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先贤三公演至道承密律宗风渡有缘

时间:2022-04-16 09:18:23

诗曰:太和妙道自古传,元真显化阴阳巅。

内持丹砂合显密,外示金锋证本源。

铁松法承先天妙,一脉单传续道缘。

圆合内外显真本,真宗密律显大干。

以武演道参造化,以文鉴道显妙玄。

道人火宅红尘地,法传三界度有缘。

武当太乙门铁松一脉,自先祖铁松子祖师于长白开宗立派,延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历代单传至十一代祖师李含虚道长,始传人俗家,由阎公政昌所承,继有徐公、李哲公同修,阎公为十二代掌门。铁松一脉由此开枝散叶,广度有情,法度有缘,而宏传于世。三公承传太乙门之遗风,续铁松之道缘,各有所承,法有专功,表法于世。为后学之楷模。

我有幸师承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真阳先生,并在修持中,以无上法缘,得以承教于三公膝前多年,受益良多。为感怀三公多年教益,适逢先祖徐公跨鹤西游二十周年,由弟子及学员们开办的纪念徐公的网站“塞外福地混元洞天”(www.tdtlll.com)也正式开通了,值此之际,特撰此文,怀念、追思铁松三公传功之恩,授艺之德。

一、圆通内外 法显乾坤――记阎公政昌老先生

诗曰:脉承法乳演先天,显化金锋续道缘。

铁松长白傲风雪,一脉单传演至玄。

武当双剑飞虹起,形全内外悟玄篇。

文功武法呈乾象,法演真宗道妙全。

阎公政昌老先生乃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二代三公之一,为十二代掌门人是也。阎公从小习武;家学渊源,承家传“少林、峨嵋”之学,后带艺人武当,功修文武,艺业精良,特别是武学造诣非凡。当年我辈十二个同门中,大都得到过阎师祖的诸多教诲,和在内外功上的指教。特别是在师尊走入江湖以来,在家的同门弟子可以说都是在阎公座下承受传统脉承法乳的熏陶,所以,在习武练功过程中的闲暇休息.之际,阎公常常向我们讲述他年青时的一些难忘经历,借此对我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武德教育。

转眼已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阎公他老人家已经功德圆满而驾鹤西游。但老人家在修持上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和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记忆犹新。

阎公当时在一座煤矿工作,常有一些江湖艺人往来。一天,当阎公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上一个江湖卖艺之人在那打场子卖艺,练的是武林中常见的三节棍,围观的人很多,阎公也就驻足观看起来。只见那人把三节棍的招数练得虎虎生风,蹿蹦跳跃,闪展腾挪之间,把三节棍的种种招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喝彩之声此起彼伏,阎公也不禁跟着高喊一声“好!”可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卖艺人一失神,三节棍的一头扫到了地上,只见他满面通红的愣在那里,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连连向四周抱拳行礼,说:“刚才是谁喊好?”,边说边用目光在人众中寻找。这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到了阎公身上,卖艺人也把目光落在了阎公身上,边看边走到了阎公的身边,先是抱拳行礼,随后冷冷的说道:“朋友,你一定也是练家子吧?”阎公歉意地说:“朋友,我不会,只是看你练的好才喊了一声,没想到让你失了手,太不好意思了。”卖艺人执意要同阎公比试比试。阎公被逼无奈,只得走入场中,卖艺人很不友好的指着几种自己用的器械说:“你用什么兵器,自己拿吧!”阎公看看也没什么合手的,就随手从路边拿起一根矿工常用的工具“拔路”。二人只是对望了一眼,便你来我往的打了起来。好一场龙争虎斗,你一招我一式,越打越快,使围观之人眼花缭乱,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十个回合过去了,两人都打出了真火。只见那卖艺人纵身飞起一招“横扫千军”,三节棍直奔阎公太阳穴打来。而阎公使出一招“海底捞月”,从下朝上向卖艺人的下阴捣去。眼见一场两败俱伤的惨剧就要发生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从人群中飞起一道黑影,只见他双掌一分,只听“啪”的一声,二人同时向两侧跌出,愣在当场,只见场中站着一位身穿道袍,貌不惊人的老道。那老道呵呵笑道:“行了,行了,你俩的功夫都不错,卖我个人情,就此作罢。走,今我请客!”老人说完,转身向外走去。二人一看,老道人就这样轻易的把他俩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相互对望了一眼,就同时快步来到老道长面前,双双跪地。这位老道长就是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一代掌门人李含虚。从此,武当太乙铁松派方由道门传人俗家,以应“道人火宅”之旧说。

