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命题作文的“应急之招”

时间:2022-04-14 08:50:20

临门一脚――命题作文的“应急之招”

注意:就要中考了!命题作文在中考中有升温的趋势,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本文针对同学们的写作情况,提出命题作文写作的“应急之招”,希望大家“临门一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三大纪律”

1. 不要自作主张,私拟文题。

2. 不要视而不见,抛开要求。

3. 不要东拉西扯,缓慢入题。

二、“八项注意”

1. 注意类型。 2. 注意审题。3. 注意立意。 4. 注意构思。 5. 注意开头。 6. 注意结尾。 7. 注意创新。 8. 注意文面。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考开始采用话题作文以来,中考命题作文出现的频率急剧下降,尽管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有“话题化”的趋势,但命题作文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中考改革中,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话题作文在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考生作文没有体式、没有规矩,甚至出现了“四不像”文体。因此,既有一定限制性,又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性的命题作文,又在中考作文命题中逐步增加。因此,写好命题作文,是有现实意义的。

三大纪律

(一)不要自作主张,私拟文题。

近年来中考受高考的影响,也出现了较多话题作文。考场中应区别“以……为题”和“以……为话题”两种情况,前者为命题作文,后者为话题作文。也就是说,前者的作文题是规定好的,而后者的题目是开放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写作需要自拟题目。从广泛意义上说,命题作文包括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命题作文,考生绝对不能自作主张,另拟文题,尤其是半命题作文中的已命部分不能更改!

(二)不要视而不见,抛开要求。

命题作文一般都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如体裁要求、题材要求、主题要求、内容要求、表达方式要求、字数要求等等,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作文,不可对其视而不见。如2007年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作文题,题目:最好的奖赏【要求: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很多考生在交卷完毕,才如梦初醒:我没有写成记叙文!

(三)不要东拉西扯,缓慢入题。

考场作文时间性要求特别强,字数上一般五、六百字就行了,这就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切入主题。能写出“虎头”的效果固然最好,但简洁明了也应是最起码的要求。

八项注意

(一)注意类型

首先要看看是属于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

对于全命题题型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概念型题目。即题目中给定一个概念,给定一个文章的范围,要求叙述与概念相关的事件或表现与之有关的一些想法,如“关心”、“合作”。

②观点型题目。即题目中已经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观点,考生不能自作主张另说一套,如“讲文明,从我做起”。

③感想型题目。即题目要求考生对某一生活现象或事件发表感想,进行议论,如“《焦裕禄》读后感”。

④比喻型题目。即要求考生根据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找到现实中的对应物,并揭示比喻与类比事物之间所蕴含的道理,如“门”、“桥”。

⑤联想型题目。要求考生立足现实,展开联想,表明对生活的态度,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半命题题型。半命题作文是将一个完整的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整的命题,省去的部分由作者补充。这种题目从本质上讲,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命前半题。例如,“我战胜了(懒惰)”。

②命后半题。例如,“ 给我带来快乐(友谊)”。

③命中间部分。例如,“一份

的答卷(满意)”。

④命首尾部分。例如,“在于 (成功 自信)”

(二)注意审题

1. 审准题眼

抓住题目中关键的字眼,就抓住了题目的重点,所以在写作之前,要逐字分析文题。如:《课余趣事》、《我爱家乡的小河》当中,“趣事”“家乡的小河”应作为题眼,抓住题眼,然后深入下去,才能写出文章的妙处,这是衡量文章水准高低的重要因素。

2. 审准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的文章,即使构思再精巧,语言再有文采,也只不过是一个徒有生命的“植物人”。因此,审准主题成了关键。例如:《在阳光下成长》,阳光可以从充满温暖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来考虑;《风景这边独好》不仅可以写自然景观,还可以写人文景观。

3. 审准范围

有些作文题目由多个词组成,各词之间有较严密的逻辑关系,审题时要注意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有些什么意义的词限定了它的范围。只有审准了题目的范围,才能做到写准确,不滥写,不漏写。

