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纠纷扼杀在摇篮

时间:2022-04-14 05:06:41

把纠纷扼杀在摇篮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学校,走入社会,面对班级这个“大家庭”还有些不适应,幼儿之间发生纠纷是难免的。这是幼儿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必经的途径。可我们的家长朋友却不这样认为:觉得孩子受委屈了、受人欺侮了,不可小视,一定得讨个公道。请看以下的案例:

案例1:

在户外活动中,老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圈,课前,老师强调:在玩耍时注意不要将圈抛向人,找没人的地方玩。可在活动时,还是有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而且碰的是额头,当时血流不止,可见伤口不浅。随即,我们跟家长联系,一起送孩子去了医院缝合伤口、包扎等等。

事毕,找来两位家长,商谈相关事宜。平时一向文质彬彬的两位爸爸刚说了几句就脸红脖子粗地吵起来。无非是挨打的孩子家长满肚子怨气:怪碰人的孩子下手太狠。碰人的孩子爸爸觉得:孩子小不懂事,不是故意的等等。

反思对于刚刚发生纠纷的幼儿家长,尽量避免正面接触。因为此时的家长正处于事发之始,还处于情绪激愤阶段,出言欠考虑,双方接触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这时需要人从中调停,以缓解双方矛盾,从而利于解决矛盾。这个人就是我们――孩子的老师。

我们作为孩子在园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做好这件事。

策略作为老师首先要全方位了解事发的起因、过程及一些细节,冷静思考,怎样与两位家长表述,才能得到双方家长理解、支持。

面对案例1中出现的情况我及时地介入,打断两位家长的争吵。“两位爸爸都是知情达理之人,你们不要因为孩子的事伤了和气。首先,两孩子之间没有仇,(平时都是一起玩的好朋友)这次意外谁都不希望发生。作为我们老师也有责任,没有好好照看好孩子,以便及时制止事情的发生。在此,我代表当班的老师表示歉意。”两位家长听了我的一番话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失态,忙表示歉意:“姚老师说哪里话,孩子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我顺势接过话柄:“是啊,在幼儿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谢谢你们理解我们的工作,也希望你们能支持我们的工作。发生这样的事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既然发生了我们都得坦然面对。该怎么办你们有好办法吗?”话音刚落,碰人的孩子家长主动提出:“孩子不懂事,医疗费我出。”被碰的幼儿家长也很诚心地表述:“孩子也不是有意的,以后让孩子注意点就行了。”两人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交谈。后来,在我的调停下,两个孩子的家长顺利地解决了这次纠纷。

案例2:

在自由活动时,睿睿与好朋友华煜一起在玩游戏,两人同时喜欢上了一个积木玩具,灵活的睿睿眼疾手快,拿起积木就走,华煜急了,抓起睿睿的手就是一口,睿睿大哭。老师赶过去时发现睿睿的食指破了一点皮、出了一点血。老师带睿睿消了一下毒、处理好伤口。然后找来两位幼儿,问明情况,此时华煜觉得很内疚,主动承认了错误,并向睿睿赔礼道歉。

放学后,家长纷纷来接孩子,两个孩子都是奶奶来接的,我们分别把当天发生的情况向家长做了汇报。回家后,睿睿妈妈打来电话,说带孩子在医院打破伤风疫苗,她向我要华煜妈妈的手机号码,想跟华煜妈妈谈谈。听她在手机那头带着哭腔,我知道事情没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反思做父母的谁不心疼儿女,这是人之常情。在家破点皮与在园破了皮就是两码事。其实作为老师的我们工作做得不够细,总以为不过就破了一点皮,没什么大不了,跟家长解释一下就行了。但在家长看来就不一样,这样一个集6个大人宠爱的“宝贝”怎么能破一点皮,而且是被其他孩子咬破的。

当睿睿妈妈打电话给我的一刹那,我似乎了解了一位妈妈的心意:她不希望自己的宝贝在园有一点点伤害,她要跟华煜妈妈说清楚。其实孩子的事哪儿说得清楚。第一次为人母的心意,我理解。我们得站在两位幼儿家长的角度权衡。

策略我知道,我们少了一个程序:让华煜家长主动向睿睿家长表示歉意。毕竟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没经验。不过在睿睿妈妈提出要华煜妈妈手机号码时,我还是犹豫了:不能在这个时候让他们正面接触,还是让我来传递消息比较妥。

针对这一事件,我跟睿睿妈妈聊起来:在睿睿身上是第一次发生,你们觉得很难接受。其实在托儿所和幼儿园小班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动口咬、动手打人的现象比较普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大人要正视,不可冲动,要正确地引导孩子。今天这件事情,相信华煜妈妈会好好教育华煜的。相信她妈妈会主动联系你,向你道歉的。

华煜妈妈是位中学老师,之后,我跟华煜妈妈联系,了解到她已经知道发生的事情,而且已经对孩子好好地上了一课。我接过话茬:“华煜妈妈:你是个中学老师,在处理此类事情定比我们有经验,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的。”华煜妈妈谦虚一番后,向我要了睿睿妈妈的号码,她要主动跟睿睿妈妈谈谈。

后来,睿睿妈妈非但没要华煜家的医疗费,还跟华煜妈妈成了好朋友。

后记小班孩子因年龄小,与同伴发生纠纷很正常,而一些家长朋友却不自觉地也陷入其中,常常会导致家庭之间发生纠纷。在发生纠纷的时候老师是第一目击者,也是最有效的调解员。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和睦的原则,与家长沟通交流,尽量做到设身处地、善解人意,而又能和平共处。其中,就需要我们老师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在家长群里有较高的威望,令人叹服。

上一篇:无为而治: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一味良剂 下一篇:寻找失落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