轻业务员组成的销售二部的出现,却让他们产生了敌意和危机感。

4、各路诸侯,谁能勤王?

由于企业前些年的市场管理不规范,各地经销商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如拖灾货款、假冒产品。其中最突出的还是恶性窜货及低价倾销,尤其在浙江市场。

在危机面前,经销商都捂紧了钱袋子。原来一次能卖10万的会进货20万,现在会考虑先进货5万,极为谨慎。对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5、新人能否首战告捷?

2008年3月,公司招募了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培养备用。为了让新人不被老业务员的同化,使销售部的管理在未来正规化、科学化,这些新人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即销售二部。

销售二部一成立,就面临严峻的任务:

多年来,销售一部管理河北和山东两省的区域经理业绩太差,恶习太多。在2009年的市场危机面前,董事长决心换人,打算由销售二部的新人接手;

另外,江苏市场原区域经理在2007年叛离,自立门户,还带走了部分客户。新的区域经理在2008年回天无术,销售额跌了一半多,也将由销售二部新人接手;

广东的区域经理已有私心,自立门户之心路人皆知,并且竟然私下里仿冒公司的品牌,强让经销商代为销售。但由于广东市场销量全国第二,牵一发而动全身,董事长对此区域的处理尚无定论。

所以,2009年,山东、河北和江苏三个区域将是新军团的主战场。首战能否告捷?这些初出校园的大学生能否在窜货难以管控的市场环境中,处理好与销售一部老业务员的利益冲突?一旦进入市场,能否在3个月或半年时间里快速取得让人侧目的业绩?有几人能坚持下来?他们并不缺乏勇气和热情,但是否忠诚?

6、救世主到底在何方?

市场告急,内外交困!董事长想到了空降职业经理人。

某跨国公司的CEO,有留洋背景,带着两个忠心的下属组成管理团队,来公司实地考查了三天,很快找出了公司各方面的病症。虽说这些问题很多内部人也能发现,但由于各种原因都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董事长深信他们就是公司的“救世主”,彼此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但三人团队开出了660万元的年薪条件,却不承诺2009年的销量,双方最终只好黯然分手。

2009,变化的市场带来了危险,也带来了反省自身或谋求发展的机遇。在一片喧嚣声中,王者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回归之路,没有过多的荣耀。而是带着焦虑与彷徨。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董事长深信他们就是公司的“救世主”,彼此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但三人团队开出了660万元的年薪条件,却不承诺2009年的销量,双方最终只好黯然分手。

上一篇:品牌发力,信心拓市等 下一篇:会借的企业才有“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