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环境建设体现文化特色的对策

时间:2022-04-15 07:23:24

首都环境建设体现文化特色的对策

一、城市文化的具体含义

城市文化是指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模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中的反映。城市文化也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格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等物质空间环境;二是非物质的城市风俗、习惯等,以及作为每个城市成员所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习惯。

吴良镛先生认为,可以将城市文化分解为下列层面:

物质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表层,包括城市形态、建筑设施、街区风貌、历史遗迹等;

行为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浅层,包括市民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的行为习俗和特点,城市功能运转等。

制度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中层,包括社会组织结构、规章管理机制与效率水平、城市文化艺术管理制度和机构等。

精神和心态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深层,广义的心理观念包括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政治观点、、伦理习性、审美趣味、文化艺术底蕴等。

事实上,这些层面往往是整体呈现、交互作用的,反映了城市文化问题的相当复杂性。

二、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所处的区域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城市环境是经过千百年来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而形成居民共享的公共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物质设施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三大环境系统中都渗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文化创造的成果。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城市环境的基底——地域特色和风景名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之美在西湖,武汉之美在长江。城市所在区域的山脉、水系、动植物,四季的风光,以及独有的风景名胜,是城市环境特色的基底。北方的雄关落日,南方的小桥流水,穿越城区的大江,融入城市的湖泊,高低起伏的地形,恰恰是城市环境的独有特色,也是地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源泉。

(二)城市环境的灵魂——民族传统和文化遗产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常常体现在历史遗产之中。北京故宫、伦敦的泰晤士河畔、巴黎圣母院、莫斯科的红场,无疑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根脉,在城池、建筑、园林、水系和胡同街巷上形成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环境特色的灵魂。

(三)城市环境的主线——城市文脉和公共空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文脉是指一个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脉络,体现为不同时期的城市格局和遗存相互叠加、累积,加上每个时代按照新的需求产生的新创造,形成的丰富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园林、街景。城市环境的美丽在于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精华,特别是富有魅力的街景、广场、店铺等公共空间,提供有特色的交往、购物、娱乐场所。

(四)城市环境的生机——民俗礼仪和文明素质

荀子有言曰:“人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眺……不禁叹为之治也”。西方规划师沙里宁也说:“根据城市的面貌就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市民是城市舞台上的主角。民风遗俗,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是城市舞台上的精彩大戏。市民日常的行为举止,文明素养,则是城市舞台上的主旋律。浮躁、吵杂、拥挤和混乱,无疑是极不和谐的音符。

(五)城市环境的魅力——文艺展演和特色产品

纽约的百老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维也纳的音乐会,巴西的狂欢节,苏杭的丝绸和评弹,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在全球化时代,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文艺演出,交易会等产品博览,成为城市竞争和营销的重要手段,而在各类盛事中突出民族文化精粹,已经成为传播文化、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径。

(六)城市环境的品质——服务能力和人文精神

城市环境的主体是人,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人。美好的城市的共同特征是良好的城市运行能力,精细化的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承载能力是特大城市的必由之路,但是科技要为人服务,要更加关注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城市的公共精神还体现在对公共空间的重视,对多样性、差异性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三、北京城市环境的文化特征

就城市环境而言,自然是其本底,历史是其根系,文化是其灵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城市环境具有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融合一体、交相辉映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四季美景与山水名胜相映成趣

北京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四季美景各不相同。古时有“燕京八景”,其中四季之景为:琼岛春阴、居庸叠翠、太液秋风、西山晴雪。明代把历代都城的郊坛改为天、地、日、月四个坛庙,分设在城市四方,皇帝四季祭祀祈福的都城只有北京。北京二十四节气特色鲜明,正如乾隆年间就已有的“九九消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就是冬至的节令游戏。由此可见居民对节令的感应已形成风俗习惯。

(二)古都风貌与城市色彩交相辉映

古都风貌是北京城市环境特色的核心。明清北京城(称旧城)位于城市的中心,面积62.5平方公里,是在辽、金、元时期北京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挂牌保护院落等。此外还包括与旧城格局相关的坛庙等历史遗存以及三山五园风景区、周边历史水系、军事防御体系、传统聚落等历史遗存等。

(三)城市格局与城市印象相通相印

城市交通格局清晰:城市道路方格网加环路和放射路的格局,以及正南、正北的道路走向,具有鲜明的城市识别特征。

城市功能格局鲜明:以天安门广场为核心形成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区、古都风貌旅游中心区;东单、西单、前门传统商业区;金融街、CBD现代商务区;中关村学院区和商务区等。边缘地区的居住区、40余个郊野公园等生态休闲区以及新城特色功能正在形成。郊区的风景名胜、生态休闲、公共服务等功能日益完善。

