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体中抗滑桩开挖施工工艺

时间:2022-04-17 09:33:09

滑坡体中抗滑桩开挖施工工艺

摘要:滑坡体中施工的抗滑桩,在滑动面附近采用小导管注浆固结土体方案,保证了孔桩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确保孔桩的顺利实施,为今后类似的施工情况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滑坡体;抗滑桩;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3.1+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因为地质的原因,滑坡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边坡如果失稳,就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轻则增加投资、延长工期,重则导致建筑物倒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尽管滑坡的处理方案有很多种,但在滑坡治理措施一般采用抗滑桩。

1、工程简介

某滑坡体的前缘较陡峭,为一冲沟。滑坡体沿线长270m,宽390m,面积约1.0×105m2,滑坡体约6.0×105m3,为一中型滑坡体。经过地质勘测,滑坡面约在地面下10m~20m左右。为能治理滑坡体,在滑坡体布置抗滑桩等其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该路段边坡的稳定。

2、抗滑桩施工工艺

2.1施工准备

2.1.1平整场地、开挖排水沟

挖孔前做好施工场地的平整夯实,清除坡面危石,并将孔口2m范围的场地平整硬化,疏通开挖周围排水沟,搭设孔口的防雨棚。

2.1.2设备的安装

按照施工要求,在计划挖掘的抗滑桩孔口安扎土石提升设备(必须进行锚固)和照明设备,并按照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材料的堆放和出碴道路布设等准备工作。使场地平实干燥、不增加孔壁压力和方便施工。

2.1.3测量放线

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建立施工区测量控制网,对抗滑桩的开挖轴线和四个边角点高程进行精确放样,并标定抗滑桩的锁口圈轮廓线。

2.1.4防护措施

孔桩开挖作好井口防护,锁口必须高出周围地面不小于30cm,以防土、石、杂物等掉入孔内伤人。在护壁设置不小于1.2m高的防护栏(防护栏的立杆采用φ48的钢管,钢管埋设在孔口周围0.5~1.0m处,间距为1.0m~1.5m,横杆采用2根φ48的钢管,与立杆焊接牢固)和安全网。

仔细检查坡面的情况,尤其是坡面的一些裂缝、坍塌等位置,若有坍塌迹象,必须尽快加设必要的防护(比如挡土墙或在孔桩靠山侧设钢轨桩等防护措施);若有裂缝的,必须采用水泥浆封堵或用粘土进行夯实,杜绝地表水流入。

修复已经做好但有开裂现象的截水沟,防止坡体外面的水流入坡内。人工清理地表水,杜绝地表水在坡面的滞留。

2.1.5其他准备

备好各工序所需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并设置滑坡变形、位移的标志。

2.2桩身开挖

2.2.1施工流程

土石方开挖(或抽水)清孔壁、校核垂直度和桩径混凝土护壁施工下挖。

2.2.2一般情况

①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垂直运土,用卷扬机进行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做混凝土护壁一次,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

②成孔开挖以3-4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一天安排2根桩进行流水作业,施工时共成立2个小组交叉施工。

③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

④成孔过程中,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出场外。

⑤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第一节护壁成孔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竹片或木桩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

2.2.3特殊情况

孔桩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到滑动面的时候,现场遇到以下几种情况:①水量较多,部分甚至还是流水;②岩层极其破碎,没有自稳能力,具有流塑性,塌孔严重。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结合各种施工经验,采用小导管注浆固结土体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

小导管注浆加固

①施工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好小导管,并将小导管放置在孔口附近,堆放整齐。准备好钻孔和注浆设备。

当上一截护壁混凝土达到强度拆模之后,将孔底的杂物清理整平,并保持孔底干燥。

②测量定位

将孔口的桩位线引至孔底,然后按照孔桩的截面,将孔桩的开挖线标识出来,并按照小导管的间距要求,将小导管的打入位置在岩层上画出。同时,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钻孔时用来控制小导管的外插角度和方向。

③安设小导管

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钻孔法打入,即按照小导管的打入位置,用YT-28型凿岩机沿开挖线布设的钻孔位置造孔,孔深3.5m,孔径φ45mm,孔的外偏角为10°~15°。钻孔完成后进行小导管安装,然后用锤击或者钻机将小导管顶入,顶入深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④小导管注浆

注浆前先进性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机械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注浆压力初压控制在0.2~0.5Mpa,终压控制在0.5~1.0Mpa。在注浆过程中,浆液保持准确比例,不断搅动,并碎石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结果。

2.3出碴

孔内采用人工装碴,电动卷扬机配吊桶吊运出碴。卷扬机的配重采用绑扎牢固的砂袋,其配重不低于提升重量的2倍,以防止卷扬机发生倾覆。

由于抗滑桩弃渣方量比较大,桩内土体开挖之后,必须及时将弃碴清除,并运送至弃土场堆弃。绝不允许将弃碴堆放在孔口周围及滑坡范围内。

2.4护壁施工

2.4.1护壁模板制安

桩孔主要在井口以下,土层及强风化,软弱层等地段开挖中进行.模板用钢板制作成定型钢模板。拆模时做到只需将其中一块模板往桩中心方向一退,其余模板便容易拆除。

2.4.2护壁支撑

为保证桩井开挖的施工安全和护壁质量,桩井采取边挖边护的方法施工。注意避免在土 层变化处和滑动面处分节。在立模灌注每节钢筋混凝土前,注意清除孔壁上的浮土和松动土,使护壁混凝土紧贴孔壁。每节开挖应在上节护壁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而且开挖不易过深,以免上节护壁悬空过高。

2.4.3护壁浇筑

浇筑混凝土护壁前,应仔细校核模板位置,以保证桩径及垂直度。将混凝土导入模板内,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护壁时,随时观察模板位置及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排水

地表排水采用在孔桩位置四周挖截水沟的方式,并对孔内排出的水流采用胶管远引,避免地表水渗入孔内。

孔内渗水量不大时可用人工提升排水,渗水量大时用机械排水。

2.6验孔

孔桩开挖到底之后,现场质检员必须检验,验收抗滑桩的孔底高程、净空尺寸、垂直度、孔口平面位置等。

2.7桩身砼灌注

2.7.1灌注砼前应先将孔底水清除干净,清除松渣后进行严格的自检和复检,合格后方可灌送砼入孔。抗滑桩一般采用干孔灌注法,导管口离砼面距离为2~3m,不要过高,避免砼离析。砼坍落度为12~16cm。浇筑过程中,孔桩内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捣固必须密实,每一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不再显著下降,表面泛浆,不再冒出气泡。

2.7.2如孔桩渗水量过大(>1m3/h)时,则按水下混凝土规程施工。

3、结束语

针对滑坡治理工程的施工特点,小导管注浆加固在人工挖孔桩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滑动面附近的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能有效的固结土体,加快孔桩开挖进度,降低孔桩施工的安全风险。

上一篇:《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下一篇: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鲶鱼效应”和“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