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带女儿穿越多动症

时间:2022-04-14 01:41:38

女儿得了多动症

李佳是我们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从小活泼好动,精力极为旺盛,只有她睡着时全家人才能跟着休息一会。

随着李佳长大,她的活泼好动逐渐带来了一些麻烦,让我头疼不已。

2005年9月,李佳上了幼儿园。以为这回女儿可以好好受到管教,可我却遭到老师不停地“投诉”,李佳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常和同学打架……

朋友知道后建议我带上孩子去省妇幼保健院看儿童专家。在专家这里,我才知道女儿不是性格活泼,而是得了轻微的多动症。专家告诉我,儿童多动症是指智力正常、但自我控制力差、感觉综合失调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冲动、任性等等,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目前全国有30%左右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综合失调。如果不进行治疗,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个性方面,常以说谎、吹牛、怪动作、违拗、对抗等来平衡自己的心态。多动症儿童长大后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社会适应不良,情感幼稚,互相斗殴;或者出现焦虑,自尊性差、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紧张,缺乏成就,经济状况不良,所以必须进行治疗,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专家还告诉我,儿童多动症并不难治,最根本的不是“治小孩”,而是“治家长”。家庭和谐,夫妻恩爱,家庭教育良好,多动症的孩子在不用药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得较好。这点倒让我意外,于是我马上参加了一个为期3天的家长学习班。

在参加了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课程后,我真正了解了“多动症”,理解了女儿。我们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对女儿也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因为她的好动调皮而训斥打骂,对于安全和温暖的家庭氛围,专家表示认可。家长的基本条件过关了,专家便帮助我分析李佳的情况,指导我写出校正女儿多动症的计划书。

我的校正计划书

第一步:把李佳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采用温和的方法惩罚,杀手锏则是她喜欢的动画片和肯德基。

当李佳又一次被阿姨投诉说扔泡泡糖打同桌,惹来小朋友哈哈大笑,扰乱了课堂秩序时,我便不让她看当天的动画片,而是要她保证第二天的课堂不捣乱后再补给她看。李佳自然不干,又是撒娇又是耍赖,但我态度严肃,并且搬出老师,“老师让我这样做的,我们总要听老师的话吧。”李佳又眼泪汪汪地向爸爸和奶奶求助,大人早已达成统一战线,谁也不肯出头,李佳眼看没戏,也只好默认了。我还担心,女儿只有3岁,能记住不让看动画片的惩罚吗?结果第二天下午,女儿一进门就高兴地跑过来说,“妈妈,老师今天没骂我,我要看动画片!”看来,小家伙的记忆力好着呢。

初见成效,我立刻又告诉女儿一个新规定,每周只要有三天没有和小朋友打架,她就可以在星期天去吃肯德基。果然,经过三周时间,李佳虽然还会有在课堂上捣乱的小毛病,但因为有动画片和肯德基的诱惑,她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限制,已经不似当初那样肆无忌惮了。

第二步:发现孩子的爱好及特长,因势利导,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消耗旺盛的精力。

可是画画、舞蹈、乐器,这些都试过来了,女儿都没兴趣,我真是一筹莫展。10月的一天,我教女儿背诗歌。当我读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时,李佳突然来了兴致,反复吟诵,很快背了下来。这回轮到我奇怪了,谁料李佳语出惊人:“相煎何太极,太极拳,我喜欢!”原来李佳并没有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何太急”的谐音理解为太极拳了,逗得我直乐。乐罢我奇怪地问女儿,“你喜欢太极拳?”“是的,”说着李佳还动手比划了两下,还真有模有样!

奶奶喜欢打太极,有时也会把李佳带上,大概是耳濡目染李佳竟也喜欢上了太极拳。我为这个发现欣喜,太极拳以静为核心,注重养心养生,如果女儿能跟着奶奶练习太极,对她的多动症应该有好处。

太极拳看似缓慢柔和,有很强的健身效果;一呼一吸吐纳之间,可以呼出烦躁,吸进一份轻松与平静。在奶奶的悉心教导下,李佳练拳渐渐进入状态。同时,我也开始加强培养女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会迁就她看电视到深夜,按时饮食起居,以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去练功。

李佳练习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减,开始耍赖不去了。我不停地进行赏识教育,“我的宝宝多了不起,都会太极拳!”或者“我的宝宝说到做到,我要告诉老师去!”可是两个月之后,再怎么表扬,李佳还是不想去,看着只有4岁的女儿,我也心软了,难道初见微效就放弃吗?