二、忆先贤大道法自然承妙律法雨撒大千――怀念先祖徐公殿明仙逝二十周年

诗曰:忆先贤大道法自然,承妙律法雨撒大干。

想当年先祖传妙法,心良苦续缘演先天。

得真功妙演玄都律,续法缘密律显妙玄。

传三球法显真智慧,度有缘秘意证罗天。

混元功元证先天妙,震元球妙演三易篇。

紫金意秘术证本源,真宗律丹脉得承传。

三球法广传三千界,太乙门妙术证统元。

武当拳以武人大道,铁松派人世度有缘。

每当回想起当年认识徐公的过程,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巧合。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早上,我正在松花江畔练功的小树林中运动,快练完的时候,师父骑车过来。那天,师父来的特别晚,师兄弟们都已散去,只有我因家住的较近而晚一步。师父说:“铁成,你有个师爷需要照顾一下,你能行吗?”我想都没想的说:“行呀!在哪y”师父说,走吧。那天我们早饭都没吃,就去了师爷的住所。师父领我到一个远离市区的福利工厂。我想,啊!师爷就住这呀。我们进去一看,门口站着一位个头不高的小老头,笑呵呵的说:“早就知道你们要来,快,快进屋。”进屋后,师父对老人说:“师父,我工作忙,没时间常来看你,这是铁成,以后让他常过来帮帮你,看做点什么。”这时我才知道师爷已退休,因双目失明,生活不便,需要人来照顾。当时我心想,“不是师爷吗,怎么眼会不好呢?”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师父向我说起了徐公的眼疾。那是因为一股急火已经走到眼睛上了,没有及时的好好医治,眼睛也就慢慢的失明了。

从此,我一有时间就到徐公那里帮他做事,或是带他出来洗洗澡,理理发,或是领他到阎师爷、李师爷家里坐坐,或是陪他老人家吃点他想吃的东西。一来二去,同徐公处的非常好,如同祖孙。

一天,我又去看望徐公,徐公笑着对我说:铁成,你现在“功”练的怎么样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徐公让我说说。我就把这几年来跟师父所学的功夫说了一遍。说完后,师爷想了一下说:铁成,你练一下这个。我一看师爷摆了一个我没见过的很随便的架子。师爷说:“你就在这儿练一下,看有什么感觉。”因为我有跟师父几年的练形基础,所以一上手马上就有了感觉。我就说,师爷,我怎么觉得手里有东西

直往上下顶呀。师爷笑哈哈的说:你再动一下,先向右转三十六,再向左转三十六,再……在师爷的指导下,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武当内家功法的玄妙。

在师爷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修为有了本质的变化。什么三窍同源,外导内行,内导外行,内外同形、同步,什么内华外显,什么内有其形、外显其真,这些名词在我的修持中,随着修为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印证。师爷看我日新月异的变化,非常地高兴,也越来越爱教我了。无形中,我与师爷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如是,一年多的时间,我便完成了混元内功第一个层次“聚气呈形”的修炼,接下来的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也势如破竹般的完成了。当进入第二球“八卦震元球”的修持时,师爷对我说:“铁成,一个人修持的成就,在这时可是个关键啦,你要把握好呀。”当时,一来年龄小,二来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修道,只知道在练武当功夫。认识师爷后,他教我的有别于其它功法的特殊功夫,也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因此,也就想也没想的说:“没事,没有过不去的河。”从此,我进入了“八卦震元球”的修持。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是后怕,但终归是非常的幸运。一是在我们当年十二个师兄弟中,只有我是什么都不懂,也没有练过武术,加上自己的年龄最小,人事未涉,也就心无挂碍的走了进去。二是在我练功关键的那几年,正是那万轮甲子第一年的前后,可说是站足了天时。三是我的家乡盛产东北三宝的吉林省吉林市,按过去的说法,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所谓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象俱全,美丽的松花江从朱雀山背后流进吉林,在白虎山前转了个弯,横穿吉林而过,转到龙潭山前,又于玄武洞后流出吉林,形成了一条S线,使吉林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之象。我的家正好无巧无不巧的住在一条鱼的眼睛上,而恩师则住在另一条鱼的眼睛上,一座吉林大桥把我们联系在一起。那几年,我几乎天天往来于松花江两岸。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造化弄人吧。无形中让我站在了这“天时、地利、人和”之中,在我的修持中,不知不觉地帮了我很大的忙。

