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时间:2022-04-17 03:28:59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取用药前加强护士药物知识教育,用药后护士密切观察,电话随访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结论: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对减少心血管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心血管药物;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71-01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心血管系统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随着各种心血管疾病药物被广泛应用,其引起的ADR也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我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300例使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住院病人预见性护理干预,提高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1 一般资料:对我科2008年3月-2011年3月300例病人,男166例,女134例;平均年龄60.2+9.3岁

2 方法

2.1干预方法

2.1.1正确评估病人所用药物的性能,充分了解药物的归类、特点和注意事项,仔细阅读说明书,熟悉心血管药物的剂型、剂量,药理作用。

2.1.2熟悉心血管系统药物ADR发生的规律,降压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高,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通道拮抗剂比例较大[1];其次,调脂药中他汀类肝功能损害[2];中成药ADR发生率占有较高比例[3]。

2.1.3评估ADR发生的促发因素,熟悉ADR的先兆症状许多药物在发生严重ADR前,常有先兆症状或早发症状,应予以重视。如用药后皮肤瘙痒,发热,面红等往往是严重药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的先兆。

2.1.4设置首次用药流程 处理医嘱者接到使用新药医嘱,在治疗单和输液条上注明“新药”,配药者阅读说明书的注意事项,将说明书保存到《新药说明册》内―将新药列入交接班内容,组织学习。通过此流程是,全科护士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该药的有关知识,为输液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2.1.5严格遵循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掌握配伍药物禁忌,观察药疗全程配液和输液的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不选问题药品;遵守无菌原则。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配液和输液环境应避免人员流动,减少粉尘,药液药做到现配现用;多种药物注射时严格掌握配伍禁忌,特别在执行医嘱安排输液时,必须根据药物性质安排治疗顺序,每组液体交换时药冲管;输液前护士做好药液质量的检查,发现药液内有明显微粒异物{反复穿刺所致胶塞微粒}严禁应用。输液滴速一般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药物种类等因素进行调整。如阿奇霉素,奎洛酮类等药物,需要缓慢静脉滴注。

2.1.6加强使用中的观察 人类存在个体差异,而药物配伍受浓度、温度、时间、PH值、配药的用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及药物中的附加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护士输注药物后随时患者的全身反应,并向医生及时反馈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提醒和督促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2.1.7做好健康教育 用药前向患者交代清楚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时间安排等,让患者了解有关的药物知识,可能发生的ADR的常见表现和基本处理方法,以及饮食,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及早辨认和处理ADR。

3结果

4讨论

4.1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心血管药物的主要用药人群。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逐步减退,机体储备能力和控制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减弱,据文献报道[4]超过60岁老年人因为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一般成人的2.5倍;同时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时间长,品种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也多;中成药制剂较多,而中成药注射剂其成分比较复杂,不易提纯,容易产生不溶微粒,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可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从而产生ADR[5]。心血管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从累及器官来说以皮肤及皮下组织损害为最多,从药物剂型看,口服制剂ADR发生率最高;而因为皮肤反应临床表现易于观察,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故加强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尤为重要,同时加强护士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增强对不良反应的预见性。

思维的预见性就是决策者根据事物的发展特点,方向,趋势所进行的预测,是思维能动性的表现。在心血管系统用药过程中合理应用预见性干预,可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预见性,及时发现,尽可能减少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医疗风险。同时护士在给药前掌握患者的病情,识别高危患者。赵爱琳认为预先进行用药教育和心理疏导,对某些ADR发生较高的药物和已知的不良反应,在给药前以恰当的方式告知,避免造成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的不信任态度[3],将风险降到最低,预防医疗纠纷。本文中实施后满意度(94%),较实施前(84%)有明显提高。

4.2 干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健康知识教育及不遵医行为的改变仍然是心血管系统药物病人的薄弱环节。仅靠一般说教及简单举例不能使文化素质低、遵医意识薄弱的病人改变。②护士在做药物知识健康教育时,内容解释需根据其文化程序和理解接受能力,力求简单,通俗易懂,老年人容易记住,每次时间短。由于心血管药物种类繁多,更新快,要求护士不断学习药物知识,才能使预见性护理干预更有效力。

参考文献

[1] 孔薇.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1):128-129.

[2] 蔡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31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65-7.

[3] 赵爱琳.134例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265-267

[4] 凌春燕,管媛媛.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942-3

[5] 梁赫,鲁义冬,王玉山.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9,13(1):110-1.

作者简介:

李莉: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上一篇: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下一篇:脑血管意外患者胃肠营养管意外拔(脱)管原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