(四)风俗习惯与吃穿玩乐相互渗透

城市风俗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京味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目前北京所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包括主要的节日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风俗习惯与传统美食、音乐喜剧、品茶赏菊、登山赛车等各种吃喝玩乐紧密结合,还与旗袍、玉雕、雕漆、景泰蓝等服饰文化展演结合,带动老字号的传承繁荣,形成浓郁京味风韵。

(五)园林水系与文娱民俗融合共生

北京现有316个城市公园、绿地,其中登记注册的城市公园178个,面积6300公顷;部级森林公园22个,占市域面积的3.72%。近几年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建成郊野公园81个,面积81103亩,基本形成“郊野公园环”。

北京的民俗活动,如春节庙会、十五观灯、清明祭祀、重阳登高等主要都依托公园进行。居民更是在公园扭秧歌、唱京戏、练武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晨练和晚会。近些年一些重大文化活动,如新年钟声在颐和园、中秋赏月在卢沟桥、“三高音乐会”在天坛公园、清明诗会在八达岭长城举行,使美丽的风景和美好的文化活动相互融合。

(六)文艺活动与文化设施异彩纷呈

艺术是城市最有价值的因素,文艺是城市文化的格调。北京不仅具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还保留了传统的演出场所,如老舍茶馆、天桥演艺中心等。近几年北京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十几处,天桥演艺区、国际演艺中心等高端文化艺术演出场所将不断涌现。北京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市级博物馆37处,众多的文化艺术展览不断呈现。

(七)文明素养与包容粗放并生并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常住人口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数为617.8万人,全国共有1194.6万人,占全国的51.7%。因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总体较高,地铁、公共汽车上车排队现象十分普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现象较少。但是,随地扔垃圾、吃零食、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合吸烟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粗放缺位现象在很多地区存在。

(八)庄重大气与破败粗犷相邻而处

北京的城市空间疏朗开阔,建筑庄重大气,但精致不足。城市干道道路宽度近100米,干道两侧的公共机构建筑数量较多,特别是政府机构、大型国企的建筑具有庄重大气的风格。但是,城市背街小巷经常存在脏乱现象。特别是旧城的大面积平房区,长期处于待拆未拆状态,建筑破败不堪,道路残次不平,产业低端衰落。

四、首都环境建设体现文化特色的对策

随着北京市民的生活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市民对人文关怀、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应该更加重视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营造保留城市美好的集体记忆的人文环境。

(一)塑造城市节庆民俗空间

北京市素有重大政治活动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传统。建议将民俗节庆活动纳入城市美化的范围。在民族节日和重要节气日子,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民族节日气氛,体现对民族传统的传承。配合民族节日,整治和设计城市的节庆空间。节日到来前,组织民俗和艺术专家开展相应的景观设计指导,适当美化、装饰和整治节庆和民俗活动场所、路径、公交车和地铁站等,在城市广场、主要道路等公共设施处,悬挂具有民族特色的幡、旗、标语等。

(二)对重点区域的环境进行再设计

北京城市文化特色集中体现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级公共活动(商业)中心、各类重点功能区内。着力改变历史文化保护区“因保而衰”、“过度开发”的两种状况,复兴旧城文化功能,发展旧城经济,开展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重塑。全面开展各级商业中心的环境整治,重点对机动车交通、慢通、公共交通场所、路径进行整治,同时对商业设施门前和城市广场进行环境设计,鼓励开设具有文化气息的咖啡厅、书屋、影剧院等。重点对CBD、金融街、中关村重要的公共交流场所,包括著名的酒吧、咖啡、书店等门前、临街道路的环境设计,突出区域的现代文化特色。选择重要地区重点的公共活动场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组织开展公共环境艺术竞赛,或委托著名艺术家进行环境和公共艺术设计,或动员著名机构(包括世界著名公司)设立公共艺术小品。将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路灯、公交站亭、果皮箱等)与区域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可由区县自主选址设计方案,路灯、道路护栏、座椅等设施可体现区域文化特色。

(三)开展区域环境整治和特色塑造

按照尊重自然生态、体现文化特色、梳理服务功能的原则,划分不同区域,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设施、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治。对商业、服务业集中地区,重大公共设施周边,对其绿化景观、商业广场、街道空间、广告标牌等进行整体设计,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特别是要梳理慢通系统和公共交通站点,体现人行空间尺度,突出人文关怀。

区域环境特色要问计于民,特别是文化、民俗工作者和老居民。已经消失的城市功能,可以在区域公园中再现,保留城市记忆,如广安门货站消失后,可在城市绿地中通过公共艺术留下城市居民记忆。