当我进入“八卦震元球”的修持之后,修持不再是件乐事了。也正是在此时才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如鸡孵卵,如骊龙含珠”的真正含意。也许是一件意外之事成就了我。自己当时只有二十四五岁,有一位经常在一起玩的老教授看中了我,并把他的女儿介绍给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跟她很谈得来。可是家中的老人却不太同意,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一面是二老双亲,一面是初恋情人。怎么办?谁能教教我。在这深深的痛苦中,我闭门三日。这三日,使我终身难忘。正是这三日,使我渡过了“八卦震元球”最危险的难关,也体会到了古人所说的“心死神活”的过程。那段时间,因烦恼在心,也就没到徐公住处,等我再去徐公处住时,徐公就说:“铁成,你最近怎么了,快给我说说。”(这里所说的“看”,只是一种感觉)我心里说,“您不是看不见吗,怎么知道我的变化呢”?我还是把近来发生在自己家中和练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同徐公说了。徐公边听边笑着说:“天意呀!天意呀!”我一听就糊涂了,忙问:“师爷,什么呀!怎么回事呀。”徐公笑着说:“铁成,你知道吗,这一‘关’很多人都过不去。你呀,万幸呀!真是天成你呀!铁成、铁成,不成都不行呀。”他又接着说:“铁成,你就先练到这吧,别的等以后再说。”当时我不太明白,师爷说我刚刚步入社会,还有好多事要去做,等人事尽了以后再说吧。

于是,他就把我所练的功夫讲给我听,我这才知道是武当的真东西。但是,师爷说,“不能笔记,只能用脑记”。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的地方。因为我的先天不太好,所以回家也就偷偷的记了下来。什么叫不传之秘?那是因为时机不到。师爷常说,“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它的武功作用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对人体的健康保健作用却不可小视,以后有机会把它拿出来造福社会吧。”不久,我就因工作去了外地,一晃就是好几年,也就不能经常地去照顾他老人家了,一直到徐公仙逝之前,才在功里感到他老人家的千里传音,从千里之外赶回吉林,见到了他老人家的最后一面。

