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智慧 享受幸福

时间:2022-04-15 04:55:34

生成智慧 享受幸福

〔关键词〕智慧;幸福;教师

“教育是信念的行为,它体现于我们日常不经意的细微之中”。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在《教师人生的幸福境界》中说,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教师在学历上并无差别,可是,有的教师师生关系暗淡,一生平平,更不要提“幸福”二字了;而有的教师从教几年就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教研硕果累累。我们所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所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每一个孩子就是一首诗,每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我们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弹奏的是诗意的乐章。我们既可以引领学生在失败中找寻希望,也可以让点燃的希望悄然熄灭;既可以让学生面对茫茫黑夜,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暗中追寻依稀的曙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心灵疆域,也可以钳制驰骋的心灵。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智慧在讲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学生合理创造,这些地方就成了课堂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和智慧的光辉,师生都能深切感受到幸福生命活力的涌动。

教育需要智慧,智慧创造幸福。充满智慧的教育需要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角色的重建,提升教师的追求和动机。这种发展理念不仅把师生看作是完成某种教育变革、实现某个目标的工具,更是把师生看成是一个共同成长的主体,一个能激发生命活力和激情的个体,一个能在课堂上展示共同生命价值的“共同体”。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这既是教师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为学生创造幸福的过程。教师循着探求客观规律之真和培育社会人才目的之善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职业境界。这就是教师专业的发展,也是教师感受职业幸福与创造幸福的过程。专业发展的教师是充满理想昂扬激情的教师,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教师,是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的教师,是不断充满智慧掌握技能的教师,是不断地自我实现创造幸福的教师。幸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并且是一种引领性的目标。正是专业发展中的幸福目标,才使教师从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用生命托付的“事业”。

长期以来,广大基础教育教师主要都是充当一个“教书匠”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基本职责。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积极参与者和主动适应者,肩负新课程实施重任,要求教师从“教者”向“学者”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研究技能。事实上,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劳动,必须以研究为依托才能不断深化和提高,学习指导、课程开发、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行为都离不开教学研究。

注重反思,教师的精神生命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教师要学会在观察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自身精神生长的支点;学会在科研中反思,让教学与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直面缺憾、学会反思还意味着要正确面对各种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并根据反思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会使自己更趋完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可以看出,如果教师不想只做“教书匠”,而要想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

教师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还要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一旦确立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就会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执著和快乐的追求,使得平凡的工作变得伟大、艰苦的劳动变得愉悦。当然,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扎扎实实的行动。“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窦桂梅)。把教书当作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才能静下来心来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贫,耐住寂寞,把教学当作事业,用心去关注它,用激情去点燃它,用生命去研究它。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的人大多积极、自信、乐观、自尊,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较强的自制力。作为教师还要学会自我调适,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合理的职业期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积极、乐观、开朗、豁达、上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阳光教师。阳光的人生态度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还表现出一种不懈的专业追求和坚忍不拔的专业精神,有了这种专业精神,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会笑迎而上,积极进取,使幸福之花在积极的生存方式和体验中萌生、绽放。(稿件编号:10115008)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的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1).

[2]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

[3]李儒林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

[4]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0,8(4).

[5]廖友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5).

[6]曹凤莲,桑生华.中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查与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8,10.

[7]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 [J].中国德育,2008,3(11).

[8]卢苓霞,王彦勋.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 [J].经济管理,2007,13.

[9]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 2008,(11).省略)

上一篇: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管理对策 下一篇:十年回望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