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是杀人狂

时间:2022-04-14 04:06:08

说英雄,论英雄,旧账不可不翻。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古代,谁是头号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相信十人当中少说也有五人会举出楚霸王项羽。为什么?因为他力能拔山,气可盖世;因为他杀人如割草,驱敌如赶羊;因为他有一条不得不走的末路,这条末路上还有一位貌美如花、性烈似火却毅然决然地为他抹了脖子的虞姬。可以说,项羽符合“古典英雄”的一切先决条件。然而,无论京剧《霸王别姬》唱得多么凄切动人,若要我答题,我还是会说项羽只是杀人狂,并非英雄。

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楚霸王的劣迹,那可是一大笔血债:项羽首次作案是助叔父项粱杀害会稽太守殷通,殷通要革暴秦的命,项氏叔侄却为了夺权抢地盘而谋害他,无疑是黑手党的做法。项羽攻陷了坚守不降的襄城,将俘获的守军全部活埋,这正是他的军事“风格”,后来他还活埋过齐国数以万计的降卒,他最大的手笔是在新安城南活埋已经缴械投降的二十余万秦军。

项羽只喜欢战果,不喜欢“降果”,谁向他投降,他就杀谁坑谁,完全违背战争中“不杀俘,不戮降”的起码公义。项羽的暴行愈演愈烈, “西屠成阳,杀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中国的建筑奇观阿房宫就毁在这位大屠伯的手里,他开坏了这个恶例,后世的军阀除了杀人,便动辄放火,直烧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竟没有保存下一座意大利罗马或希腊雅典那般像模像样的古城,似项羽这种“榜样的力量”实在太可怕了,后世的效尤者哪个不想盖过他的锋头?结果直折腾得赤县神州哀鸿遍野,白骨成堆。

项羽的“用兵之罪”实在太多。他丝毫不珍重生命,不珍惜文明,竞以杀戮为乐,以杀戮为功,他很少站在正义和公理这边,他只是一台疯狂的杀人机器。这样魔性十足的人物,又如何称得上是除暴安良的英雄?须知,那些把嗜血恶魔当作英雄去顶礼膜拜的人,其自身的兽性就令人警惕。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时势与英雄两相造就。这种造就总须以消灭不计其数的血肉之躯为代价,因此我们不难从历史的黄卷中发现,英雄主义风行的时代通常是恐怖的时代。爱默生指出:“每一种英雄行为,其衡量标准就是它对某种外在之善的藐视。”这就太可怕了!人间之善竟是“英雄”的绊脚石,他们总是将人道主义精神视为妇人之仁。

真正的英雄该是集智慧、勇敢和仁爱于一身的行动者,他们只有两个理由要杀人,一是除暴安良,二是抵抗外敌入侵。对于那种虐杀弱者、残杀降者和滥杀无辜的行径,他们不仅会感到可恶,而且会感到可耻。

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描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时曾意味深长地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暴力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可惜在血色殷红的历史中,如此善良和理智的声音太微弱了,许多人都听不到,或假装没有听到。于是乎,腥风血雨之下,冤魂无数,正义难寻。

英雄不用刀,不用剑,不用武力,不用强权,完全给勇敢放假的时候,他该是什么样子?他应该充满智慧和悲悯之心,给大众带去祥和与安乐。武力的“善意”和霸权的“美学”从此可以休矣,在一个英雄无法横空出世的时代,我们且充满善意地做人,对于那些嗜血魔王少一点狂热的崇拜,多一点清醒的认识。毕竟我们每人肩上扛着一颗活生生的脑袋瓜,谁也不希望它被哪路“英雄”伸手摘去。

上一篇:规则的苦恼与尴尬 下一篇:两只龟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