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4-17 07:30: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Hcy采用酶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9例EH患者进行血清Hcy和Hs-CRP的结果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 EH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EH)的患病率高,除了可引起本身有关的症状外,随着血压水平的上升,引发的心、脑、肾并发症也随之上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1]。为此,本研究对EH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浓度进行了测定,目的是探讨监测血清Hcy和Hs-CRP浓度在诊治EH中的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EH组选择2009-01―07经本院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49例,均符合l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22~76岁。健康对照组为2009-01―07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经体格检查后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患的健康人群,共选12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龄24~71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测定方法早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血清Hcy和Hs-CRP。Hcy采用酶法,试剂及标准品由利德曼公司提供;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盒及标准品均由芬兰Orion公司提供。排除在感染、创伤及机体存在隐匿炎症条件下测定血清Hcy和Hs-CRP,数据采集过程中把Hs-CRP浓度>10 mg/L视为无效值,统计时均予以剔除。

1.3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用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组各指标检测结果(表1)。

3讨论

Hcy为含硫氨基酸,是蛋氨基酸重要中间代谢产物。血浆Hcy水平的高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2]。目前认为EH患者血压增高及造成早期肾损伤的可能机制如下:①Hcy氧化产生大量中间产物抑制内皮一氧化氮合成与释放,导致内皮细胞受损。②促进细胞周期表中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3]。③破坏凝血和纤溶平衡,使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④影响转甲基化反应,使核酸、蛋白、多糖等甲基化能力降低,影响内皮细胞发育分化。⑤引起单核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1和IL-28,使二者在动脉壁损伤局部聚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EH肾病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不易早期发现,而EH大多病程较长,收缩压较高,脉压差较大,更易造成肾损伤。本研究显示,EH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高Hcy血症不但是EH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能还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Hcy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检测血浆Hcy水平对EH的早期肾脏损伤预防、诊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有感染、外伤、手术和其他炎症事件发生时,CRP浓度可升高。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较低浓度的血清CRP,它在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心脑血管危险评估的“金标准”。CRP与脑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主要在于炎症反应时,CRP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终末产物,损伤脑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梗死和脑出血,而且伴随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4-5]。本研究EH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研究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症过程,与HS-CRP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相符合。也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及炎症反应。

本文结果显示,EH组Hcy和Hs-CR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5-87.

[2]Moustapha A,Naso A,Nahlawi M,et a1.Prospective study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as a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riskfactor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J].Circulation,1998,97:138-141.

[3]田青平,刘乃奎,汤健,等.同型半胱氨酸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内信号传递途径[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2):152-154.

[4]Masotti L,Ceccarelli E,Forconi S,et al.Prognostic role ofC-reactive protein in very old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stroke[J].J Intern Med,2005,258(2):145-152.

[5]Elkind MS.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and Stroke[J].JNeurologist,2006,12(3):140-148.

(收稿日期:2010-06-01)

上一篇:疣状胃炎的X线诊断(附28例分析) 下一篇:监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