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谦谦如乐,前行不辍

时间:2022-04-17 09:20:19

春天一到,北京街头巷尾的花卉绿植次第都开了,一蓬蓬一丛丛一朵朵喧哗得很,又是一年的演出季开始,吕思清也忙起来。

从新春音乐会到刚刚结束的“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演出,吕思清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几场开年演出里,最过瘾的大概要属跟谭盾、国家交响乐团合作的世界名曲音乐会,曲目包括《鞑靼之舞》、《波莱罗》、门德尔松浪漫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其中的激情与戏剧性不仅是指挥谭盾十分擅长表现的,也是小提琴大师吕思清驾驭自如的。

初试啼声惊世界

中国交响乐的成长,就是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们学习的历程。

凤唳九霄,年幼的吕思清就带着“难得一见的天才”、“杰出的中国小提琴家”头衔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1987年,年仅17岁的他获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震惊世界乐坛的同时也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那时候外国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你不仅是第一个东方面孔,而且是一个中国人”;再后来,他带着演绎古典凄美爱情的《梁祝》走遍世界,用小提琴模仿中国拉弦乐器的特殊技巧,又糅合了西乐精彩的和弦,这曲中西融合的典范让世人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他们是真心喜欢,有时候是出于对异域音乐的新鲜,但有时候的确是在共通的音乐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在国际上,虽然西方交响乐还是绝对主流,但是像吕思清、谭盾这样一批活跃于国际舞台的音乐人,也在致力于演奏中国的曲目,发出中国的声音。今年早些时候,作为澳大利亚各地庆祝中国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吕思清、谭盾与全澳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在墨尔本哈默尔音乐厅举行了名为“当东方遇见西方”音乐会,当晚他们就献上了谭盾自己的两部作品:《琵琶与弦乐队协奏曲》与《复活》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三重协奏曲,多次的合作并非偶然,他们对演奏和推广中国音乐充满期待和责任。

为人子到为人父

有这样一条被广为转发的微博:“80年代,北京有个外地人用手抄乐谱,出版品质京城第一,冬天我看他抄谱的手都冻出血,问他为何要不停地抄?他说要赚钱供儿子学小提琴。多年后苦读的儿子终于拿下国际小提琴比赛最高荣耀:帕格尼尼金奖,并成为名扬天下的小提琴家,他就是吕思清。”在自传《往事如乐》中,吕思清深情追忆了只学过3个月的小提琴、从事文字编辑工作的父亲,如何求借乐谱,亲自刻钢板、晒图、油印,培养儿子的小提琴天赋。父亲对这件事的专注和热爱感染着全家人,每次抄好谱子准备油印的时候,全家老少齐上阵,分纸、刷刷子、装订,俨然是快乐的工厂。

岁月已逝,父亲执着精神的言传身教却永远留在了儿子心中。如今已经身为人父的吕思清,在深感责任的同时,也惭愧自己学不好父亲的榜样。“在浮躁的当下,这种坚持真的太难能可贵了,我也努力在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去影响儿子,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8岁离家、独立在外生活的事情,不过他们现在还小,可能有些还很难理解吧,所以只能从一些习惯培养起,比如吃饭的规矩、练琴的规矩等。”

问他会不会也像父亲从前培养他那样,从小把儿子往小提琴家的路上引领?吕思清的想法倒是开明得很:“音乐总是让人愉快的,对一生都有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会让儿子练琴,但是至于他以后愿意从事什么,在于他自己的选择吧!”

选择,这和吕思清希望儿子具备的执着品格不矛盾吗?年轻人在成长路上到底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向?“我觉得不矛盾,”吕思清毫不犹豫地说,“人要有足够的经历之后,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更正确的判断能力。有时候国外的教育好就好在它在青少年时期注重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和阅历,当关注点该收缩的时候,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是什么,该坚持的是什么。”

且坚持,且感恩

曾经师从众多大师,也是吕思清传奇的一部分。他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教授,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岁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这些性格迥异的导师都被吕思清视为有益而重要的领路人,“他们在我不同的成长学习阶段,采取了不同的、也是最有针对性的训练。”年纪小的时候重视基本功和演奏技巧,在吕思清看来一点没错,王振山老师曾是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教学方式是典型的俄罗斯学派――严格又有计划;在梅纽因,吕思清有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系统学习了英国文学、历史、戏剧、美术、地理等十几门功课,登山、演侦探、踢足球,除了见识古典音乐文化的丰厚,也给了他广阔的知识阅历、训练了艺术家思维;而小提琴教母迪蕾的“散漫”教学,却给了他很多启发,对他演奏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步一个脚印,吕思清就这样一路走来,碰到年轻人向他请教成为小提琴大师的方法,吕思清只好给他讲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一个年轻人在曼哈顿街头迷了路,问老者怎么才能到卡内基音乐厅,老者说,很简单,你只要刻苦练习就好了――付出,还是付出,别人听到的都是2岁能够哼唱哥哥拉奏的乐曲,4岁开始学琴的天才儿童故事,背后其实都一样。

对于自己的成功,吕思清除了感恩,还是感恩。演出工作之余,他非常注重参与慈善和公益行动,多年前在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学习的时候,学校会定期安排去医院、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演出;如今频频举办的讲座义演,他从来都不加推辞,到时候准带着琴赶来倾情出演。在吕思清看来,慈善或者说公益不能被称为事业,不存在选择的余地,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压岁钱理财成201向标 下一篇:猪价探底,看河南养猪大佬如何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