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米酒:白如玉液赛琼浆

时间:2022-04-15 08:07:25

中国有很多地方都酿制米酒,每个地方的做法都有所不同,每个地方的人都说:“我们这里的米酒好。”但是,一谈到孝感米酒,很多声音都低半调,而后寂寂无声。孝感这个名字好像就和米酒两字连到一起,成为最正宗地道米酒的代名词。

家乡孝感是京广线上的大站,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但知道这个名字来历的人却不多。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用安徽的黄梅调唱遍了大江南北,而这个美丽传说的发生地却是在湖北孝感。

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天上的七位仙女。最小的一个仙女偷偷下凡,在老槐树的撮合下,和董永结成夫妻。七仙女帮助董永还清了债,俩人在乡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七仙女下凡的事情还是败露了。王母娘娘知道后大发雷霆,勒令天兵天将捉拿七仙女。此时,七仙女刚刚生下了一个儿子。七仙女走之前,留了一碗米给董永,告诉他每次只需要放一粒米到锅里,就可以煮出一大锅饭来。董永和儿子靠着这一碗神奇的米,一直过着温饱的生活。后来有一天,董永要出远门,告诉儿子煮饭的话就到碗里拿一颗米。董永走后,儿子忘记了他的叮嘱,把一碗米都倒入锅内,突然那碗米在锅里膨胀起来,米越来越多,最后把傻儿子压到米堆里。三天后,米饭才停止膨胀,那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座饭山。至今,孝感境内还有一处小山叫饭山。孝感也因此而得名,孝感即是孝感动天。

孝感地处江汉平原,这里湖泊广布,日照充足。南方人总是对大米充满了热情和想象力,孝感人把糯米打成糍粑,把粳米研磨成粉加工成米粉,把米粉调成糊糊状摊在平底锅上做米粑,把肉裹上米粉、酱油、生姜、花椒等调料做成粉蒸肉。孝感产糯米,这成为制作米酒的先决条件。做米酒的工序很简单,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每个有闲暇的女主人都可以掌握窍门酿出一大罐上好的米酒。

做米酒的人先要将上好的糯米放到大蒸屉里蒸熟,然后搁到通风的地方,凉到不烫手的时候,放酒曲进去。酒曲和糯米要搅拌均匀,再用筷子在米饭中间插入一个硬币大小的洞,深半寸左右,盖上玻璃盖,留一点空气在里面。最后,还要找一件不用的棉袄裹实,包得越严实越好。如果气温很高,酿酒耗时非常短。在夏天,一天左右就可制成一小坛子米酒。

其他地方的米酒制作工序也大致如上,但据说孝感人酿酒用的是传统药草蜂窝酒曲,优质的朱湖农场珍珠糯米,城隍潭地下水,这种方式酿造出来的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生吃回味深长,满口生津。

传说孝感米酒在明代就出了名。当时,在孝感县城有一人开了一家“鲁源兴米酒店”,专门经营糊米酒。有一年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制作糊米酒的汤圆浆发酵了,老板鲁幼佰只有准备将发酵了的米浆倒掉。这时,来了一位老顾客要碗汤圆米酒,鲁老板说:“对不起,卖完了。”可是眼尖的顾客却瞅见了发酵过的米浆说:那不是还有吗?鲁老板只好说不能吃,那位顾客说:“我口干,先煮一碗来,不好算我的。”鲁老板只好将发酵过的米浆煮了一碗端过去,可谁知那个老顾客品尝了_一口,惊叹道:“鲁老板,这一次比以前的更香醇,更好吃。”鲁老板不信,自己过去试着尝了一口,也觉得口感与前不同,更醇香。就这样,无意中创出一个百年品牌来。后来经过历代孝感人的探索,又加入了很多其他的调料,让米酒的味道更香浓。

孝感米酒真正出名还是在1958年,主席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连声称赞“味好酒美”。2001年7月21日,孝感米酒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终于成为湖北省首件原产地证明商标。