三、一脉真谕 铁松宗风――记铁松三分之一的李哲老先生

诗曰:铁松源起白山巅,真宗一脉续道缘。

武法合真参道妙,金锋相显天外天。

接度有缘逍遥客,三公江城演至玄。

法人凡间合至道,太乙红尘显真乾。

李哲师祖乃为武当太乙铁松派十二代三公之一,为人和善而平易近人,艺业精专,为弘扬铁松一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回想起当年同李哲师祖的相识,只能用一句古人所说的“缘由天定”来形容。当年我才开始练武当太乙铁松派内家功法的时候,师父教完六部初功后,就说他这一阵子有事,不能来这里了,你要自己练一段时间,然后就离开了。大约两个月后的一天,我正在练功,突然觉得身后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待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人正在笑呵呵的看着我,见我停了下来,这才笑呵呵的说:“李子怎么没来呀?”我一听,很少有人这么叫我师父的呀,所以就很恭敬的回答说:“师父说他这段时间有事不能来了,您找他有事吗?”老人笑呵呵的说:“没事,没事,听说他最近又收了个徒弟,我过来看看,就是你吧。”我一听,就想到他一定是同师父关系很近的人,于是答曰:“是的,我才跟师父学了不长时间”,随后就问了一句“您是……”,老人又笑的说:“我叫李哲,同李子很熟,你一说他就知道了”。“您既然同师父很熟,您就帮着给我看一下我练的对吗?”说完我就练了起来。“李子教的,一定差不了,你平时多想他是怎么教你的,就错不了。”我一愣,他怎么跟师父一个口气呀?记得当初师父教我练功时,我也问过师父,自己做的动作正确不正确,“什么正确不正确,你常回想一下,我是怎么教你的,动作就正确了。”今天又听到了同样的说法,内心顿生亲近之感。直到数年后,我才慢慢的感到师父同老人家所说的也就是传统的脉承法乳中所谓的一脉相传,心心相印内密心法呀。今天看来是多么的言简意赅而又真实不虚呀。

后经师父一说,才知道他是本门十二代的三公之一。在俗家,按规矩,师父称他李叔,而我们也就顺理成章的叫他老人家李爷了。在日后的修持过程中,李哲师祖在本门的功理功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我同徐公认识后。因为他们二老离的比较近,所以也就经常的陪同徐公到李哲师祖的家中做客;看到二老在一起时开心的样子,如同亲兄弟般相互的关心与爱护,让我们看到了古人所留下的太古遗风,正所谓“师兄弟、师兄弟,也就是多个脑袋差个姓”的说法真实不虚,真是“诚不欺我也”。这一切,都为我

们这些后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在铁松派早期的十二个弟子中都非常的团结与友爱,这种友情一直延续至今,并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都要到师父家中给师父拜年,以谢师父的接引之德,传功授业之恩,转眼已过二十多年。

后来,我随师步人社会传功教学,加上李师爷家里动迁,也就多年没有了联系,直到1994年春天我回吉林,早上在江南公园练功时又遇到了李师爷。多年不见,格外亲切。虽然岁月的风霜在他老人家的脸上留下了几多痕迹,但他神彩依旧,还是那样的笑声不断,风趣非常。多年不见,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说着说着,转眼已到中午。老人笑着说:“走吧,到我家中看看,也好认认门。”在路上,老人家不断地回忆起当年我同徐公到他家中做客时的情景。老人动了真情,眼含泪花,回忆往事,此时我才得知他老人家这些年来家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从此,我每一回到吉林,必前往李哲师祖的家中同他老人家相望相聚,同李哲师祖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特别是在1994年春节期间,我去看望李哲师祖,在谈到高兴之处,老人家拿出几本破旧的笔记本递给我,说:“这是我一生的东西,你拿去看看吧。”上面记满了老人在修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对本门内功及武法的详细描述。我顿时惊喜的跪了下来,眼含热泪,说:“师爷,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一定会把你老人家一生的心血结晶整理出来,让它造福社会,造福世人”。老人忙说道:“起来,起来,这也是我留给你们的一点心意,以后也会有个念想。”日后,每当看到这些东西,真是睹物思人,但却已是“物在人非”了。唉!

值得欣慰的是,在1995年徐公仙逝十周年之际,我带领南北及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门人弟子、学人及朋友,回到吉林悼念徐公,同李师祖和在吉林的铁松派十三、十四、十五代门人弟子共聚一堂,怀念徐公。这也是铁松派有史以来第一次四世同堂的盛会,大家都非常高兴,遂在徐公的墓前,大家纷纷上前献艺,演练自己多年来所修之功,所得之艺。

李师祖看到我带这么多人回来悼念徐公,也非常高兴・,这次的相见,加深了我同李哲师祖的情感,李哲师祖也目睹我对徐公发自内心的怀念,他对我说:“你徐师爷把功夫传给你就对了。你这些年来所做的事我也略知一二,看到你把混元球传到世上,造福于人,并结下丰硕的果实,我也为你徐师祖感到高兴啊。”

上一篇:谈太极拳之顺 下一篇:中药发泡疗法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