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第1期

时间:2022-04-15 04:11:22

父母思念远方的儿女,可除了偶尔接到一两次电话,几乎成年收不到家书,老人心目中的“信息时代”,其实等于“息信时代”。

一只从弄堂口滚到绿茵场不久的足球,被过量地注入了球迷的嘱托、名利的诱惑、“为国争光”的重任,然后叫球员上阵,其实这是叫国脚们踢铅球,焉能得心应脚?

在马路上边走边打手机,大声嚷嚷“吃过饭了吗”的情景已屡见不鲜,其实这种人的受话对象不是电话那头,而是路上的行人。

不必为净水器的发展喝彩,使用这玩意儿的家庭多,其实证明了水污染的严重。

把本来就打算发表、出版的厚厚一摞文稿刻意“整容”,作为“日记”面世,看似失真,其实这恰恰是回归本真,恰恰是“文如其人”的还原。

公共汽车的无人售票,倘若只问收钱,其他一概不管,其实是服务上的偷工减料。

在司法腐败的地方打官司,其实就是打“背景”。

一艘被冰山撞沉了八十多年的豪华客轮,出人意料地火爆起来,明摆着,此系国内外各色人等“集体打捞”的结果。其实人们“打捞”的乃是沉船以外各取所需的东西。

对孩子宠爱有加的家长,其实想补偿自己的童年。

有的作品之所以发不出去,其实不是作者写得不到位,而是太到位了。

好多人不约而同地将一位很有才气的已故作家抬高到失当的程度,其实是对文坛现状不满的一种变相宣泄。

商家的所谓“买一送一”,其实是让消费者花加倍的钱买了物品自我赠送。

名篇品读:

社会现象林林总总,《其实》一文挑选了12例,以“其实”为界,“其实”之前是表面现象,“其实”之后是实际情况。“其实”前后,作者让我们明白,社会现象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发现、辨识、洞察表面现象掩盖的实情,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按理论,大至一个社会,小至一个人,都应该是真实的存在,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样就是怎样,而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像《其实》一文这样。然而,事实上,我们说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就是说社会上有虚张声势,人也有虚情假意。

《其实》一文只选12例,其实以此类推,我们可以继续“其实”下去,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精于辨识,有足够的洞察能力,我们就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马路上边走边打手机”),透过表面看到实情(如“在司法腐败的地方打官司”),而成为一个清醒的人,一个理智的人,一个不会轻易受骗的人。当然,遇人遇事想一想“其实”,并不等于怀疑一切,其实说社会复杂人复杂,那意思分明是说社会和人都有光明和真实的一面,没有这个信念其实也是不对的。

《其实》一文以短小的篇幅,“具象的实写”,“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鲁迅语),似乎不见作者的一句议论。但仔细品味就会知道,作者的议论全在“其实”之后,那便是作者的发现,作者的辨识,作者的洞察,他把“其实”之前的“具象”看穿了,用形同“匕首”的杂文短章,一一戳穿其假面。

《其实》一文的写作,很可能受鲁迅的一段话的启发,那段话在《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16页)中,有研读兴趣的同学,找来参照,以进一步领会《其实》的意义。

上一篇:“比较”人生 下一篇:阳光走着猫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