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狮子的成型看拟态社会的梦想成真

时间:2022-04-14 12:23:24

从石狮子的成型看拟态社会的梦想成真

摘 要:石狮子作为一种我国的瑞兽,其从出现到成熟的过程包含了众多传播学的概念,尤其是关于拟态环境的现实化问题。石狮子成熟的这一过程,其中蕴藏的内涵,与意义对环境的作用,可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拟态环境;社会交流;符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151-03

一、从狮子到石狮子

石狮子在中国人心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狮子本不是我国的本土动物,其最早出现于汉章帝时期,《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1]”是第一次出现狮子这个名词,但是石狮子何时出已不可考证,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狮子其原型来自于清朝,在清朝石狮子不论是其造型艺术还是所含人文含义都已经成熟并定型。从保存至今的唐宋辽金时代的石狮子来看,其造型和构思较为简单,所蕴藉着的文化象征涵义大体也就是辟邪一端。到明清之际雕刻的石狮子,不仅其体躯变得空前丰满富态、毛发空前圆润卷曲、造型和构思也显得复杂了,而且其人文含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富贵生财、子孙繁盛的象征涵义的突显[2]。

在我国的神兽雕塑中,完整出现原型的几乎没有,包括狮子在内都有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主要是由于文化赋予的结果。有学者提出我国的石狮子之所以显现出现在的造型,是取材于亚洲狮的结果。这个观点如果仅从雕塑艺术的角度去讲是值得讨论的,但仅从信息复制的角度去看,石狮子也大可不必放在门前了,与印刷品别无两样,其使用价值结束后就可以被弃而不用了。但显然,“肉狮子”之所以可以成为“石狮子”是其人为赋予的文化含义超过了狮子本身所发散出来的特制信息,石狮子的流行很容易跟佛教的流行结合起来,文殊师利作为菩萨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其散发出来的信息特质被片段化到他的饰物之中,更不用说他的坐骑狻猊,虽然狻猊不是狮子而是龙生九子之一,但是神兽没有人见过,其特质信息与狮子很像,《尔雅·释兽》:“狻猊如虥猫,食虎豹。”郭璞注:“即师子也,出西域。”同时在唐代的另一位高僧慧琳说:“狻猊狮子也,出西域。”这里已经把狮子与我国传统神兽以及佛家相关的形象做好了嫁接,完成了去“狮子化”。可以断定,石狮子的雕刻如果抛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其他因素,仅从文化角度来讲是狮子异化的开始。

二、从石狮子到石狮子符号

石狮子的雕刻包括摆纹在不同时代的不同造型体现了当时的人们,更多的是社会权贵阶级,对石狮子的文化要求,这一点从官员品级与石狮子头上的髻毛疙瘩的对应关系中可看出一二。其数量越多,则主人官位品级越高。一品官或公、侯府第前的石狮头部有十三个髻毛疙瘩谓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则逐级递减,七品以下则不准安放[3]。这个是封建等级对石狮子的解读和处理,当然民间百姓一方面受上等阶级的思想灌输,一方面针对自己的理解对石狮子进行解读,石狮子中所含的多子多孙、送福送瑞的意思大概从此中来。

但不管怎么说,石狮子在脱离狮子形象的禁锢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符号化之旅,石狮子不是信号,我们看到了狮子,狮子传递给人的信号是危险。而石狮子的材质首先就决定了它更类似与一种语义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功能。这一类不是语义符号的语义符号有这么几个特征,第一有现实来源,第二有意义来源。石狮子在形成之初就吸收了狮子的形象与神兽的特点,并且从佛家义理和民间信仰中吸收了相关的含义。第三为人创造,第四没有现实对应。石狮子的形象虽然我们看得见也摸得着,就摸得着而言,与其说是摸到了石狮子倒不如说摸到了一堆石头,如对于看得见来说,我们看到的是石狮子散发出来的信息,就当下的石狮子来说,我们看到的是威严、大气、力量,而对于那些相对了解石狮子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瑞兽背后所散发出来的历史信息和形象内涵。不难发现,石狮子与图腾类似,或者说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图腾式的表达,只是其中没有了崇拜的意味,更多的是能值和所指功能的发挥,被人创造,而又对现实产生影响。

