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风范 20期

时间:2022-04-15 11:05:43

回眸段文杰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敦煌学研究保护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段先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更是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者,而且是敦煌艺术的传播、开拓者。

段文杰先生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他在《敦煌艺术》的讲演中,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高度概括:“一部千年建筑史,一部千年雕塑史,一部千年绘画史。”他强调,敦煌石窟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的国宝,也是联合国列入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他对敦煌研究院的功能作了准确定位:“敦煌研究院的使命是保护、研究、弘扬,头一项就是保护。”“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用就得研究,阐释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等。”

粗略算来,段先生的贡献有五个方面。

一是开创了敦煌壁画临摹的先河。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他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敦煌,在渺无人烟的沙漠边缘,缺衣少食,缺乏绿色蔬菜,没肉食,吃的苦咸水。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夏天零上近三四十度,在远离县城20公里的三危山下坚守着。在破败的石窟里,段先生和常书鸿等一批艺术家,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搭架子,点煤油灯,带上干粮,每天临摹壁画十几个小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今这批临摹作品已成为文物级的国宝。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段先生归纳总结了壁画临摹的原则。他说:“古代的匠师们在敦煌壁画的创作中发挥了卓越的才能,创造了大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彩绘了许多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他们充分掌握了我国绘画的技法,特别是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的传神艺术。”“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主要在面部……要从眼光一闪中表现内心思想感情很难……把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眼神美,经过概括,提炼,凝结为美的形式。”概括起来,眼神美有喜悦、沉思、慈祥、愤怒、哀愁等形式。段先生还分析了个体形象本身的传神,在观者“瞻仰”中传神。

二是创办《敦煌研究》杂志。在他主持下,1981年,《敦煌研究》创刊。如今,这一敦煌研究的部级核心期刊,已公开出版发行30年。它的创刊,打破了“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国外”的历史,使敦煌学研究走向世界;一举扭转了敦煌研究的被动局面,特别是拓宽了敦煌学研究的领域;从美术、书法、绘画、宗教、建筑、医学、历史、民俗等方面,不断开拓挖掘,让敦煌这颗璀璨的中华瑰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是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段文杰先生主政的1987年,成为我们国家为数不多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有了这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去敦煌参观的游客,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万余人,现在已达到每年游客50多万人次。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友谊,带走了敦煌的文化,让敦煌走向世界。

四是改革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伴随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段先生注意与国外机构和团体及各界朋友加强合作联系。积极争取国内外政府民间资金保护莫高窟。上个世纪80年代,与日本政府合作,在莫高窟实施了洞窟门窗及防护栏保护工程,防风防沙。上世纪90年代,与日本政府联合修建了敦煌艺术展示中心,并与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大学及博物馆合作,收集影印整理流失海外的敦煌莫高窟资料;出版敦煌艺术作品集和各类影像资料,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走出去到国外举办敦煌文物展,请进来召集各国专家学者开展敦煌学的研究,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五是招贤引才,重视队伍建设。段先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高层管理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他重视青年新秀。上个世纪80年代,甘肃自然条件严酷,更不要说地处大漠戈壁的敦煌研究院,很难分到名牌大学生和研究生。他请樊锦诗院长带队,现身说法,参加省委、省政府招贤引才团,赴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深入到高等学府中,向莘莘学子们宣传,动员了一批新秀来敦煌研究院工作。他具有战略眼光,从全院中青年专业人才中选送100多人去参加大专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如今,这批大学生和研究生已成为敦煌研究院的中青年骨干。

段文杰先生的晚年是幸福的。他有一个好儿子、好儿媳。对他的晚年生活精心照料,奉献爱心,竭尽孝道。老先生热爱事业,热爱敦煌,一心向善。晚辈孝顺,也是善有善报。

段文杰先生身上体现着一种敦煌精神。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段先生五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敦煌,清风黄沙煤油灯,与千年的艺术洞窟相伴,与大漠戈壁相随,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半个世纪守望在敦煌,终于修炼成为敦煌学术研究的大家。这种精神是“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的再现。我们要学习段文杰先生的精神,为推动甘肃省美术事业发展,为把甘肃建成文化大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哪些零食损害孩子智力 下一篇:警惕饮食中的十大“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