太极拳穿越多动症

无奈中,我再次向专家咨询。专家给我出谋划策,给出了第三步计划。

第三步:“阳性强化奖赏”,即当多动症患儿有进步时,应该根据情况可分别给予表扬、鼓励或奖励。

奖赏要得法,不一定都要物质奖励,可以是微笑、点头赞许、鼓励、表扬等社会性奖赏;也可以是包括钱、好分数、奖状、代替物等的一般性奖赏,但这种奖赏必须能兑换成其他奖赏时才能起作用,否则会失去效果。例如孩子因学习进步得到五角星,若不能将几个五角星兑换成其他奖品,则日久后五角星就会失去奖赏的价值。而在孩子无理哭闹时也可强硬一点,采取不理睬方法,由她自己宣泄消退心中的不满。

我列出对李佳的奖赏:每练一次太极可以得到一本小熊维尼的故事书,累积到一周就能得到一张天线宝宝的DVD,如果坚持半年就去旅行……

可是过了几天,这种活动性奖赏也失效了,李佳在清晨哭闹起来,我故意不予理睬。记得专家强调说,消退疗法开始时,孩子的行为反而会恶化,情绪反应也非常激烈,此时父母必须坚持,不能妥协,只有这样才能收效。

于是,面对李佳的哭闹,我平静但坚定地告诉她,“哭过之后也还是要去练功的。”李佳不听,哭得更凶,我索性离开,把李佳自己留在房子里继续哭。待她哭够之后,我才走进来,“奶奶已经打电话叫你了,还得去。”李佳气得不行,但还是去了。连续几天,李佳都是哭后才去练的太极,我又马上给予奖赏,这回的奖赏比较大,是春节的海南之行。在海边拾贝壳是小李佳向往已久的。就这样“软硬兼施”,渐渐地,李佳也习惯了每天早上的练习。

太极拳主张“柔劲蓄于内”,通过一段时间练习,李佳好动的性格果然大有收敛。幼儿园“六一”的庆祝活动上,李佳第一次表演了太极拳,引来小朋友一片叫好声,小女孩开心极了。

练太极拳也给李佳带来了自信。经过两年练习,李佳的改变十分明显。天天坚持在固定的时间练习太极,形成强有力的规律性;练习基本功时的肌肉酸痛关,练习套路时的消耗大量体力,这些培养了李佳吃苦耐劳的品质。李佳终于可以做到注意力集中,该安静的时候就一定可以安静下来。

与此同时,我又与老师积极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李佳静坐、集中注意力的培养。老师把李佳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上课时能随时监督指导她;多叫李佳回答问题,每答对一次就送她一张粘贴,还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她。李佳每天回来都是兴高采烈的,因为小朋友都羡慕她的奖品。终于,李佳不再胡闹顽皮,课堂认真听讲,放学回家做好作业才去玩耍,生活学习都极有规律,根本不用大人操心,哪里还有先前多动症的影子!

爱尚小贴士

1.多动症儿童的父母,一定要杜绝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明白,让多动症的孩子安静下来,就像让近视的人看远处的字一样,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是想做但是办不到。大声呵斥、责骂等都是无济于事的,还可能加重孩子的焦虑、自卑、对立等违抗。

2.有些孩子的顽皮是属正常活动范围内,父母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他们的行为,更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

3.如果孩子确实得了多动症,应该及早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医生适当地对孩子进行行为校正,竭尽全力引导孩子,把精力花在他感兴趣的,且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上,养成良好习惯。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多动症是可以痊愈的。(责编 时光)

上一篇:只因为我是一个兵 下一篇:女人的示强与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