(四)提高特色休闲区的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滨河绿地、郊野公园的路灯、座椅、休闲亭阁、健身步道、骑行道、电影放映点、交流空间、区域文博、社区图书屋、风筝广场等服务功能,适当增加儿童游乐(免费和自助)、体育健身(如民族性梅花桩、投篮处)、文艺展出(健身、演出广场)等功能设施,设置体现传统文体活动、地区历史文化的雕塑小品。在公园和城市广场资助文艺院团进行室外文艺演出,让社区居民免费享用,特别是传统文艺、杂技、魔术演出。提倡公园、大学校园、城市广场划出专门区域,在固定时间,接受学生成年礼、婚礼、婚庆、名人纪念活动、室外演出等纪念活动的申请,如北大校园接受学校的成人礼仪式,如陶然亭石评梅雕像接受室外婚礼申请,让市民的人生节点与美好的城市景观结合起来,留下集体的记忆。

(五)让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亮出来美起来

城市文化特色来自于可见的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要提高文物古迹和标志性建筑的可见性,如北大红楼后面的图书馆和民主广场,即使仍被“求是”学刊使用,也应该把围墙换成通透的栏杆,让在皇城根遗址公园里散步的市民看到建筑和广场组合的美景。城市街道原有很多对景,多因建筑、道路上的各种障碍阻隔视线,不能让市民一饱眼福。要通过体验式的方法,设计机动车和行人可视的标志性建筑和对景,对这些对景进行再设计,提高其文化特色。公园等景观应该通过通透性的栏杆、中国式窗棂让美景透出来。将美好建筑门前的停车场移到街坊后面,将建筑露出来。将行道树好、尺度窄小、存在街道对景、沿街有标志建筑的街道改成单行道,控制机动车通行数量,提高景观的艺术性。鼓励标志性建筑和公益性设施进行适当改造,从而将广场对公众开放,设立适当的有棚空间,安放座椅等设施,营造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六)营造社区文化空间

社区环境治理的重点是三个地区,分别是社区商业中心、休闲广场、菜市场。社区商业中心需要整治机动车和慢行交通线路,让商业集中的街道以步行为主。整治商业中心两侧非必需的店铺和摊贩。完善社区休闲广场的环境,突出其文化特色,重点是体现人文关怀,增加必要的交往和休息设施。重点塑造菜市场的文化环境,通过公共资金改善菜市场的设施,增加必要的用水、垃圾收集和电子购物等设施,以及社区居民讨论做饭、美食的交流场所,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茶馆和咖啡馆,为中国美食文化提供交流、展示空间,也可提高社区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的饮食交流,促进饮食文化传承和居民文化融合。

(七)促进文化艺术活动与园林等公共空间融合

制定公共政策要求公园、城市广场每年举办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或捐文化艺术活动,向市民公告,让市民享受艺术空间。接受学校、协会、票友和艺术团队的演出申请,让丰富多彩的文艺更加普及。改变目前公园主要由老年团体自娱自乐进行健身娱乐的状况,让高雅的艺术走近公园。随着中小学在校时间的缩短,可适当安排学生在公园从事文化艺术体育活动。

(八)加强对塑造城市环境文化特色的指导

可在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中成立文化特色专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景观设计、民俗、园林专家组成,对城市环境设计方案进行指导。举办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京味文化认知水平。编制《美丽北京——城市环境文化特色案例》画册,分类展示首都环境的城市文化特色,对风景名胜、公园绿地、古都风貌、现代建筑、城市广场、社区特色等文化特色,进行解释和案例分析。如以王府井北段天主教堂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为文物古迹融入城市生活提供范例。

(九)让公众参与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

在首都之窗等公网上开设栏目,开展“美丽北京”美景征集活动。向市民征集可改造的城市景观建议和方案概要,开展征集建议的评选,每年评出一定数量的方案由社区组织实施。听取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建议,改变社区过度商业化的氛围,制定政策增加社区图书馆等文化、体育设施。

(十)持久开展公共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教育

向全社会公开公共财政支出。着力培养公共场所不吸烟、不扔垃圾、不吃零食、不大声喧哗、不拥挤抢先等“五不”习惯。着力培养守法遵纪的公共行为习惯,通过法律和执法手段,强化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和曝光,必要时引入个人信用记录。着力推动社区服务企业遵守公共环境要求,包括停车入位、不向雨水口倒污水、不店外经营等,设立社区准入制度,由居民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评价。

上一篇:网格化城市管理问题量与环境关系解析 下一篇: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