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我想拍皮皮鲁和鲁西西

时间:2022-04-13 09:48:31

《DV@时代》 首先介绍一下你最近获奖的片子《六月的西瓜》吧。

刘沛(以下简称‘刘’) 《六月的西瓜》是2005年夏天在河南焦作拍摄的一部短片,描述的是一个高中生在高考结束以后向少年时代作别的一个状态,时间长度为26分钟43秒,由中原工学院动画专业的丁洁担任摄影,机器使用是松下180A。拍这个短片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风格统一的问题。

《DV@时代》拍摄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

刘拍摄到第二天的时候,摄影丁洁在去拍摄现场的路上丢失了自己价值3万的相机和手表,整个摄制组的气氛有点凝固,幸好丁洁是个豁达的人,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剩下的拍摄还是很顺利;还有录音上有点问题,随机话筒,很多镜头是长焦,要退到很远的地方,把焦点移上去,录音就变得很困难,所以最后声音做的很粗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天气也很不好,拍摄的那几天温度实在是太高了,本来准备3天拍完,因为我生病,耽误了一天。

《DV@时代》180你自己以前有没有使用过?

刘 以前在朋友家摆弄过松下180A,但是正式使用拍摄,还是第一次。

《DV@时代》还用过一些什么别的机器?

刘在学校最经常用的是索尼250P和150P,个人感觉如果拍纪录片,150P和190P是首选机型,不重,也不大,对被采访对象的压迫感要小很多。我自己拍过一部短片(暖冬)用的是索尼940E,感觉除了录音以外,其他的都还不错,基本完成了任务。

《DY@时代》你觉得DV和胶片的区别是什么?

刘 DV和胶片都是载体介质。本质上的区别主要就是技术上的。其实DV和胶片看是谁在使用,现在后期制作技术很发达,有相当多的MV和短片在后期的调制下,和胶片的效果很接近;同样也有很多胶片拍出来的片子很“堵”,色彩,光线的运用很糟糕,胶片的色彩层次和宽容度等特点没有被发挥出来。所以我觉得片子好不好,是否具备“电影感”这些和介质的关系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手中工具的特性和界限。

《DM@时代》在大学生电影节上看到其他的获奖片子有些什么感受?

刘 感觉类型片太少了。很多专业院校学院派的去拍艺术片讲情绪做状态,很多业余组的去拍商业片讲故事,感觉都反了。我认为专业组的技术优势应该充分发挥出来,做一些好看好玩的类型片,毕竟现在中国电影太需要好看好玩的类型片来建立起产业。有一些国内的电影节或者DV短片比赛也应该大力鼓励类型短片。

当然,这个最主要还是自己的事情,看兴趣。

《DV@时代》近年来很多大学生都用DV拍出了优秀的片子。

刘 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大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时间也很充裕,而且DV也不贵,有很多学校都有校园电视台,随着网络交流的增多,有大量的技术论坛和书籍会抹除掉专业和业余的界线,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片子出现。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短片,虽然题材的把握和视听语言差了一点,但是台词写得非常棒,比一些职业编剧还更有灵气,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当然,现存的这些片子还不能从根本上去影响现有的主流电影制作,它的空间是网络,应该有一条网络院线去播放。

《DV@时代》很多评委也很喜欢你的另外一部入围作品《午夜的士》,介绍一下。

刘 《午夜的士》是2006年3月制作的短片,算是一部毕业作业。之前做了一个剧本后来因为制片的原因,搁浅了,就临时又写一个,以前看过希区柯克的短篇小说,按照那个感觉来,后来制作也很仓促,一个晚上,算是8个小时左右,就拍完了。摄影是02级摄影系的吴旭,音效是胡志斌做的,同时他也是男主角,他们都很聪明,帮了很大的忙,不然不会这么快。这个片子有很多观众都很喜欢,节奏快,有动作戏、谋杀、悬念、算是一个小类型片。对于我来说。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解决音乐音效和动作之间的配合问题。

《DV@时代》最喜欢国内的哪个导演和片子?

刘 挺多的。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姜文《鬼子来了》、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还有彭浩翔的《大丈夫》都挺好。

《DV@时代》国外的呢?

刘 基耶罗夫斯基《十诫》,阿尔默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洪尚秀《男人的未来是女人》等等。

《DV@时代》你自己拍片子最重视的因素是什么?

刘 都挺重要的,片子某一个环节的损失都会导致整体降档次,用很棒的摄影拍一群完全失控的演员,出来的效果肯定不好;同样,大腕去演一个根本不靠谱的故事,也不会让人看了舒服。就我个人而言,算是比较偏重视听语言和造型。打个比方,如果你要拍摄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是一见钟情那种的,男人为了女人做了很多,最终伤害到了自己这么一个事。那么如果男人第一次见到女人的时候,女人外在造型没有魅力,观众就会不信服男人对女人的爱,那么后面的牺牲,就很假,失去了一个始动力。视听语言就像写文章用文字一样,不认字,不可能写小说。

《DV@时代》对那些正在拿DV拍片子的大学生有些什么建议?

刘 现在盗版碟挺多的,以前很难看到的片子现在都可以看到,大家怀着对大师的崇拜之情,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就是从电影到电影。这个一开始解决技术的阶段是没问题的,但是技术解决以后,还是要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身边的事情和本真的情感,而且多拓展一下题材,这样片子会更有质感。如果是专业的院校的,还是应该多拍一些类型片,我接触过一些国外艺术院校的朋友,发现大家对艺术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把那种能让观众哭泣、大笑的作品都视为艺术品,在这种标准下,周星驰就是一个艺术家;而我们大部分做的是思索,不用哭,不用笑,最重要的是不是能让人思索,有点狭隘。技术上就是呼吁大家一定要注意声音,它和视觉一样重要。

《DV@时代》感觉DV还有些什么不足的地方?