例如:《我在中考的前一天》,应注意时间“前一天”的限定,而且“前一天”也有一个特定的范围“中考”;《家乡变了》,应有一个时间对比;《我生活在温暖的班集体》,所写的空间就限于“集体”生活,而不是个体的生活。

4. 续补开拓

①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相当于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只有题目补得恰当,才可能写出上乘的文章来。俗话说:好题一半文。作为半命题作文,补题尤为关键。例:“学会”有人填“游泳”、“骑车”则流于俗套,而有人填“尊重”、“孝顺”、“宽容”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②作为全命题作文,如果是单个词语或短语,也可以加个假设的词语帮助我们明确主旨。

例:《秘密》,可把题目理解为“我的秘密”“妈妈的秘密”;《喝彩》可把题目理解为“为生命喝彩”,“为成功喝彩”,“为坚强喝彩”……但是考生切记不可把这种假设的词语搬到作文题目上,也就是说,不可私拟题目。

(三)注意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作者为文章确立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即主题)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中考是验收和选拔的综合性考试,如何立意至关重要。总的说来立意主要依从以下原则:正确,深刻,新颖,简约。

1. 正确。这是立意的立足之本。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而且切题才算正确,否则,再好的主题不切题也是枉然。此外,还应注意: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东西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共鸣。

2. 深刻。主题的深刻在于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充分深入开掘,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 新颖。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力求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文章写出新意关键在于作者具备独创精神。如果思想懒惰,人云亦云,所作文章必是千人一面。只有勇于进取勤于思考,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人,才有可能创新。考生可以尝试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创新。

4. 简约。“简约”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还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不能有两个以上的主题;主题不可过大,否则不易深入,透彻。

(四)注意构思

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巧的构思。构思犹如盖房子的蓝图,是作文的关键,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那么如何构思中考作文呢?

1. “深”

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开掘要深”。优秀的作文总是把材料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理性思维全部挖掘出来,并通过议论性、抒情性句子点出文章的中心。

2. “新”

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人们熟悉的事物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内容,力求以新的形式、新的技巧写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并不是离奇,“新”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

3. “巧”

就是巧妙构思。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有―个通盘的考虑。

(五)注意开头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在文章中起着开篇布局的奠基作用,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情。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头,对于一篇文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总的说来,开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常见的开头技巧有:

1. 设计悬念,吸引读者。即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

2. 开门见山,亮明观点。即摆明态度,直入正题。

3. 联想回忆,巧妙叙述。即追忆过去,引发思绪。

4.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即用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扮靓语言。

5. 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6. 广泛引用,突出主题。即引用名人名言、诗歌、歌词、古语、对联等引发下文。

(六)注意结尾

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使文章结尾简短有力的方法很多,可以首尾呼应,突出主旨;可以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画龙点睛,使主题升华;也可以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七)注意创新

1. 思想创新。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和溶入大众的心态,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这样既培养了作文能力,又能学会怎样做人,使思想境界得以修炼升华。第二,选择创新的最佳角度。创新难,选择最佳角度更难。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

2. 形式创新。首选形式应是自己熟悉的且最能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认知水平的形式。像网文、日记、剧本、新闻、说明书、报告、小小说等形式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八)注意文面

影响作文得分的一个隐蔽因素是令阅卷老师普遍感到头疼的文面问题。中学生文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书写潦草、标点错误、错别字泛滥、不善分段、字体不一、字数不合、涂改严重等等。

表面上看,文面得分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分值不多,但由此引起的对学生素养等方面的印象分(一见钟情印象分)失分实在很严重,有的甚至关系到等级的判定。

阅历是写作的源泉,创新则是写作的动力。考场作文中,只要考生平时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到了博闻强记勤练笔,考场上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赢得一见钟情印象分;能虎头豹尾,解数使尽,博得心旷神怡慷慨分;能旁征博引,文采斐然,获取耳目一新欣赏分;能张扬个性,突破传统,收获怦然心动震撼分……那么无论面对哪种作文命题类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一鸣惊人。

上一篇:飘往北京的“交响曲” 下一篇:孩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