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物理教学空间

时间:2022-04-14 03:01:50

从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物理教学空间

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用物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可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物理问题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用物理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蕴涵的物理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变“单纯从书本中学物理”为“密切联系生活做物理”。

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同学一提物理课总愁眉苦脸,可是谈起足球赛却眉飞色形,他们差不多都有自己崇拜的球星,在学习运动和力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足球与物理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讲热胀冷缩时联系学生解决为什么要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壳?探究解决怎么样才会形成香蕉球等有趣的问题。在讲浮力时,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饺子或肉丸煮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在讲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可以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空中用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德国子弹的故事。……引领学生走进物理的园地,把现实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一起学习,学身边有用的物理,使学物理成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在活动课中,抓住契机,将物理的学科的知识得以有效渗透,学生的个性特长 ,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得以多维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构建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课程结构 ,拓展更广阔的自由新空间。活动课,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力求使活动课在形式和内容上,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中体会创造的艰辛,劳动的光荣 ,成功的喜悦,合作的重要。我们辅导学生自制的“彩色闪光灯”,“电动秋千”,“直流电动机模型”。创意不凡丰富多采的活动课,使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协作创新精神,都得到良好培养。

科学的实验并不是只有在设施齐全的实验室里才能进行的,实验探究的活动应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比如:在引领学生探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我将物理与古典诗歌有机整合,用“风吹草动”千古佳句引入有趣的物理现象,在研究“参照物”时,我和学生一起赏析“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佳句。有些实验可以改为家庭实验,比如:“观察水的沸腾”、“用电能表测电功率”、“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有些实验难度比较大,现有实验水平很难达到,可以借助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来展示。在教学阶段,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型和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内,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知道了所学的知识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得出来的,这样既能创新教育,又能显著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随处可见的现象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科学,而且能极大的调动和激励学生探究生活中蕴涵的科学道理的欲望和勇气,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上一篇: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下一篇:尊重个性,让语文课堂的教育功效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