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的影响

时间:2022-04-17 07:57:14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的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以12项中医肺脾两虚的中医证候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先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评分结果。之后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舒利迭吸入治疗,1次1吸,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早晚服用),共进行12周临床观察,观察结束后再进行中医证候评分,以比较2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影响及临床效果。结果:参苓白术散加减能改善患者的肺脾气虚型的中医证候,对稳定期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咳嗽、自汗、易感冒、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8项证候改善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说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很好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加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21-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lumonarg disea se)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慢性咳嗽,咳痰常先于气流受限许多年就己存在,但不是所有的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患者都会发展为COPD。COPD患者人数众多,大多年龄较大,且多为老年患者。病情较重者常年表现为慢性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家庭负担和心理压力。本次研究主要从临床上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2009年3月~2009年7月来源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应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0例。

1.2 一般资料 见表1~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年龄分布经χ2检验χ2=0.276,P>0.05,平均年龄经t检验,t=0.075,P>0.05,说明两组病人在年龄分布和平均年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性别构成经χ2检验,χ2=0.864,P=0.472(P>0.05),表明2组病人在性别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从表中可以看出2组病人病程分布经χ2检验,χ2=0.37,P>0.05,平均病程经t检验,t=0.04,P>0.05,说明2组病人在病程分布和平均病程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3 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1]。主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诊断,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肺功能检查对确立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I/FVC

1.3.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目前尚缺乏对本病复合证型的权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本研究辨证分型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凡符合肺气虚的诊断标准又符合脾气虚的诊断标准者,可诊断为肺脾气虚型。

1.4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COPD诊断标准,分期属稳定期。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为肺脾气虚型。③18≤年龄≤75(周岁)。

1.5 排除标准 ①检查证实,由结核、真菌、肿瘤、矽肺、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②不愿接受研究措施或其他原因不能合作者,临床随诊有困难者。合并心血管、肾、肝、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及分组 本次研究共需观察病例60例。采用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纳入研究,并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2.2 给药方案

2.2.1 治疗组 ①予舒利迭50 ug/250 ug剂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②参苓白术散加减。方药组成: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白扁豆15 g,莲子肉15 g,淮山药30 g,桔梗10 g,薏苡仁20 g,砂仁10 g,丹参20 g,甘草6 g。辨证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 g,兼痰瘀明显者,加桃仁6 g,红花6 g,半夏10 g。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

2.2.2 对照组 予舒利迭50 ug/250 ug剂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1吸/次,2次/d。本次研究共观察12周。

2.4 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白汗,易感冒,气短,哮鸣音,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的中医症状积分总和。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症状积分一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①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临床症状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则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2.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s )表示,同前后对照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adi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2组中医症状比较 见表4。

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相比较,各项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2 2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5。

4 讨论

4.1 关于COPD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辨证论治 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个病名的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肺胀”、“喘证”,“痰饮”,“咳嗽”等疾病范畴。其病因有外因、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内因多为久病肺虚。

本病的病机为肺脾肾虚,痰瘀阻肺,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病位初在肺,渐及于脾、肾,后期可病及于心、肝、脑等脏腑。本病病性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痰浊、血瘀、气滞为标。

COPD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发作期以标实为要。故在缓解期主要以补益肺,脾,肾之虚损为主。补益之法,多种多样,采用补脾益肺之法进行治疗,即是依据中医虚则补其母的理论而制定的治疗法则。

4.2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3] 治疗组经12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12项中医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各项中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本次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咳痰,自汗,易感冒,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等中医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COPD患者,久病肺脾气虚,肺气亏虚,腠理不固,故患者易感冒,自汗,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血生成不足,脏腑组织得不到滋养,故体倦乏力,神疲懒言,肺脾两虚,水谷津液代谢障碍,水谷不归正化,而成痰饮,阻滞于肺,则致咳嗽,咳痰,流于肠间则大便溏泻,水湿阻滞胃肠,影响肠胃气机之正常升降,故致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等肠胃症状。通过补脾益肺,则肺气充盛,故腠理固密,则易感冒,自汗可得到缓解。补益肺脾,肺脾之气充盛,则功能正常,能运化水谷,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足,脏腑组织得养,则神疲懒言,体倦乏力可得到改善。肺脾功能正常,能正常地代谢水谷津液,则痰饮水湿无由以生,则咳嗽,咳痰,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溏泻异常可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中,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咳嗽,喘息,气短,哮鸣音4项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其原因考虑是:本方的组成药物治疗作用主要以健脾化湿为主,通过健脾祛湿使脾气健旺,通过母子相生的关系间接补益肺气,从而使肺气充足。但本次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共为12周,本方仅能发挥其健脾作用,补益肺气的作用未充分发挥,故以肺气亏虚为主的症状如咳嗽,喘息,气短,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4.3 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症状积分疗效的影响 从症状积分综合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5 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的治疗组对COPD稳定期中医辨证属肺脾气虚型患者的咳痰,自汗,易感冒,体倦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8项中医症状改善程度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较单纯用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这8项中医症状,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本病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后12项症状改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中医症状。

参考文献:

[1]毛春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J].河北中医2001;(1):23.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

(收稿日期:2013-03-17)

上一篇:基于中医体质学说优化湿疹辨证论治质量的一点... 下一篇:金钱豹疗法调整阳虚体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