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讨

时间:2022-04-17 08:01:00

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讨

摘要: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当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项目,是农村居民养老的重要保障。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制度设计、政策执行力、工作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需要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健全工作机构,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29-02

一、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现状

2009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启动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家正式批准的15个县(市、区)展开,并准备逐步在全省推行。15个县(市、区)主要包括:依兰县、依安县、宁安市、绥芬河市、佳木斯市郊区、富锦市、肇源县、虎林市、铁力市、绥棱县、宝清县、萝北县、勃利县、黑河市瑷珲区、漠河县。

按照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试点县(市、区)行政辖区内具有农业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自愿参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参保的农村居民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年缴费标准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等5个档次,参保人按年度自选档次一次缴费,至60周岁止。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其间因特殊情况可以间断,只要累计满15年即可。实际年龄距离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保费。有条件的村集体可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政府将给予补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暂定为每人每月55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给予参保人定额补贴。补贴标准为:年缴费100元补贴30元;年缴费200元补贴35元;年缴费300元补贴40元;年缴费400元补贴45元;年缴费500元补贴50元。补贴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补助60%,试点县(市、区)财政补助40%。对选择5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省级财政不再给予补贴。

养老金实行按月社会化发放 。新农保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暂定为每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额为参保人60周岁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新农保制度实施后,试点地区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农业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支付终身,但其在试点地区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缴费。

据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2月9日,黑龙江省15个试点县(市、区)共有27.028 3万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领到国家发给的基础养老金,还有3.421 7万试点地区农民因没有农村户籍、没有第二代身份证、户在人不在以及联系不上等,没有发放基础养老金,待进一步核实后再做补发工作。截至2010年4月12日,黑龙江省15个试点县(市、区)16―59周岁参保人员164.064 9万人,参保登记完成微机录入100.775 6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61%。

二、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将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再长,基础养老金也还是55元,中青年农民觉得不划算,参保积极性低于60岁以上老人。

第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如果个人从16周岁起每年交纳100元,年满60岁后,每月个人帐户才能领到70元左右。从黑龙江符合条件的参保人群分析,出现了年龄越小,参保率越低的状况。

2.新农保政策执行力出现的问题

第一,新农保政策宣传还不到位。虽然黑龙江省各级工作人员注重对新农保的宣传,但部分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仍不够理解。农民一是担心交钱养老是否安全,二是担心交钱养老是否值得,面对陌生的新农保政策,淳朴但生活不易的农民,自然要对新农保能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做仔细的判断。因而,还要进一步宣传新农保政策。

第二,农民缴费后缺少有效凭证。参保农民保费在银行代扣代缴后拿不到有效凭证,部分农民有顾虑。

第三,政府补贴出现“打折”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试点县要求年满60岁老人,如果想获得基础养老金,其符合条件的子女也必须参保。这种做法存在比较大的隐患,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子女与父母的矛盾会加大、中青年农民对新农保产生逆反心理、农村资金净流出等。

3.经办工作机构不健全

一是县级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偏少,办事效率不高。目前,黑龙江省各试点县经办机构在编人员大多在5人左右。对新参保的农村居民,经办机构要进行参保登记、基金征收、待遇计算、档案管理、养老金资格认证等业务的办理,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在编人员远远不能完成现有工作。各试点县只能通过借调和选聘增加工作人员,由于编制紧张,无法为新增人员安排编制,极大地影响了新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乡镇经办人员不固定。一些地方乡镇社会保障管理人员匮乏,负责经办的人员稳定性差、工作变动频繁,不利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开展。三是工作经费缺乏长远规划。各试点县只安排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专项经费,对以后的工作经费缺乏长远规划。

三、黑龙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政策建议

1.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适当调高待遇设计,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一是增加参保农民缴费档次。黑龙江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现状和试点情况,增设缴费档次,以增加政策吸引力。二是根据缴费年限提高基础养老金。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挂钩,对缴费满15年后又继续缴费的,按一定标准加发基础养老金,鼓励农民长期缴费。

第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新农保资金的收缴、支付、监督管理工作。

2.提高新农保政策执行力

第一,把新农保的实施质量作为考察执行者的指标。要解决农民的顾虑,理应把新农保的实施质量作为考察执行者的指标,加强监督力度和明确处罚程度,只有做到权责对称,执行才能自觉、有力,新农保的效果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广告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设立乡镇政策咨询点,组织干部走村入户,宣传试点工作,让农民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旧农保政策的区别,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开展。

第三,落实好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新农保补助资金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点加以保证,并及时分配,及时到位。各级财政部门抓紧制定本地的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为新农保制度推行提供有力保障。保证国家财政补助的部分能够不折不扣地如期兑现。

3.健全完善经办工作机构

第一,扩大并完善县级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县级政府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按照“工作场地、制度、人员、机构、经费”六个到位要求,落实县级工作机构的人员编制。

第二,完善乡镇社会保障管理平台。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工作重心要下移,将社会保险工作平台延伸到乡镇,健全县、乡(镇)农保服务网络。乡镇应在劳动保障事务所确定专职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第三,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社保经办机构人员的全部费用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不从基金里面提取管理费。

第四,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班,巩固和提高新农保经办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农保工作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米红,杨翠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基础理论框架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2] 陈书宏.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责任[J].知识经济,2008,(9).

[3] 陈淑君.人口老龄化与黑龙江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3).

[4] 陈淑君.黑龙江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远东经贸导报,2008,(7).

上一篇:农村融资难深层原因探析 下一篇: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的企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