最好的米酒似乎还是在平常农民自家的小院角落。在孝感,很多农家都自制米酒,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虽然孝感人从小喝着米酒长大,但这样的农家酿的米酒还是求大于供,如果去得晚了就只能捞到一点沉渣了。

早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街道时,就会有人骑着三轮车,穿过安静的街道,停在早市的一角。骑车的人也不吆喝,木桶子盖得严严实实,空气里有一点若隐若现的酒香。早市上的人早已轻车熟路,停下自行车,从菜篮子里掏出一个搪瓷杯,递过去。三轮车主猛地一打开木桶,立刻醇香四溢。

米酒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但能把米酒演变出这么多种吃法的独孝感一地。孝感城最老的一家餐馆就叫孝感米酒馆,专营各种口味的米酒。米酒馆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从我有记忆算起,那里几经升级换代,地方是越来越大,食品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平民化的定位始终如一。大概10元钱可以吃一碟子小煎包,一碗炒面,再喝一碗清汤蛋花米酒。糊汤米酒只此一家,其他地方都不正宗。糊汤米酒是在米酒里加入汤圆、桂圆、桂花等材料,放到锅里煮成糊糊状,用勺子一搅,零星的桂花香味就飘了出来。汤圆到嘴里,舌头一搅就化了,酒味倒是不浓,鼻子呼出去的气也清清爽爽。清汤米酒很简单,煮到沸腾了,敲一个蛋花进去,看着蛋花在锅里旋转着散开,像在沸水里绽放,光是视觉效果就够享受的了。

对我来说,生吃米酒却是最幸福的事情。生米酒有一股子清甜味,抱着大缸子喝下去,从喉头一直清凉到胃里,痛快异常。喝完了酒再用铁勺子将米舀到嘴里。米酒度数极低,然而常常酒不醉人人自醉。夏夜里在槐树下纳凉,和家人聊天,和蚊子打架。竹凉席,紫色裙,半缸米酒。从黄昏坐到月色渐盈天边三两颗星。父母怕小孩喝醉,一般不让多喝。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招,趁大人们聊天之际,悄悄抱着缸子坐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一口一口酒水滚过喉头穿过肠胃,人就好像变得很轻,轻到可以跳上树梢。

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每次回家,都有人托我带最正宗的孝感米酒来吃。于是离家那天我就要起个大早,跑到早市上灌上一瓶,用胶布封口,坐上几个小时的长途车。回寝室的时候,室友们多候了很久了。话不多,每个人转身拿勺子,分食一罐米酒。当然是生吃。

当我放下行李,去擦把脸回来,一罐米酒就见底了。再看看他们,大概是酒吃得猛了,两颊都泛着几点潮红,再一会,陆续地爬到自己的单人床上,渐渐没了声音。

后来毕业了,到更远的地方去生活、工作。有时候推着小车,走到超市的冷柜前,浑身笼罩着寒气,目光从一排排的牛奶、豆浆、酸奶扫过,突然看到一个小坛子造型的白色罐子放在冰柜的角落里。见到罐子面上写着“米酒”两个字,我就会笑成一朵花。欢天喜地地奔过去,把坛子放到自己的小推车里,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不过超市的米酒多数时候让人失望,常常是酒很稀,味很甜,加了很多过于浓郁的调料,米粒也因为浸泡的时间过长而失去了原先的光泽。

有时父母来走亲戚,也带些米酒来。但是散装的米酒经不起长途跋涉,于是换成听装的米酒,不过不论换做哪个牌子,总是因为香料过多而遗失了原先自然的味道。或许离开了清晨的阳光和陈旧的木桶,进人顾客熙熙攘攘的超市,米酒也要梳妆打扮,充斥着一点脂粉气吧。

上一篇:关于家族企业工作伦理的社会学思考 下一篇:政府采购:开启节能绿色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