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驴出行找伴的招数

时间:2022-04-16 08:12:18

如果想踏青郊游的话,可以与亲友同事结伴,但如果是驴行远足的话,千万别!

凑时间就是个大问题,几乎每次组织筹备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人成功找到理由退出的过程,这是个逆淘汰程序,越是热情高涨的人越坏胃口、受伤越大。成行以后,由于驴友的行程不确定性大,容易扯皮,所以总需要互相将就才好,但迁就的后果将是无一人满意,越是君子谦让得越多越不满意,这也是个逆淘汰过程。下次遇到那种大家对远足设想激动不已、一拍即合的时刻,你要清楚,这一刻就是这件事最美的瞬间,赶紧中止吧!

那远足又想结伴怎么办?最好是参加网上召集。一是大家兴趣高度一致,哪怕菜鸟也是以心智坚强为荣的,不会把那种咿咿呀呀的城市粉脂气抹在身上,共同的“价值观”会带来良好的话语氛围;二是信息预先被公布,线路、难度、要求、费用预算等,召集人口碑也可以在网上搜到,各自心里有数;三是规则透明,参加的人的体能、经验、装备要求,出行后听谁的,领队承担什么,免责什么,预先周知,先小人而后就会有君子;四是互不相识,相处比较简单。友谊,当然,艳遇也可以有。

我曾参加过北京近郊上百人的一日驴行,也遇见过由18个人组成的翻越雪山的队伍(加上向导、马帮等,规模达到27人)。磨坊、绿野等很多户外网站都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召集信息,快乐出行的成功率很高。但这还不是我最推荐的方式。我最推荐的方式是小团队出行,三四个人足够,哪怕一人也行,然后在路上捡人,或被捡。有经验的驴友都知道,只要不是探路型的线路,你根本不用担心孤独。

出行前,建议做一份详细的攻略,这也是判断结伴者是否合适的依据。因为通常在一个地区会有大批游荡的驴友,每个人准备的具体线路和时间安排会有区别,如果没有详细的线路准备,你一定会无所适从,要知道在户外如果发现线路不合适想调整回来是很麻烦的,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心情。

除了线路和性情,还有些细节要注意。从行头上你可以判断他是老驴还是新驴,穿戴不专业的,肯定不是老驴;行头崭新的,可能是新驴;新旧搭配的,当然是老驴。如果你是菜驴,不妨跟着有经验的老驴,但老驴却不一定喜欢菜驴,所以你可以吹嘘一下自己的户外经验,反正,自我吹捧是驴们普遍的德性。如果你发现扮演专家大嘴胡侃的人,淡然一笑算了,反正,驴友们在户外也是一种虚拟的存在,就像网络交友。

一身CORE-TEX装备的,肯定比较有钱,和他们同行既享受也破财。拿着一大堆摄影器材的,是色驴,这帮人愿意为了等一束光线等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如果你对摄影没有专门兴趣,最好不要和他们同行,浪费时间。碰上一男一女,一小部分可能是行前约好的老相好,大多数是路上捡的艳遇,是夫妻或正式情侣的概率很小,而且两人越像老驴概率越低——有多少夫妻能长年坚持一种共同兴趣的?

找到志趣相投的路伴,会给行程增色。但太投缘了且热情洋溢的伴也是个负担,有时你突然想找回自己走走的感觉,会不好意思说出口。这个时候,千万要壮了胆子说出来。大家共度了一段愉快且远离尘世的时光,所以热情地留下联系方式是必须的,反复叮嘱要多联系。但当你回到现实中后隔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失去了再联系的欲望,那段经历那些人,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真的已经足够。又隔了些天,你想起来他们居然也没兴趣和你联系哦!于是你回到了亲友同事们的怀抱,直到下一次远足。

上一篇:男人的信仰 下一篇:黄耀明命有“妻临绝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