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上说笑话,“微信日记”见证另类行孝

时间:2022-04-16 08:37:28

葬礼上说笑话,“微信日记”见证另类行孝

父亲胃癌晚期,只剩下一年时间。该如何尽孝,成了女儿平毅面临的难题。平毅认为,一味强留不如快乐送走!此后一年,她每天都会想法子逗父亲开心,用俏皮逗趣的语言装点父亲的生活,她要让父亲笑,让父亲忘却病痛。她还用微信记录父亲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藏父亲和家人相伴的每一段快乐时光,甚至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依然用笑话驱逐悲伤。她的另类孝行,在微信好友圈里引发热议……

微信日志记录父亲最后的时光

年近5旬的平毅家住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幸福社区,是补习班的一名老师,与丈夫育有一儿一女。平毅的父亲平文芳生前是一位民警,性格豁达,是家里的“老小孩”。平毅每次回娘家,老远就能听见父亲爽朗的笑声。

2013年4月9日,出差在外的平毅突然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说71岁的父亲被确诊患了胃癌,已是晚期。平毅懵了,连忙收拾行李乘当晚的火车回了焦作。

看到病床上的老父亲,平毅泪如雨下。兄弟姐妹几个找到医生,恳求医院用最好的药挽救父亲的生命,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可医生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们也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抢救患者的生命,可作为子女,你们要随时做好心理准备,保守估计老人最多能活一年。”全家人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都积极想办法找专家找偏方。

由于病痛的折磨,以前一直开朗刚毅的平文芳老人,突然像变了一个人,整天沉默不语,表情严肃僵硬。看着父亲的样子,平毅很心疼也很焦急,她在微信中写道:“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没有离开医院半步,看着父亲苍白消瘦的脸,我忍不住想哭。曾经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的父亲,此刻却像个无助的孩子。”

每天,平毅都会在微信上记录父亲的一切,都是一些让人心痛难过的细节,每一个看到的朋友,心情都很沉重。除此之外,整个家庭也都像是被拽入了一个怪圈,大家都愁容满面,谁都不敢在老人面前笑。

医生的一番话点醒了平毅:“家属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病人,作为子女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老人快乐地走完这最后一段路。不管你们多难过,也要在老人面前掩藏好自己的情绪。”平毅因此陷入了深思:究竟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父亲是那么喜欢乐呵的一个人,难道就这么苦闷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吗?不能!

平毅跟兄弟姐妹几个商量后决定,不管谁去医院看望父亲,都得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大家要做的,是让老人开心起来。既然病情已然无法挽回,一味强留不如快乐地送走。这句话很残酷,但却是做子女的最大的孝心。

为了避免父亲知道自己得了胃癌后不肯积极配合治疗,平毅和家人选择了对他隐瞒病情,只说他得了严重的胃溃疡,这个谎言一直延续到老人去世。

2013年7月初,平文芳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平毅没有跟往常一样把担忧写在脸上,她花了很长时间调整情绪,努力对着镜子让自己笑出来。然后,她来到病房,喊了一声“爸”。看到女儿,平文芳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平毅顿了顿,走上前去试了试父亲额头的温度,说:“还有点热,我知道老爸你是想大妞想得脑袋高速运转才导致发热,现在大妞来了,你可以消消热了!”听女儿这么一说,平文芳微微咧咧嘴,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晚上,老人竟然破天荒地喝了小半碗稀饭。忙完了父亲的事,平毅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自己家里照顾两个孩子。

2013年7月21日,平毅在微信上写道:“今天老爸把我带去的饭都吃光了,我说我的厨艺都快超过老妈了,老爸很快帮老妈说话:‘你比起你妈还差得远,你妈做的饭我永远吃不够,你做的我吃几顿就吃够了。’真好!那个爱耍贫嘴的老爸正在一点点回来。”

平毅决定,从那天开始微信上只记录开心的事,她要让这份“微信日记”见证父亲最后的快乐时光,没有眼泪没有悲伤。

一天,平毅给父亲洗脚,一抬头看到父亲正慈祥地望着她,嘴角带着祥和平静的微笑。平毅立即停止手上的动作,对父亲喊了一句:“老爸你别动,你别动,你等一下。”说罢,赶忙擦了擦手,拿起手机拍下了父亲那张慈祥的面孔。拍完后她把手机拿给父亲看,说:“老爸,你以后就是我的模特了,但妞儿可不付给你酬劳哦。”

