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4-16 04:06:38

当前农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经济组织化程度,解决农业小规模经营与市场一体化矛盾的有效手段。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以来,我们针对乌海实际,结合农业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培育以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等为主的经济合作组织,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 办社目的不明确。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合作社办社目的不明确,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项目资金或征地等方面的便利;第二种类型是为了取得项目资金和贷款支持;第三种类型是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由于办社目的不明确,出现了许多“空壳社”、“家族社”等不规范合作社。

2 合作社经济实力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规定的项目支持、资金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性)、税收优惠大部分难以落实到位。有的专业合作社在建社初期,由于资金缺乏,工商登记后,成员则将股本又重新分退,专业合作社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壳”,完全背离了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初衷。

3 宣传力度不到位。目前,合作社的发展仅引起了部分村(居)以及专业大户的重视,广大农民对合作社普遍存在模糊认识,不少干部、群众对合作社缺乏了解,对合作社的作用更是缺乏足够认识,导致合作社发展速度较缓慢,规模总体偏小,发展工作尚未全面铺开,还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4 合作社管理机构不实。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都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发挥作用,基本上是理事长一人说了算,内部制度执行有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

5 财务制度不严。合作社财务制度试行出台后,各合作社由于业务素质低,由于工作经费缺乏和有效的培训,是合作社财务人员有名无实,财务管理处于空缺状态。

6 品牌意识不强。合作社还没有自己的产品注册商标;合作社还没有自己的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合作社还缺乏对认证认定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方名牌这方面的认识。使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得不到提升,开拓市场能力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力很难增强。

三、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培育新的市场主体,解决农村结构调整难,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开辟“强农、惠农、富农”的新途径。针对我县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农业局和工商局要求各合作社限期规范运行,逾期不规范的,工商局将吊销其营业执照。引导和扶持我县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完善措施。

1 加大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理》的宣传。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知识培训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既懂合作组织知识,又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队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2 加强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涉农金融部门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帮助解决合作社种植、养殖及农产品流通环节资金的不足;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专业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突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扩大合作社规模。以现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为载体,充分利用特色农业和土地整合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创办龙头型专业合作社。

3 推动品牌建设。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准入,商标管理等方面职能,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增量提质。一是进一步简化登记手续,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经营项目,只要国家没有明文禁止,均允许合作社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照提供专门通道,快速办理。二是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鼓励农民以农产品为主,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申报注册商标,逐步增强商标兴农、商标富农的意识。

4 强化培训工作。积极强化学习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良性互动的学习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合作社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普通成员的基本素质。一是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把更多的合作社成员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生产技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二是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如何促进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工作 下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