如果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狻猊这种动物,那么我们对石狮子的解读则又是另一回事了,一种不稳定的动态信息是不容易把握的,这一点就如同动物学家针对狮子个体和狮子这一物种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之间的不同一样。石狮子所散发的信息虽由人赋予,但人对石狮子的解读也在同时进行,石头狮子这一形象构成的稳定确保了其散发信息渠道的稳定,而其形象与内涵的分离,又形成人们对石狮子形象与石狮子涵义理解的分离。在能指与所指这两端,符号本身是稳定的,考察对石狮子最初涵义赋予的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如今对石狮子的理解是在中国社会关于这一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解读的交流中形成的,这种由交流所形成的较为统一的意见在形成之后也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后期对其的解释也仅仅是对这以稳定结构的补充,仅此而已。

可以这么说,这个过程包含了两套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一套是石狮子的能指这个就是现实中的石狮子,所指通向其包含的文化信息;一套是解读人的,能指还是这个石狮子,所指则指向了个人的图示范畴。造成这种境地的结果,还是在于石狮子本身就是由意义世界创造的,从意义中来,在人的脑子里走了一圈以后又带着个人对石狮子这一符号解读过程中添加的意义回到了石狮子的意义世界中去,这个是意义实物化的特点。

三、从石狮子符号到拟态社会

我们之所有对石狮子有今天的理解,首先不是在于其内涵的成型,而是在于在这种内涵成型的过程中,信息发散结构的稳定和解读结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交流的重要性,这种社会交流在大众看来是无意识的,其实就算对于意义赋予者个人来说,这种交流也是无意识的,换句话说,一种意义的产生是在交流的过程实现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决定了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正如我们能记住的历史名人,但只要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几乎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都需要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这个圈子就是范围,这个范围是可以超越时间而存在的,以消耗为运动特征的存在其结构是不稳定的,其中最容易理解的两个变量就是时间和空间,一旦一个人被符号化,那么这个符号就可以被嵌入人类整体的历史进程中去。就算是人类整体也是不稳定的,只不过其整体存在的广度和长度超出了族群个体存在的广度和长度,以至于对个人来说,这种不稳定不被明显感知而已。

作为需要交流的人类整体而言,交流使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样子的必要条件,而手段就是各种工具,甚至可以将马克思对人的特征归结成一个名词,工具人。这个是我们人类或者说有交流的物种的生命特征,也是信息概念在工具人身上的体现,这一点从石狮子的涵义演变过程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不是信息的存在,如果不是我们拥有解读信息的工具,这个世界就会是一个混乱的世界。

让我们再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没有狮子这个动物,石狮子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它所包含的涵义还会不会是我们现在的理解?这个假设的结果无关紧要,只是需要理解意义本身也是可以创造出实体物质的,这种物质的取材还是在物质范围,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三千年前人们住土坯房子的功能与现在的混凝土浇筑的房子的功能没什么两样,但意义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中的社会身份的意味非常明显,没有人否认富人区与棚户区建筑结构和用料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带有社会信息的人们在社会交流中形成的,这种交流在拟态环境的形成中尤为重要。

就石狮子的出现来说,这是意义与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此相近的拟态环境理论提出者李普曼则这样表述意义与现实的相互作用。“1914年,有一些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海岛上,那个海岛不通电报,英国的邮船60天才来一次。9月里,邮船尚未来到,岛上的居民仍在谈论不久前报纸上报道的关于即将审讯凯克劳斯夫人枪击加斯顿·卡尔默特的事,并聚集在码头上,想从船长那里知道判决的情况。可是,他们了解到的却是英国和法国订立了神圣同盟,向德国开战已6个多星期了。在这不可思议的6个星期中,岛上的、法居民和德国居民实际上已是敌人了,但他们相处得还是像朋友一样。回过头来看,我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认识是何等的间接。我们看到,报道现实环境的新闻传递给我们时快时慢,但我们把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当作现实环境本身来对待。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即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人物——拟态环境。人们的行为是在对拟态环境作出反应。但因为是行为,如果见诸行动,行为后果就不是出现在刺激行为的拟态环境中,而是在行动发生的真实环境中。因为,在社会生活层面上,所谓人作出适应环境的调整是以虚构为媒介来进行的。由于真正的环境总体上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而无法直接去了解。我们没有条件去对付那么多难以捉摸、那么多种类、那么多的变换的综合体。然而我们必须在那种环境中行动,就必须先以一个简单得多的模式来重构真正的环境,然后才能掌握它。要洞察世界,人们必须装有一幅世界面貌之地图。[4]”

