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为什么能赢

时间:2022-04-15 02:59:10

对于企业来说,服务用户就是至简。雷军的“小米”便是“轻装上阵”的最佳代表。小米公司的LOGO是“MI”,是Mobi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如果将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用户省一点心。

小米公司开业初期,黎万强曾经发过一个微博:上午YY了见过的会议室的命名:小米的办公室都以粮食命名,紫米、红米、糯米、大米,用不同颜色区分。雷总的办公室,叫只手遮天。

少年追风正当时

雷军于1969年在湖北仙桃市排湖北岸r河镇的赵湾村出生。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武大以学风浓郁享誉海内外。还出了一批闻名遐迩的学者――核专家欧阳予、计算机专家张效祥、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等,而武汉大学梅汝H、闻一多和叶圣陶等德才兼备的大教授扬名海内外。

雷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一路读书,一路得奖,尖子生、三好学生这样的称呼,始终追随在他左右。“我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根正苗红。”雷军所在高中6个班有17个人考上了清华、北大,雷军高二的同桌考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

1987年高考时,雷军也曾犹豫过,自己是否要考清华北大?可是雷军一位好友,想要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雷军毅然选了同样的专业。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一下子便被计算机编程迷住了。聪明又勤奋的雷军,很快便精通了BASIC编程语言,他把自己编写的一套简单的程序写入电脑,发现计算机正在自己编写的程序下一丝不苟地工作,他忽然有了一种非常幸福和成功的感觉。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权威统计,一个人每天至少有7万个想法。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大脑的思维太复杂。编程的世界实在太美妙,在外行看来,那些“蝌蚪文”一样的编程语言,比天书还让人费解,可却让他沉湎其间、流连忘返。在编程的世界里,雷军体会到了一种在独立的PC王国中当“老大”的感觉。

这天,雷军在书架上选书的时候,突然在一个角落发现一本两名美国作家合著的励志书――《硅谷之火》。

作者保罗・弗赖伯格是1993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得主,迈克尔・斯韦因是著名专栏作家。详细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等美国PC业的大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在互联网垦荒和开拓的故事。

雷军拿起这本书后,就再也放不下了,他急忙回到了宿舍,将这本书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三遍。那股隐藏在他心底的创业火苗,立刻旺盛地燃烧起来。在宿舍的床上翻来覆去,再也无法入眠,他索性离开了宿舍,直奔行政楼下的广场走了一圈又一圈。

雷军最后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只用两年时间,读完武大全部课程。

他浑身上下一下子都上紧了发条。他改变了午睡的习惯,每天晚上下课,草草地吃上几口饭,便跑到自习室去占座。清冷的自习室中,墙上挂钟的指针渐渐地指向了深夜……

他还仔细拟订了一份学习计划,有一些无关紧要的计算机课程,他只浅尝辄止地学了五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对于一些重要的课程,他自然要完全掌握。

当时武大计算机系的电脑不超过15台,狼多肉少,老师为了保证学生们都有上机的机会,便给学生们轮流发放上机票。

到了冬天的时候,计算机房里气温不高,学生们上机还得穿无尘的拖鞋,不少同学,虽然手里握有上机票,但经常因怕挨冻而“翘课”。雷军每天都早早地排到机房的门口,期盼多出现几个这样翘课的同学。他还有另外一招撒手锏,因为有许多新生“菜鸟”不懂电脑,作为电脑资深人士的雷军,便会对那些菜鸟们进行全方面、长时间的指导,借机多操作一阵电脑。

雷军曾经这样写道:“武汉的冬天是没有暖气的,非常冷,但机房里又必须穿拖鞋,我们机房旁边就是一个风口,在机房门前穿拖鞋等上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冻得直哆嗦,但我还是乐此不疲。”

雷军只用两年,便将武大计算机系四年的全部课程修完,并取得了全部的学分,顺利地拿到了武汉大学烫金的毕业证书。

他编写的“PASCAL程序设计”课程的作业,老师选为下一版教材的示范程序,毕业编写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是武大计算系建系20年来,仅有的两个满分成绩之一。

雷军上大一的时候,他读大学的学费是家里帮他交的,从第二年开始,他不仅“席卷了武汉大学所有能得的奖学金”,还获得了“挑战者”大学生科研成果三等奖、武汉大学三好生标兵、光华一等奖学金等。别人走着上大学,而雷军是一路跑着读完大学,一个跟时间赛跑的人,一旦创业,想不赢都很难!