晚上,平毅把那张照片上传到了自己的微信上,并写了这么一句话:病痛曾经带走了父亲的微笑,幸好,它又回来了。

“孝顺”就是让父亲再多笑一次

在平毅的细心照顾和她的乐观情绪感染下,平文芳渐渐开朗起来,开始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013年8月15日,平文芳病情暂时稳定了,他想回家休养。考虑到这是老人唯一的心愿,医生最终同意了。

把父亲接回家后,平毅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下班后都骑车带父亲到公园逛逛。家人都说这么做有危险,应该让父亲在家里静静地卧床休息,可平毅不这么认为,因为每次她带父亲出去时,父亲都十分开心。

知道父亲爱喝牛肉汤,每天逛完公园,平毅就带父亲去牛肉汤馆给他买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家人知道后一再制止,说刺激性的东西对胃不好。平毅不知道这么做是对是错,可她真想看到父亲的笑脸,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的那种笑。

“2013年9月25日,今天又带爸爸去喝了他最爱喝的牛肉汤,尽管他喝得不多,但他依然很开心。妈妈在我耳边唠叨,不能带爸爸出去太久,也不能吃外面的东西,这些我也都明白,可如果什么都不做也阻止不了生命终点的来临,那还不如快乐地享受现在的每分每秒,不留下任何遗憾。每次推着爸爸在广场上散步的时候,从爸爸温和的眼神里我能看出来,他是高兴的。只要爸爸高兴,一切都值得。”

2014年4月5日,平文芳因为发高烧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再次住进了医院。那天是清明节,冷冷的细雨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医生说老人的情况在恶化,癌细胞扩散了,应该维持不了两个月。尽管大家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听了医生的话,还是难以接受,平毅的母亲开始低声抽泣。

是不是自己带着父亲疯玩,加速了癌细胞的扩散?平毅控制不住地自责起来。父亲察觉出她情绪不对,一再问她:“妞儿,他们是不是说你了?没事,爸身体底子硬,没那么轻易被打倒。”

之后,老人病情持续加重,大便困难,可他依然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平毅安慰他:“老爸,拉臭臭还疼不?医生说你吃东西没注意,消化不太好,别担心,咱再住两天院,把你身体好好补补就回家。”听着女儿的劝慰,平文芳点了点头。

平毅在随后的微信日志里这么写道:“今天从医院出来时,爸爸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一把抓住了我的手,但却什么也没说。我知道,老爸虽然不清楚自己得了啥病,但他很清楚,也许自己哪天睡着了就再也醒不过来,再也看不见我们了。我该如何去抚平父亲的恐惧与忧伤?有时真想自私地把老爸带回去,全家人陪他静静地走完最后的日子。可我不能,谁也不能,别人会说我们不孝,会说我们无情无义。我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让父亲再笑一次,再多笑一次。

“2014年5月2日:父亲醒来时,见我还在帮他揉背,缓缓地说:‘妞儿,累了吧,快歇歇,我现在很怕给你们出难题,看着你们这样我心里过意不去。’‘说什么呢,老爸!我现在可愿意让你出难题,你越出难题我越精神、越开心。’我笑着回答。老爸回我一句:‘那好,我现在给你出的难题就是回去休息,好好睡一觉。’心顿时疼起来!”

虽然医生一直在想办法挽救平文芳的生命,可癌细胞扩散得太迅速,发展到后来,他已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机体功能。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嘴巴干裂,甚至用棉签擦一下干裂的嘴唇都有可能引发吐血,平毅明白,父亲每时每刻都在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

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平毅和兄弟姐妹几个人日夜轮流守护在父亲身边,为他按摩、捶腿、大翻身、小翻身。为了减轻父亲胃部的疼痛,平毅用热水烫热双手,双腿跪地,给父亲捂着胃部,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很多时候,平文芳都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情绪也越来越糟糕,经常会对平毅他们发火,对这事不满,对那事挑剔。平毅明白,最让父亲痛苦的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纠结,一边是心疼儿女,不愿意让儿女受累;一边又希望通过儿女们的照顾减轻自己的痛苦。正是这种纠结,让父亲情绪多变。于是,平毅每次都笑嘻嘻地面对父亲的暴躁。而她的体贴和乐观,也让平文芳越来越依赖她。

葬礼上的笑话是最后的“礼花”