刘 DV的配套镜头太少,好象只有XL2几个简单的机型可以和相机镜头互换。

同时录音也是一个问题,相当多的片子只能保证人物中近景的台词质量。

《DV@时代》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最想拍个什么片子?

刘 如果钱确实是足够的话,想把《皮皮鲁和鲁西西》拍成系列电影,有一个暗室309可以通向过去和未来,然后兄妹两个就开始大冒险,解救被绑架的秦始皇啊,点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什么,每集都会和一个历史人物相遇,最后一集是去了未来世界。如果钱少的话.就把我第一部短片《暖冬》拍成长片。

《DV@时代》以后毕业了有些什么打算?

刘 先想办法生存下来,然后找机会拍片子,无论是否要成为一个职业导演,我肯定会拍一部电影。

「六月的西瓜导演手记

刘 沛

缘起

16月底,从电视台辞职,坐火车去峨眉,和摄影系吴旭准备合作的短片,最终由于制片原因,搁浅,开始没日没夜喝酒。

2从峨眉回焦作的火车上很郁闷,开始做梦,很长。

3梦醒,按照梦境开始写剧本,觉得自己是天才,三个小时以后,剧本开始往琼瑶阿姨的方向一路狂奔,放 弃。

4回家,看到了高考结束的表弟玩电脑游戏玩的昏天暗地,作为兄长,我建议玩点别的,他停下来,扭头问玩什么。我想了想,说没事,你继续。

5一口气写了个剧本,不想改,想拍。打电话给摄影丁洁,说没问题。给表弟看剧本,说看不懂。

筹备

所有拍电影的都很羡慕那些作曲写书画画的,因为不用和别人一个一个解释剧本,你看,我这里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什么,那点又是为了什么什么,一路解释下来,艺术的面纱已经被扯得稀烂。不过一天下来,每个剧组的人还都是明白了我的意思――就是要把片子拍的没意思。

演员很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点主要是因为我是光头加大胡子,副导演留着半尺长发,这种外貌是很典型的“搞艺术的”造型。容易让人对最终的艺术效果保持信心。除了我妈。

开机

我妈在拍摄第一天过手紧张,听到“开机”腿就哆嗦,说错台词N条,不是忘记走路就是忘记吃西瓜,最后勉强通过,冒一身大汗总结:人家演员拍电影挣俩辛苦钱也不容易。

抓狂

拍摄的第二天,丁洁用来拍剧照的相机丢失在来拍摄场地的出租车上,价值3万左右,他面色异常苍白,拦截几辆车都不是目标,就匆匆离开。我们剩下的人站在原地象几个木头桩子面面相觑,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发信息过去:“找到了吗?”丁洁回信息:“没,呵呵,倒霉,10分钟以后就回来!”从此我发现“潇洒”是丁洁的一大特质。

晚上,我妈偷偷把我叫到厨房,带点哆嗦低声问:“不是咱弄丢的吧?”

改变

在原剧本里面安排王小湖在夜晚见到小龙以后,就回家了。

但是实际见到扮演王小湖的女孩的时候,发现她有一种比小龙扮演者更加成熟的气质,这种成熟和我原先设想的不太一样,但是我决定运用它――小湖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女孩就应该知道小龙的来意,明白小龙的想法。那么最后应该不是马上就走开。而是回到了他们相遇的地方。这个改动的最终效果感觉很自然,比较符合人物。

这个让我明白了根据演员气质改变剧情细节是很重要的。

病倒

第三天,中暑,头晕,拉肚子,感觉自己身体透支严重,大家劝我休息一天,挣扎起来,机器没架好就吐了。休息休息,大家也休息一天。晚上吃西瓜的时候,忽然想起片子还没有起名,就叫《六月的西瓜》吧。

孤独

最后一天晚上,在一个工厂的家属院补拍一批镜头。上百名吃完晚饭,抱着孩子的大叔大婶们均匀的围在摄像机后面,饶有兴趣指点着演员的表演,发出哧哧嗡嗡的笑声。拍摄受到了影响。我和副导演剧务或哀求或威胁或怒目而视,花了近一个小时,累了一身臭汗,才算控制了秩序。突然,有一个问题抑制不住的从内心冒出来:如果片子出来,他们有几个人还能这样兴致高昂?有几个能够真正明白我要表达的是什么?

觉得很孤独。

战争

拍摄完毕,开始进入剪辑阶段,剪辑也是副导演,天津美术学院在读生。剪辑意识很个性。有一次我忽然发现一场戏的声音渐渐变大又渐渐变小,我问为什么这么处理,他盯着屏幕回答:“为了有一种呼吸的美感,”

电影学院和美术学院之间的战争开始!

结果

片子做出来以后,放给几个直系亲戚包括表弟看,都觉得没有《人鱼小姐》好看,我妈有点伤心:你这个孩子怎么就不好好学习!!

以后没敢再让别人看。

后来

2006年,《六月的西瓜》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短片

爸妈发信息: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但是你千万不能骄傲!

我回信息:这句话真长辈!

现在

所有和我们一起在7月战斗的同志们,都不再提起那个夏天,所有的痛苦与快乐就像秘密一样被我们心照不宣的保存着……

上一篇:雪天DV的拍摄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杭州西湖建立水鸟保护区域