三色公司的山寨“汉卡”

广埠屯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西部、武昌城区中东部,广埠屯电子一条街,几乎将武汉大学包围了起来,上千家的IT公司和电脑配件商,汇聚成了一片PC的海洋。

雷军在大二开始,便骑着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剩下哪儿都响,除了轱辘不爱转,剩下哪儿都转”的破自行车,开始以技术为“斩妖剑”,到武汉电子一条街“除魔兽”仗剑行侠,哪家IT公司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老板就会把雷军当成第一个想找的“大救星”,成了电子一条街的香饽饽。

雷军不仅写过加密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还做过电路板设计、焊过电路板,修护各种有故障的计算机。那些电脑公司的老板隔着十多米远就冲着雷军打招呼:雷军,中午到我店里吃饭啊!

毕业于中国人民国防科技大学,有“中国第一程序员”之称的求伯君在1988年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写成了十几万行的WPS。

当雷军在武汉电子一条街“仗剑江湖”的时候,他有幸发现了这款求伯君的金山WPS。当时雷军震惊了,他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中国内地程序员开发的软件。这款处理文字软件,不仅体积小、速度快、不复杂,而且功能强大,非常适合中文用户使用。

WPS当年被推出后,成了市场上一款很火的软件,一年能卖3万多套,每套批发价2200多元。1989年,WPS软件与价值不菲的汉卡配套卖,雷军面对着2000多元的天文价格,“急得一个劲地搓手”。

雷军兜里没有“咔咔”作响的票子,但他有聪明的头脑,经过一段时间潜心的研究,竟把求伯君的金山WPS给破解了。

雷军又对WPS做了更合理的提高和完善,使这款破解版的WPS在功能上有了进一步提升和增强,解密后的WPS版本,放在网上后,竟摇身一变成了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WPS版本。

当时电脑用户们欢欣雀跃,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下载到破解版的WPS,不用再为高价的使用费而忧心了。作为中国的第一程序员求伯君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解密后的WPS版本,竟比自己原来设计的WPS要好,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破解了自己WPS的高人,还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在武汉电子一条街上,还有一个名叫王全国的小伙子,不管是编程还是维修的技术,都是顶呱呱的。

王全国后来成为金山公司的副总裁。他当时毕业后留校,在校办的一家电脑销售公司工作。王全国一开始的时候,耳朵里也是灌满了雷军的名字,两个人因在市场上互相交换软件而相识,接着因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相知,再到后来因彼此电脑技术的高超而相惜。

当时的王全国,在为一家公司开发一款加密软件的界面程序,因为雷军干过类似的“活计”,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开发这款BITLOK软件。

雷军的设计思路是大刀剜心,直奔加密软件的内核程序,而王全国想另辟蹊径,要在这款加密软件想点办法的。

经过了将近半个月的“眼睛一睁,干到点灯”的日子,这款加密软件终于被设计了出来,因为当时的影院里正在上映电影《神秘的黄玫瑰》,故此,这款软件被命名为“黄玫瑰”。

当时因为版权法还不健全,国内盗版非常严重,加密技术是产品销售的保证,不加密的软件一经上市,便会被盗得稀里哗啦,根本就没有软件商愿意上架经销。

王全国出色地完成了软件编程后,公司给了他50元加班费,王全国将这笔钱给了雷军。志同道合的他们还在一起孔虐蜃痈晒编写反病毒软件的工作。

当时客户有个要求,就是这款新的反病毒软件,不仅要有查杀病毒的作用,而且要有预防病毒的功能,用雷军的话讲:如果染上病毒,该程序可以像抖落身上灰尘一样把病毒清除。

雷军拿着这个单子回来,他和王全国经过一阵子的艰苦攻关,终于做了出来。“免疫90”功能强大,不仅能杀灭当时所有的病毒,而且在中文环境中,可以做到用中文显示查杀的情况,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手动升级病毒库,使计算机时刻处在“免疫90”的保护之中。

“免疫90”上市后,一套定价260元,光在武汉就卖了几十套,雷军等人一下子都分得了几千块钱。雷军的“免疫90”,还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因此被人称为反病毒专家。

创业的火苗一直在他心中燃烧,雷军的心里始终涌动着一个春潮般的声音:什么时候自己能创办一家公司呢?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这是盛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句创业口号。

这时候,王全国的好朋友正准备创业,雷军办一家公司的愿望终于变得触手可及。王全国找到雷军,雷军兴奋地说:“办,这个公司一定要办,不仅要快办,而且要办好!”