李普曼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去谈现实与信息的作用,从而得出了“拟态环境的现实化”这一结果。如果在李普曼的理论里面加入符号或者说意义的独立存在这一概念再从广义传播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拟态社会”,社会的拟态化进程不是在有了大众传媒媒介以后才开始的,而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拟态社会更加完全的显现出来,并且加剧其剧烈程度而已。可以说,人类的交流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得人们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促使人们在“征服自然”的时代自我极度膨胀,这里的膨胀不含有任何的贬义色彩,人类还没有产生行为之前,工具本身的能力已经将作用的范围确定出来,膨胀就是这个过程。

石狮子与其内涵的关系,也可以被视为信息传播与人类行为的关系,而环境就是石狮子的渐变过程。之所以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基于两个矛盾:个体的感知能力与整体的覆盖范围的矛盾、信息结果与行为结果的矛盾。在解释这两对矛盾之前,要将外来的信息当做物质形式存在,在进入个人的理解图示前这个信息是存在的,这个信息指的是本身的散发,而非进入传播渠道后被加工过的信息类型。从行为产生的结果去看,其实就连信息的具体形式也是一种物质,首先得矛盾就是个体与整体的矛盾,正如李普曼所说“要洞察世界,人们必须装有一幅世界面貌之地图。[4]”不但要地图,我们还需要整个世界从起源到现在为止的历史,事无巨细都要知道,但显然,就个体而言这个不可能做到,不但是处于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无法做到,农业社会也无法做到。至于第二个矛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原始社会人们的信息处理行为与现在信息处理行为的不同,由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社会其社会成分相对简单,信息获取更多的偏重于自然环境信息,而现在社会的成分复杂,加之人类的日常感知客体不再以自然为重点,那么处理和适应庞大的、复杂的当代社会所散发出来的信息就已经耗光人们的精力。

那么,拟态环境什么时候就开始被现实化了?从人类拥有使用工具的能力的时候。具体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人类有意识的将工具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时候,这种变化被感知则是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一段时间以后。

当下社会的样子,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在自身不断散发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从其他来源散发的信息,并产生行为,而行为的结果或者行为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就是意义的来源,而这种行为的合力又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影响,人类社会或者归到形而上的文化、哲学等精神层次又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在现实与信息的处理的不断前进中,一个被我们“创造”的社会出现了,很难说人为社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不是我们主观意识的结果,正如同石狮子的出现在拟态环境理论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一样,拟态环境的现实化是结果而非开始。

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来看,在抓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理顺上层建筑与下层基础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十会议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仍被提出,其重要性,其交互的作用机制应该得到重视,在社会实践上,要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蓝图,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富强民主国家,在传播上讲就是要将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做出全面、充分的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朝着社会主义社会目标,坚定不移的奋斗,在这期间,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要被充分认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是必要的,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是必要的。精神力量与精神交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拟态环境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而至于其对我国社会这个总进程的重要程度,就好比石狮子的意义赋予,拟态环境本身不带有褒贬色彩,而是看人们在其中如何交流以及交流的内容如何。

参考文献:

[1] 二十五史?后汉书?西域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 刘锡诚.中国石狮子象征[J].岱宗学刊,2000(1).

[3] 韩士奇.中国石狮子[J].园林,1995(2).

[4] (美)李普曼.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上一篇:悠长情人节 下一篇:过程管理 重点保障 统一调度 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