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程海泳:市场下行风险来自通胀失控

时间:2022-04-15 06:10:01

华夏基金程海泳:市场下行风险来自通胀失控

2010年,对于中国基金行业领头羊华夏基金来说,并非如先前那般一帆风顺。受制于股权问题,华夏基金一年没有发行新产品,虽然规模仍居行业首位,但份额已经有所缩水。好在华夏基金依旧交出了一份比较出色的业绩单。华夏大盘、华夏复兴等产品居于行业前列。日前,记者专访了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华夏复兴基金经理程海泳先生。

从君安到华夏:程海泳的投资之路

程海泳是一位老牌基金经理了。早年曾任职于原君安证券、深圳胜源投资、深圳世代创业投资公司、宝盈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从事证券研究和投资工作。

2004年,程海泳加入华夏基金,并于同年9月16日至2005年8月13日期间担任基金兴安的基金经理,但随后他不再管理公募基金,转而担任全国社保股票组合基金经理、机构投资部副总经理。

2010年年初,华夏基金开始有步骤地布局基金经理人选。1月16日,公司宣布聘任童汀为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增聘巩怀志为华夏优势增长基金经理,增聘郑煜为华夏红利基金经理。时隔大约半个月,华夏基金麾下憾失两员重将――孙建冬和张龙。

此后,原孙建冬和童汀管理的华夏红利交由谭琦和郑煜接任;孙建冬之前独掌的华夏复兴由程海泳掌舵;张龙率领的华夏平稳增长移交给了严鸿宴;另外在调整之后,巩怀志不再管理华夏成长,而是和刘文动一起执掌华夏优势增长;童汀一人管理华夏成长;同时,之前的债券研究员魏镇江和韩会永一起管理华夏债券。

对于程海泳,有媒体评价称,“程海泳以前比较喜欢高仓位运作。”也有人说,“这个人对市场特别熟悉,听说他记忆力超强,对上市公司个股如数家珍。”

不管如何,程海泳在2010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华夏复兴基金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规律和全球视野出发,主要投资于具有长期竞争力和稳定成长性,且具有估值优势的股票,业绩表现位居同期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前列。准确预判、灵活配置是华夏复兴基金取得优异收益的主要原因。

2011主基调:稳增长、防通胀、调结构

展望2011年,程海泳表示,国际经济方面,预计发达经济体增速仍将在低位徘徊。美联储量化宽松措施能否有效改善美国就业仍是未知数,美国经济迅速复苏的可能性不大;欧盟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各国均面临降低政府赤字、内部紧缩的难题。美联储、日本央行被迫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剩的流动性使得新兴市场面临通胀、资产泡沫的压力。

国内经济方面,程海泳认为,稳增长、防通胀、调结构是主基调。“预计2011年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望保持在9%以上,但预计上半年零售物价指数CPI保持在4.5%以上较高的水平,通胀成为近期的主要矛盾。”

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11年货币供应增速和新增贷款指标的精神好于市场预期,但贷款投放节奏的窗口指导和准备金率工具预计仍将多次使用,利率仍有上调空间。“由于房价仍存上涨压力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将长期化。调结构的政策主要体现在扩大内需消费、节能减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城镇化,等等。”上半年结构性机会、下半年整体性机会

程海泳表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和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能够支撑当前市场的点位。“目前市场一致预期上市公司2011年盈利增速在20%左右。而估值方面,目前沪深300指数2011年市盈率约为14倍,远低于历史均值。流动性总体趋势比以往要紧;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除非通胀失控,否则流动性全面收紧的可能性也不大。”

具体到股票市场,程海泳表示,短期内市场的主要矛盾也同样是通胀。在通胀压力较高、政策较紧的背景下,2011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市场将主要呈现结构性的机会,战略新兴产业、消费、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等可能相对活跃;如果控通胀的货币政策和行政措施的效力逐渐显现,通胀压力有望缓解,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重新上升,在经济平稳增长、股市估值较低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整体性的机会,估值较低的周期型个股会有更好的表现。

“这是我们的基本情景假设。其下行风险在于通胀超预期,从而使得政府被迫采取更为严厉的全面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和股市带来较大的冲击。长期来看,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消费、战略新兴产业的优质成长个股,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华商基金庄涛:延续震荡市 下一篇:嘉实基金戴京焦:不乏结构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