好朋友李儒雄也是个电脑高手,他随后的加盟,让三色公司胸口的六块肌,一下子变得更为健硕。

共同的志向,让三个年轻人六只有力的手,终于紧紧地握到了一块儿。公司总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三个好朋友经过研究,最后选择了三色公司这个名字。

即使手里只有两元,也要心怀五百万的梦想,不试试哪里知道成不成功。

三色公司的大旗,虽然被“呼啦啦”地扯了起来,但公司总得有个办公室撑门面,雷军等人为了取得一个像样的办公室,开了一个小会,最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买不如租,他们就花了一笔钱,租用了珞瑜饭店103房间,作为公司的办公室。

第一个项目做什么?几个人大伤脑筋。雷军和王全国白天去市场做调研,晚上开碰头会研究做什么项目。随着几次争论,最终仿制市场上最畅销的“汉卡”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但仿制汉卡的研究经费呢?正愁没钱启动的雷军竟在武汉的电子一条街接到了一笔很意外的单子,雷军将这个单子做下来后,他们每个人都赚了几千块钱。有了钱,仿制“汉卡”的想法,终于被推上了快车道。

房间只有十几平方米大小,放上办公设备,再摆上两张床,在办公室里就要碰头撞屁股了。

雷军回忆当年创业的情形:我们晚上基本不回宿舍,睡觉的时候五六个人就直接躺在办公室里。实在找不到地方躺的人,就只能坐在电脑前干活了。

以前的计算机的内存和硬盘都很小,运行汉字系统会非常慢,“汉卡”就是为汉字输入方法加装在电脑中的扩展卡。汉卡就是酵母,它可以使电脑的功能更强速度更快。

经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攻坚,三色公司的“仿汉卡”终于被“山寨”了出来,随着这批功能不比汉卡差的“仿汉卡”上市,一件让雷军等人预料不及的事发生了。

另外一家更有实力的公司,他们竟山寨了雷军等人的“仿汉卡”。因为他们有钱,因此,他们向市场推出的仿汉卡数量竟是雷军他们的几倍,因为数量大,所以价钱低,雷军等人的“仿汉卡”,竟被“山寨”的“山寨”产品杀得片甲不留。

一个多月的努力,竟然打了水漂?

三色公司最兴旺的时候,一共有十四名员工,这样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怎么能让它垮掉?接下来雷军等人又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可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几个大股东用光了衣兜里的钞票,吃饭都成了问题。

一位同学麻将打得具超一流,他赢回了一大把饭票,暂时让雷军和他的小伙伴们度过了眼前的困难。虽然雷军等人以后很努力地开源节流,甚至实在混不下去的时候廉价打字的活儿,他们都接过来应急,但三色公司支撑了半年,最后还是倒闭了。

当时,雷军只是一个大四的学生,雷军和王全国等人退出公司时,正是一个星期天,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虽然他们的技术可以称雄,但是没有资金、销售和市场支持的技术,内部管理更是一团糟。

雷军后来总结说:创业就像跳悬崖,只有5%的人会活下来。我不支持大学生创业,除非你优秀如盖茨。当你不具备社会资源、没有资金,不知道运营一个企业需要做哪些工作,只有满腔热血和冲动,只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1991年,雷军大学毕业离开了武汉,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深圳和广州去赚大钱,当然,这个想法是很多同学的共同选择;第二个选择是服从分配去北京。北京是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那里有吸引他的中关村,他来到北京近郊一家研究机构。

熟悉了工作环境后,领导就开始给他肩膀上压担子了,在领导的眼里,如果雷军能用意念做完这项工作,那他就算敬业爱岗,是个值得培养、将来可堪大任的好同志。

这个烦琐复杂的程序,在别人看来是个难于攻克的堡垒,但在雷军的手里,只用一个星期便轻描淡写地搞定了。

让雷军苦恼的是,即使搞定了这项编程工作,他也不能再去找领导要新的任务――领导交给大家编写的程序,都是一年的工作量,雷军一个星期就干完了――你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

月底发工资,竟比他父亲的工资还要多。从工资的多寡之上,雷军完全可以向他父亲骄傲地宣布――我成功了。

安定的工作、丰厚的工资、定时的假期,还有单位放年假、分房子等一大堆福利,摆在了雷军的面前,雷军的人生之路,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小康之光正在灼灼地闪耀。

可是雷军在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雷军内心不甘于这样淡泊平庸的生活。那颗创业的心,决定着雷军一定不会走平常的路。

(待续)

上一篇:“内心里跳动着可可的灵魂” 下一篇:桑葚,水火既济,男女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