2014年5月11日,母亲节,平毅一大早就买了很多母亲爱吃的东西送到医院。把东西放在床头柜上,平毅对父亲说:“老帅哥,这是给我妈买的,你可不能偷吃。”平文芳虚弱地摆摆手:“我不偷吃,我帮你妈看管着。”

到了下午,平毅开始给父亲按摩,母亲说平毅就是父亲的私人金牌按摩师,别人家请都请不到。这时,平毅接到儿子王平打来的电话,23岁的大男孩在电话里对妈妈撒娇:“老妈,今天是母亲节,你能不能分点时间给我和妹妹?”听了儿子的嗔怪,平毅笑了,对父亲说:“你看我儿子跟你女儿我一样孝顺。”

回到家,疲惫至极的平毅却一点睡意也没有,她总觉得心里像有事一样,不停地查看自己的手机,翻来覆去睡不着。凌晨2点,平毅接到母亲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说父亲大吐血,医生正在给他止血。听完母亲结结巴巴的哭诉,平毅立马披上衣服,冲向医院。到了医院门口,她却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她先去了洗手间,洗了把脸,尽力想抹去哭过的痕迹,她知道父亲的时间不多了,她不想让老人一醒来就看见子女们红肿的双眼。

2014年5月12日清晨,平文芳老人再一次醒了过来。这时,护士过来给他打针。

“听到老爸又要打针,我是真心疼啊!父亲的屁股都成‘马蜂窝’了。我停下按摩,叫醒父亲:‘老爸,打针喽!别怕!’护士一针扎下去,父亲眉头一皱,嘴撇了撇,像要哭的样子。我连忙哄他:‘看,老帅哥多乖,打针都不哭!’俯下身在父亲脸上亲了一下,说:‘老爸,真棒!’父亲咧咧嘴,一丝笑容浮了上来……

“猛然记起5岁那年,我得了严重的脑膜炎,小命差点没了。父亲整整守了我一个星期,每次护士来给我打针的时候,父亲都会给我一颗糖,他还常叫我‘傻吧妞’。傻吧妞,从父亲嘴里叫出来咋那么好听。

“晚上回家前,我握着父亲的手,跟他聊了一会儿天,父亲说小时候最爱吃糖葫芦,很怀念那个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忙跑出去,买了一串糖葫芦,虽然比老爸小时候吃的精致,但味道却是一样的。老爸不能吃,只能看。他说:‘以前每次听到叫卖糖葫芦的货郎声,心里都很高兴,街上的孩子追着跑。’为了满足老爸的愿望,我,成功地扮演了一次小货郎,自我感觉不错。”

2014年6月12日,平文芳陷入了昏迷,偶尔清醒的时候,会用眼睛示意平毅凑近,在平毅耳边一再叮嘱,要她照顾家里的几个弟弟妹妹,要团结。继而再次陷入昏睡,再清醒过来时,又会重复一遍刚才的叮嘱。每一次,平毅听罢心里都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眼睛都像在醋里泡过,她很想放声大哭,呼喊着让爸爸不要走,但她没有,她忍住几乎要溢出的眼泪,以轻松乐观的微笑安慰病床上的父亲。

2014年6月15日上午10点,平文芳老人离开了人世。平毅再也控制不住地大哭起来,似乎要把这一年多来的眼泪全都哭出来。亲戚朋友来劝她,平毅就像孩子一样哭着说道:“以后再也没人喊我‘傻吧妞’了。”

平静下来后,平毅在微信上说了父亲去世的消息。细细翻看这一路走来记录的“微信日记”,她很庆幸,满满地都是快乐,正如父亲生前的为人一样,走到哪儿都有笑声。

守灵时,平毅没哭,反而对着父亲讲起笑话来:“老爸,以前你当警察时,腿脚多好,等到了那边,谁也不能欺负你。”接着她又呢喃道:“老爸,我再跟你说个笑话。一天,一个父亲十分不满地去找上帝,问他:‘我儿子为什么没上天堂?’上帝说:‘你真想让他上天堂?’父亲点点头。上帝爽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儿子怒气冲冲地找到爸爸,说:‘爸,我还没死呢!’”来吊唁的亲友怀疑平毅过度伤心导致思维紊乱,都来拉她,让她去休息。母亲却对亲友说:“别拉她了,就让她讲吧,她爸最爱听。”

平毅含泪笑了,她希望自己的笑容能伴着父亲一路走好。

(按照当事人要求,文中采用了化名。)

上一篇:中药坐浴方联合一次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临床观... 下一篇:探讨如何解决新生儿PICC堵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